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31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IPC分类号B01F13/00; C02F11/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转子主体、轴向缝隙、连接构件、搅拌部件,转子主体为直径21cm~270cm的中空圆筒状,转子主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缝隙,搅拌部件通过轴向缝隙与转子主体连接。所述的搅拌部件包含若干沿轴向平行设置的齿状构件,齿状构件相隔2cm~14cm连接在长条形构件上,搅拌部件的长度为88cm~530cm,搅拌部件的头部设有向外延伸成圆弧面的齿状构件,尾部连接的紧固件将整个搅拌部件固定在连接构件上,连接构件外接驱动装置。所述齿状构件横截面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状,齿轮构件横截面最长长度为3cm~17cm,齿状构件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6cm~28cm,齿状构件径向长度为12cm~220cm。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泥与絮凝剂混合程度并减少能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混合装置包括中空圆筒状 的转子主体、轴向缝隙、连接构件、搅拌部件,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关于中心轴 对称,所述转子主体外表面上设有轴向缝隙,两个搅拌部件通过轴向缝隙与转 子主体连接,所述的搅拌部件包含若干沿轴向平行设置的齿状构件,所述齿状 构件连接于长条形构件上形成搅拌部件,搅拌部件的头部设有向外延伸成圆弧 面的齿状构件,搅拌部件的尾部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整个搅拌部件固 定在连接构件上,所述连接构件为中空的圆筒形管道,用于外接驱动装置搅拌 混合装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子主体的直径为21cm~270cm,相邻的齿状构件距离为2cm~14cm,所述搅拌部 件的长度为88cm~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 状构件横截面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状,两个侧面为圆弧面,齿轮构件横截 面最长长度为3cm~17cm,齿状构件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6cm~28cm, 齿状构件径向长度为12cm~220cm。
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混合 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首先进入沉砂池进行预处理,不溶于水的大颗粒物 质沉积在池底,而如树叶等物质会漂浮在污水表面。然后污水进入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工艺有很多,其中普遍使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在活性污泥法中,预 处理后的污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大约曝气6小时, 污水中有机物质逐渐被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发酵分解,而无机物质则被空 气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在整个二级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沉淀在池底中与 污水分离,部分的活性污泥会作为回流污泥重新回到曝气池中。剩余污泥则会 与初沉污泥混合在消化塔中分解,降低有机物质浓度,成为消化污泥。消化污 泥脱水前,为了提高脱水程度和效率,一般会投入一些药剂对污泥进行絮凝, 增大污泥中固体颗粒的分子量,形成聚合物,同时也能这种聚合物有利于水体 的通过。因此,药剂与污泥的混合搅拌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污泥脱水程度。传统 的污泥与药剂的混合设备为污泥调理池。一般的污泥调理池能耗大,搅拌速度 不可调,搅拌过程中污泥没有充分破碎,所以搅拌并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 拌混合装置,能充分破碎污泥,将污泥与絮凝剂搅拌均匀,同时节省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污泥处理搅拌 混合装置,包括转子主体、轴向缝隙、连接构件、搅拌部件。搅拌混合装置关 于中心轴对称,转子主体为直径21cm~270cm的中空圆筒状,转子主体外表面 上设有若干条轴向缝隙,轴向缝隙都是相对于转子主体对称的。两个搅拌部件 通过轴向缝隙与转子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处理量等实际情况设置多 个搅拌部件,但是搅拌部件必须关于中心轴对称。所述的搅拌部件包含若干沿 轴向平行设置的齿状构件,齿状构件相隔2cm~14cm共同连接在一条长条形构 件上,整个搅拌部件的长度为88cm~530cm,搅拌部件的头部设有向外延伸成圆 弧面的齿状构件,方便整个污泥处理搅拌混合装置进入污泥中。搅拌部件的尾 部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整个搅拌部件固定在连接构件上,所述连接构 件为中空的圆筒形管道,连接构件外接如马达等驱动装置,提供能量,转动转 子主体和搅拌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状构件横截面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状,两个侧面 为圆弧面,齿轮构件横截面最长长度为3cm~17cm,齿状构件上表面与下表面之 间的距离为6cm~28cm,齿状构件径向长度为12cm~220cm。由于搅拌部件上齿 状构件的特殊结构,污泥与絮凝剂进入齿状构件后,挤压压力减少,污泥与絮 凝剂散开分布,然后重新遭到挤压,能提高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子主体可顺时针或逆时针地转动,也可以一定规律地 转动,防止污泥堵塞。
本实用新型使用新型齿状结构,搅拌过程中污泥充分散开与絮凝剂混合, 提高了污泥与絮凝剂搅拌混合程度,同时减少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