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及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9 19:00:51

  申请日2015.03.28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10K1/12; C02F9/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氨水管道的一端与原料氨水泵出口管道逻辑连接,另一端通过碱洗段入口与脱硫塔顶部逻辑连接;所述脱硫塔与碱槽连接,碱槽与碱泵逻辑连接;所述碱泵出口一路通过去脱硫塔阀门与碱洗段入口逻辑连接,一路通过去蒸氨阀门与废水冷却器连接;所述废水冷却器与碱再生塔、氨水换热器及蒸氨废水去环保管道逻辑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硫酸亚铁消耗,节省了降氰剂成本。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氨水泵经原料氨水管道将原料氨水送至脱硫塔顶部碱洗段入口喷洒箱与浓碱混合后喷洒除硫化氢、氰化氢;

  去脱硫塔阀门全开,关小去氨碱混合器阀门,使碱泵送出的5%碱液部分再循环送入脱硫塔碱洗段入口,与通过原料氨水管道来的原料氨水混合后喷洒除硫化氢、氰化氢;

  脱硫塔下来的NaOH溶液先进入碱槽,然后由碱泵抽出送至废水冷却器与蒸氨废水换热,换热后5%NaOH溶液被送至碱再生塔再生,5%NaOH溶液中的硫化氢、氰化氢以气体形式被解析出来,从再生塔顶部被真空泵抽出送至去制酸装置燃烧生产硫酸;

  贫氰泵将5%NaOH通过中段打碱阀门送至蒸氨塔;

  废水冷却器将脱硫贫液、真空冷凝液送至氨水换热器进入循环氨水系统;

  废水冷却器将蒸氨废水通过蒸氨废水去环保管道外排。

  2.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装置,包括碱再生塔、贫氰泵、废水冷却器、原料氨水管道、氨水换热器、原料氨水槽一、原料氨水槽二、废水泵、原料氨水泵、蒸氨塔、碱槽、脱硫塔、蒸氨废水去环保、碱泵、真空泵、去制酸装置、中段打碱阀门、氨碱混合器、去蒸氨阀门、去脱硫塔阀门、碱洗段入口、去氨碱混合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氨水管道的一端与原料氨水泵出口管道逻辑连接,另一端通过碱洗段入口与脱硫塔顶部逻辑连接;所述脱硫塔与碱槽连接,碱槽与碱泵逻辑连接;所述碱泵出口一路通过去脱硫塔阀门与碱洗段入口逻辑连接,一路通过去蒸氨阀门与废水冷却器连接;所述废水冷却器与碱再生塔、氨水换热器及蒸氨废水去环保管道逻辑连接;所述碱再生塔一路通过真空泵与去制酸装置管道逻辑连接,一路经过贫氰泵通过中段打碱阀门与蒸氨塔逻辑连接、或通过去氨碱混合器阀门与氨碱混合器逻辑连接;所述原料氨水槽一、原料氨水槽二、废水泵、氨水换热器、氨碱混合器、蒸氨塔逻辑连接;所述蒸氨塔通过原料氨水泵与氨水换热器逻辑连接。

  说明书

  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技术领域的一种脱硫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碳酸钾法脱硫是当今国内、外主流的煤气脱硫技术,是以碳酸钾为催化剂的脱硫技术,脱硫塔包括KOH吸收段与NaOH吸收段,其中NaOH吸收段采用浓碱与蒸氨废水混合的方式吸收H2S达到脱硫脱氰目的,存在如下缺陷:

  1)该套工艺技术运行需要10m3/h的蒸氨废水与浓碱混合,这导致剩余氨水量增加了10t/t,既增加了蒸氨塔的负荷,又造成蒸氨塔蒸氨多耗蒸汽达2t/h。

  2)蒸氨废水送至脱硫塔碱洗段,易导致脱硫塔碱洗段结垢、堵塞,且易导致蒸氨塔堵塞,造成脱硫塔、蒸氨塔阻力增加,影响煤气脱硫和蒸氨除氮效果。

  3)经检测,脱硫塔碱洗段下来的5%稀碱液含氰在2000mg/L~12000mg/L之间波动,流量为10m3/h,经测算导致氨水系统含氰增加了60%,致使蒸氨废水含氰最高可达到900mg/L,生物脱氮生化系统后含氰高达10mg/L,即使加入降氰剂外排水含氰指标依然无法达到≤0.2mg/L国家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及装置,既可以消耗掉剩余的氨水量,减少蒸氨塔蒸汽消耗,降低蒸氨运行成本,又能保证去碱洗段氨水量的稳定,保证脱硫效果,同时减少蒸氨废水的使用量,降低了脱硫塔碱洗段结垢、堵塞的几率,还能改变有毒物质氰化物的去向,使得蒸氨废水含氰由900mg/L降至10mg/L以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装置,包括碱再生塔、贫氰泵、废水冷却器、原料氨水管道、氨水换热器、原料氨水槽一、原料氨水槽二、废水泵、原料氨水泵、蒸氨塔、碱槽、脱硫塔、蒸氨废水去环保、碱泵、真空泵、去制酸装置、中段打碱阀门、氨碱混合器、去蒸氨阀门、去脱硫塔阀门、碱洗段入口、去氨碱混合器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氨水 管道的一端与原料氨水泵出口管道逻辑连接,另一端通过碱洗段入口与脱硫塔顶部逻辑连接;所述脱硫塔与碱槽连接,碱槽与碱泵逻辑连接;所述碱泵出口一路通过去脱硫塔阀门与碱洗段入口逻辑连接,一路通过去蒸氨阀门与废水冷却器连接;所述废水冷却器与碱再生塔、氨水换热器及蒸氨废水去环保管道逻辑连接;所述碱再生塔一路通过真空泵与去制酸装置管道逻辑连接,一路经过贫氰泵通过中段打碱阀门与蒸氨塔逻辑连接、或通过去氨碱混合器阀门与氨碱混合器逻辑连接;所述原料氨水槽一、原料氨水槽二、废水泵、氨水换热器、氨碱混合器、蒸氨塔逻辑连接;所述蒸氨塔通过原料氨水泵与氨水换热器逻辑连接。

  一种新型煤气脱硫及废水降氰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氨水泵经原料氨水管道将原料氨水送至脱硫塔顶部碱洗段入口喷洒箱与浓碱混合后喷洒除硫化氢、氰化氢。

  去脱硫塔阀门全开,关小去氨碱混合器阀门,使碱泵送出的5%碱液部分再循环送入脱硫塔碱洗段入口,与通过原料氨水管道来的原料氨水混合后喷洒除硫化氢、氰化氢。

  脱硫塔下来的NaOH溶液先进入碱槽,然后由碱泵抽出送至废水冷却器与蒸氨废水换热,换热后5%NaOH溶液被送至碱再生塔再生,5%NaOH溶液中的硫化氢、氰化氢以气体形式被解析出来,从再生塔顶部被真空泵抽出送至去制酸装置燃烧生产硫酸。

  贫氰泵将5%NaOH通过中段打碱阀门送至蒸氨塔。

  废水冷却器将脱硫贫液、真空冷凝液送至氨水换热器进入循环氨水系统;所述废水冷却器将蒸氨废水通过蒸氨废水去环保管道外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剩余氨水量减少10m3/h,蒸氨塔负荷降低10m3/h,减少蒸汽消耗2t/h,减少40%浓碱消耗365t/a;

  2)保证了去碱洗段氨水量的稳定,使用剩余原料氨水脱硫效果明显好于使用蒸氨废水;

  3)减少蒸氨废水的使用量,降低了蒸氨塔因结垢造成堵塞的几率,设备检修费大幅降低;

  4)进入制酸装置酸气量增加了30m3/h,硫酸产量增加688t/a,少耗煤气50m3/h;

  5)脱硫碱洗段洗涤用5%NaOH含氰明显降低,蒸氨废水含氰由900mg/L降至10mg/L以下,减少了硫酸亚铁消耗,节省了降氰剂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