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27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该方法将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泵至调节池,维持污泥浓度3000~5000mg/L,同时在厌氧条件下,开启搅拌装置,使调节池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实现降解部分可溶性有机物,使调节池能够耐受煤化工废水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等冲击负荷。本发明在传统调节池水质水量调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强化其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负荷的能力,使调节池具有新的使用功能。通过将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回流至调节池,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压滤、处置等费用,实现节能减排。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泵至前段调节池内,调节池的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水位;
(2)调节池内始终处于厌氧状态,溶解氧≤0.5mg/L,开启搅拌装置,使调节池内活性污泥进行充分混合均匀,降解部分可溶性有机物,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负荷;
(3)根据调节池污泥浓度的变化,调整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回流泵流量,维持调节池内活性污泥浓度至3000~5000mg/L,在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同时,使调节池能够耐受煤化工废水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厌氧池搅拌装置采用水泵强制循环或潜水搅拌、双曲面搅拌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为3500~4500mg/L。
说明书
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化工废水主要指的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的原料,在进行化学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废水,如焦化废水、气化废水、液化废水等。一般CODcr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难降解、毒性强的有机化合物工业废水,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力度。
目前,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较多,如A/O、多级A/O、PACT、CBR(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法)、O / A /O等工艺,但是在生化处理系统之前要经过调节池,而在传统的废水处理工程中,调节池池内没有加入活性污泥,池体容积较大,主要起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在水质水量变化大时,可取10~12h的进水流量,甚至采取24h 的流量计算其容积。采用的调节时间越长,污水水质越均匀,调节池的容积也大。实际工程中水位没有达到设计水位,一般为一半池深的液位高度。传统调节池水质水量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1)减少进入生化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使处理污水时所用化学品的加料速率稳定,适合加料设备的能力; (2)在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减少中和作用中化学品的消耗量; (3)对进入生物化学处理系统高浓度的有毒物进行稀释;
(4)当工厂或其他系统暂时停止排放污水时,仍能对处理系统继续输入污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虽然调节池能起到上述作用,但是在实际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中,大量高浓度盐类、硫化物、硫氰化物、COD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之后,依然会对生化处理系统产生一定的冲击,产生大量的泡沫,同时使微生物死亡,降低生化处理系统的效率,导致出水口COD、SS、总氮等指标超标。伴随着《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发布实施给企业的环保处理设施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只能通过优化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提高生化系统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方能保证出水指标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压滤、处置等费用,实现节能减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泵至前段调节池内,调节池的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水位;
(2)调节池内始终处于厌氧状态,溶解氧≤0.5mg/L,开启搅拌装置,使调节池内活性污泥进行充分混合均匀,降解部分可溶性有机物,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负荷;
(3)根据调节池污泥浓度的变化,调整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回流泵流量,维持调节池内活性污泥浓度至3000~5000mg/L,在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同时,使调节池能够耐受煤化工废水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负荷。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厌氧池搅拌装置优选采用水泵强制循环或潜水搅拌、双曲面搅拌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强化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耐受冲击负荷的方法中,步骤(3)中调节池内活性污泥浓度优选为3500~4500mg/L。所述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指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等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传统调节池水质水量调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对部分可溶性污染物实现降解,强化其降低后续生化系统的冲击负荷的能力,使调节池具有新的使用功能。
(2)通过将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回流至调节池,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大大降低了后续污泥压滤、处置等费用,实现节能减排。
(3)调节池死亡的微生物释放的可溶性有机物可作为后续生物反硝化的碳源,新增值的活性污泥可随水流进入后续的生化处理系统,有力补充的微生物的活性,最终以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不影响整个生化系统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