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09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一侧依次设有能量释放区、生物选择区和复合微生物反应区,上述三个区的另一侧设有泥水分离区、严格厌氧区和除磷区;所述除磷区位于所述能量释放区的另一侧,所述泥水分离区位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的另一侧,所述严格厌氧区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区和所述除磷区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提高污泥浓度、硝化反硝化在同一个池体内发生以及进水选择性的进入不同的处理区域,动态调整整个处理装置,常温下缩短脱氮的转化过程,是一个颠覆性的,全新的水处理装置。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一侧依次设有能量释放区、生物选择区和复合微生物反应 区,上述三个区的另一侧设有泥水分离区、严格厌氧区和除磷区;所述除磷区 位于所述能量释放区的另一侧,所述泥水分离区位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的 另一侧,所述严格厌氧区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区和所述除磷区之间;
所述能量释放区内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布水器,所述能量释放区底部设有 导流椎,所述能量释放区的一侧设有通向所述生物选择区出水管,所述能量释 放区的另一侧设有通向所述严格厌氧区的出水管;
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内设有污泥浓度计和溶解氧控制仪,所述复合微生 物反应区末端设有排泥泵,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底部均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 带式曝气设备;
所述泥水分离区内设有刮稀泥机和斜板;
所述严格厌氧区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连接有通向所述生物 选择区的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末端设有低水头损失的拍门;
所述除磷区内设有刮泥机和斜管,所述除磷区的末端设有清水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 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和所述泥水分离区之间设有稳 流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 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严格厌氧区的絮凝区和混凝区内设有搅拌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 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为长方体或环形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 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曝气设备之间的间距为15-40cm,相邻两 根所述曝气设备共用N组固定装置。
说明书
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种类和排放量日益增多,成分更加复杂,其 中含有许多难降解有机物,如染料、酚、苯酚、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 硝基芳烃化合物、烷基苯磺酸及腐殖酸等。这些难降解有机物大部分是人工合 成的有机物,且大多为有毒有机污染物,其具有以下特点:难于降解,在环境 中有一定的残留水平,具有生物富集性、三致(致突变、致畸变、致癌变)作用和 毒性,还有一些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相对于水体中的天然有机物,它们 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更大。同时,人工合成化合物往往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和底 泥中,成为不可移动的一部分。所以,一旦这种污染物在水体中存在,它们对 环境生态的影响和危害是长期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 物成为目前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 置,通过低溶解氧的控制、提高污泥浓度、硝化反硝化在同一个池体内发生以 及进水选择性的进入不同的处理区域,动态调整整个处理装置,常温下缩短脱 氮的转化过程,是一个颠覆性的,全新的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复合微生物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包括池体,所 述池体一侧依次设有能量释放区、生物选择区和复合微生物反应区,上述三个 区的另一侧设有泥水分离区、严格厌氧区和除磷区;所述除磷区位于所述能量 释放区的另一侧,所述泥水分离区位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的另一侧,所述 严格厌氧区位于所述泥水分离区和所述除磷区之间;
所述能量释放区内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布水器,所述能量释放区底部设有 导流椎,所述能量释放区的一侧设有通向所述生物选择区出水管,所述能量释 放区的另一侧设有通向所述严格厌氧区的出水管;
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内设有污泥浓度计和溶解氧控制仪,所述复合微生 物反应区末端设有排泥泵,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底部均设有与进气管连接的 带式曝气设备;
所述泥水分离区内设有刮稀泥机和斜板;
所述严格厌氧区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连接有通向所述生物 选择区的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的末端设有低水头损失的拍门;
所述除磷区内设有刮泥机和斜管,所述除磷区的末端设有清水出水管。
所述复合微生物反应区和所述泥水分离区之间设有稳流区。
所述严格厌氧区的絮凝区和混凝区内设有搅拌机。
所述池体为长方体或环形柱体。
相邻两根所述曝气设备之间的间距为15-40cm,相邻两根所述曝气设备共用 N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的硝化和反硝化在同一池体内完成,在溶 解氧控制在1.0mg/L的情况下,氮短程硝化反硝化(ScND)、厌氧氨氧化、全程 自养脱氮、同时硝化反硝化(StND)等都在池体内有序而平衡的进行。而且污 泥浓度不断提高,根据污泥龄进行排泥,保证短程反硝化的菌类成为优势菌种。 当污泥浓度高于9mg/L的时候污泥絮体的直径变得更小,出水水质变差。通过 提高污泥浓度、减小生化池体的体积及硝化和反硝化在同一个池体内,不仅减 少土建投资费用而且减少了工艺步骤、工艺设备和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