申请日2015.02.10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IPC分类号C02F3/00;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搅拌池、第一沉淀池、微生物培养池、生物流体化池、第二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排放池;所述微生物培养池与第一沉淀池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池包括一容纳槽、多个容置在容纳槽内的微生物培养架以及多个容置在容纳槽内的送气管;所述生物流体化池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池连通,所述生物流体化池包括多个反应槽、输送反应槽以及增氧单元,多个反应槽为由前至后依序连通,其中一反应槽连通增氧单元的一端,所述增氧单元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输送反应槽,所述输送反应槽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 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搅拌池、第一沉淀池、微生物培养池、生物流体化池、第二 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排放池;
所述微生物培养池与第一沉淀池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池包括一容纳槽、多个容置 在容纳槽内的微生物培养架以及多个容置在容纳槽内的送气管;
所述生物流体化池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池连通,所述生物流体化池包括多个反应槽、 输送反应槽以及增氧单元,多个反应槽为由前至后依序连通,其中一反应槽连通增氧单 元的一端,所述增氧单元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输送反应槽,所述输送反应槽连通所述第二 沉淀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 物培养架具有一架体、一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方的上支撑杆、一固定设置在架体并与上支 撑杆相对设立的下支撑杆以及一套设在上支撑杆以及下支撑杆外侧的着床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增氧单元包括抽送动力源、作用槽、多个喷洒装置、多个繁殖件以及一穿设在作用槽底 端且连通输送反应槽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 槽内容置有多个繁殖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 件顶端上方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为连通抽送动力源,所述抽送动力源为容置 在所述多个反应槽中的一个反应槽内。
说明书
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 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污水处理的方法为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进行分解的方式消除水中污染物,这类方法不需要使用其他化学药物,仅以氨、 亚硝酸以及尿素等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养份,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即可达到除 臭的效果,因此该方法较为环保受到广泛使用。
然而,上述的污水处理的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有两点较为明显的缺 陷:第一,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处理流动性能欠佳,会导致处理池的内壁以及管 道系统长期粘附累积的污垢,当处理池内污泥沉积量较大时,会造成污水处理 能力下降。第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特定的的温度和含氧量,而一般污 水处理池的结构设计难以使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发挥最大的效用,更不用说将其 微生物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因此造成分解过滤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 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微生物高效率低耗能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 物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搅拌池、第一沉淀池、微生物培养池、生物流体化池、 第二沉淀池、消毒池以及排放池;
所述微生物培养池与第一沉淀池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池包括一容纳槽、 多个容置在容纳槽内的微生物培养架以及多个容置在容纳槽内的送气管;
所述生物流体化池与所述微生物培养池连通,所述生物流体化池包括多个 反应槽、输送反应槽以及增氧单元,多个反应槽为由前至后依序连通,其中一 反应槽连通增氧单元的一端,所述增氧单元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输送反应槽,所 述输送反应槽连通所述第二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培养架具有一架体、一固定设置在架体上方的上支撑 杆、一固定设置在架体并与上支撑杆相对设立的下支撑杆以及一套设在上支撑 杆以及下支撑杆外侧的着床件。
优选地,所述增氧单元包括抽送动力源、作用槽、多个喷洒装置、多个繁 殖件以及一穿设在作用槽底端且连通输送反应槽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作用槽内容置有多个繁殖件。
优选地,所述繁殖件顶端上方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为连通抽送 动力源,所述抽送动力源为容置在所述多个反应槽中的一个反应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的污水处理设备的 结构设置,即可改进现有技术中缺失的具有处理污水量高以及分解过滤效果较 佳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