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2.15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C10G1/00; C02F1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用含油污泥热解装置。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依次连接的热解装置、冷凝器、液相收集器以及液相分离器组成;热解装置由热解炉、加热装置以及温控系统组成;加热装置安装在热解炉炉膛侧壁上,温控系统与加热装置相连;热解炉连接冷凝器;热解炉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炉渣排料口,内部安装有搅拌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结构庞大复杂、成本高和效率差的缺点;搅拌解决了含油污泥热解装置容易结焦问题;通过超压保护器解决了含油污泥热解装置安全问题;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由依次连接的热解装置、冷凝器(8)、液相收集器(9)以及液相分离器(11)组成;热解装置由热解炉(2)、加热装置以及温控系统(5)组成;加热装置安装在热解炉(2)炉膛侧壁上,温控系统(5)与加热装置相连;热解炉(2)连接冷凝器(8);热解炉(2)顶部设有一进料口(1),底部设有炉渣排料口(6),内部安装有搅拌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8)还连接有尾气收集装置(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炉(2)顶部还连接有超压保护器(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为SiC加热棒(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外侧还设有一玻璃纤维保温结构(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油污泥热解设备还设有一底座(13),底座(13)与玻璃纤维保温结构(12)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器为螺杆式搅拌器(3)。
说明书
含油污泥热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用含油污泥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规模的不断加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吨。这些油泥组成性质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且平均含油率在15~20%左右,若不加处理就地填埋或堆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石油资源。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人员就开始着手进行含油污泥处理的研究工作,先后研制出了多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工艺,如焚烧法、溶剂萃取法、调质-机械分离法、热解法、生物处理法、固化法等。其中,热解技术作为一种能源回收型油泥热化学处理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该技术适用于经过减量化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对污泥中的油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比较彻底。与传统的焚烧法相比,该技术节约能源,而且产生的烟气少,减少了大气污染,是国际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现有的含油污泥热解设备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也相对较高,不适于实验室内开展含油污泥热解实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配套设备少的实验用含油污泥热解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含油污泥热解设备,依次连接的热解装置、冷凝器、液相收集器以及液相分离器组成;热解装置由热解炉、加热装置以及温控系统组成;加热装置安装在热解炉炉膛侧壁上,温控系统与加热装置相连;热解炉连接冷凝器;热解炉顶部设有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炉渣排料口,内部安装有搅拌器。
所述的冷凝器还连接有尾气收集装置。
所述的热解炉顶部还连接有超压保护器。
所述的加热装置为SiC加热棒。
所述的加热装置外侧还设有一玻璃纤维保温结构。
所述的含油污泥热解设备还设有一底座,底座与玻璃纤维保温结构相连接。
所述的搅拌器为螺杆式搅拌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结构庞大复杂、成本高和效率差的缺点;通过搅拌解决了含油污泥热解装置容易结焦问题;通过超压保护系统解决了含油污泥热解装置安全问题;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同时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