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11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IPC分类号C02F1/04; C02F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包括膜堆、黄姜废水罐、废料槽、冷凝槽和鼓风机,鼓风机安装在膜堆上方,所述膜堆的黄姜废水进口通过料液管与黄姜废水罐的出口相接,膜堆的蒸汽出口通过热风管与冷凝槽相接,废水出口通过出料管与齿轮泵相接,部分通到废料槽,其余回到黄姜废水罐,所述膜堆包括外壳和平面复合膜,所述平面复合膜为聚丙烯材质,孔的直径为0.1-0.5微米,所述黄姜废水中含有淀粉和糖,水体本身有热度,水质为酸性。所述冷凝槽冷凝得到的废水供回用或者排放,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蒸馏法设备庞大,投资高昂,能耗大的缺点.具有投资低,能耗小的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包括膜组件、黄姜废水罐、废料槽、冷 凝槽和鼓风机,膜组件上设有黄姜废水进口,废水出口和蒸汽出口,鼓风机安装 在膜组件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的黄姜废水进口通过料液管与黄姜废水 罐的出口相接,膜组件的蒸汽出口通过热风管与冷凝槽相接,废水出口通过出料 管与齿轮泵相接,废水部分通到废料槽,其余回到黄姜废水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膜组件包括外壳和平面复合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平面复合膜为聚丙烯材质,孔的直径为0.1-0.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黄姜废水罐置于膜组件上方。
说明书
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膜领域,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分离系统,尤其 是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黄姜废水属于高难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难度较大,黄姜废水处理工艺比 黄姜提取皂素工艺要复杂得多,且污水处理成本高,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大,规模 较小的皂素生产企业无力承担。
目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以及生物 处理法。其中,物化法常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手段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而常用的 物化法有萃取法、吸附法、浓缩法、超声波降解法等。浓缩法是利用某些污染物 溶解度较小的特点,将大部分水蒸发使污染物浓缩并分离析出。
中国专利CN201110311647.2提供了一种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液处理方法,其主 要是:用离心设备将压榨液中的油与水和固形物分开,将上述含有少量固形物的 水加热浓缩,当浓缩液固形物含量达到45-55%时停止浓缩,将上述浓缩液喷洒 到压滤饼上一起烘干。一种鱼粉加工产生的废气处理方法,其主要是:冷凝蒸煮、 烘干、浓缩及除胺设备的废汽经冷凝器冷凝,其冷凝水送入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生 物降解处理,其不凝气通过网格上的载体,载体上方设置有自动水喷淋系统,经 洗气后的不凝汽进入多级生物降解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对鱼粉加工过程产生的恶 臭废气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均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上述专利采用加热浓缩的方法处理有机废水,设备十分复杂,且花费很大的 能量。而蒸发浓缩属于热浓缩工艺,存在着浓缩温度较高、热敏性有效成分容易 受破坏和挥发性成分容易逸散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因此,寻找非热浓缩工艺 就成了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利用膜组件工艺,提供 一种黄姜废水的分离回收系统,解决了热浓缩工艺浓缩温度较高、热敏性有效成 分容易受破坏和挥发性成分容易逸散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黄姜废水回收系统,包括膜组件、黄姜废水罐、废料槽、冷凝槽、齿轮 泵和鼓风机,膜组件上设有黄姜废水进口,废水出口和蒸汽出口,鼓风机安装在 膜组件上方,所述膜组件的黄姜废水进口通过料液管与黄姜废水罐的出口相接, 膜组件的蒸汽出口通过热风管与冷凝槽相接,废水出口通过出料管与齿轮泵相 接,废水部分通到废料槽,其余回到黄姜废水罐。
所述膜组件包括外壳和膜组件。
所述黄姜废水中含有淀粉和糖,水体本身有热度,水质为酸性。
所述平面复合膜为聚丙烯材质,孔的直径为0.1-0.5微米。
所述冷凝槽冷凝得到的废水供回用或者排放。
所述黄姜废水罐置于膜组件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的平面膜组件装置,膜蒸馏组合工艺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属于 首创,该组合工艺处理温度低,能耗少,仅为普通蒸馏法的1/5,由于它的温度 效应,可充分利用工业废热;
(2)本实用新型的膜蒸馏工艺相比于传统的蒸发浓缩工艺,蒸汽消耗少, 还能收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该工艺特别适合于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 废水;
(3)操作压力低,运转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