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8.07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IPC分类号B01D53/04; 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污水处理箱和出水口,污水处理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净化腔及净水腔,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底面呈阶梯状依次升高布置;净化腔内设置有平刮板,平刮板下发设置有旋转刮板,平刮板与旋转刮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电机相连;第一沉积腔内上端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通过气管与污水处理箱外的阀门相连,阀门通过除臭装置与风机相连。本实用新型污泥沉淀充分且能快速排出,过滤污水效果好,过滤网不易堵塞,另外除臭效果明显,更换活性炭吸附层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污水处理箱和出水口,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污水处理箱的左侧靠后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污水处理箱 右侧中部;所述污水处理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 净化腔及净水腔,且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底面呈阶梯状依次 升高布置,所述第一沉积腔与第二沉积腔之间设有第一通流口且第一通流口位于污水处理 箱内上部前端,所述第二沉积腔与第三沉积腔之间设有第二通流口且第二通流口位于污水 处理箱内上部后端,所述第三沉积腔与净化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净化腔与净水 腔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均设有 污泥口,所述污泥口与污泥管连接,所述污泥管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下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 箱外部;所述净化腔内设置有平刮板,所述平刮板下发设置有旋转刮板,所述平刮板与旋 转刮板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电机相连;所述第一沉积腔内上端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 过气管与污水处理箱外的阀门相连,所述阀门通过除臭装置与风机相连;所述除臭装置内 均布有三层可拆卸的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包括卡槽、防漏网及活性炭,所述 卡槽有四个且固定安装于除臭装置的前后侧面,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防漏网,所述防漏网 中设有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中相邻两腔的底面高度差为15-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 机为离心式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气口上安装有防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 性炭吸附层前端设置有拉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过滤网的网眼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网眼直径。
说明书
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污水处理设 备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 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废水处理装置一般为多级废 水处理腔依次连通,将前一级废水处理腔处理后的废水排入后一级的废水处理腔中进行再 次处理,但目前这种多级废水处理腔结构的设置不是很理想,处理效果较差。如,前一级 废水处理池废水出水口与后一级的废水处理池的入水口相距较近,使沉淀不充分,另一面, 各废水处理池的底部相平,废水流动时,容易带走正在沉淀的污物,从而影响沉淀效果。
污水再利用还需克服过滤网堵塞的难题。为了克服堵塞难题,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 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是这些处理设备内部积存的污物必须定期清洗,清洗过程耗时费力, 停机时间长。
而且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伴有臭气,这些臭气主要是一些硫化合物、氮化合物等, 主要来自腐化污水和污泥,具确强烈的刺激性异味,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经呼吸道、眼、 皮肤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使人头昏难受,长期置身其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极大。
因此就需要一种沉淀效果好、可以方便清理堵塞且又可以除臭的污水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沉积的环保除臭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污水处理箱和出水口,所述进 水口设置于污水处理箱的左侧靠后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污水处理箱右侧中部;所述污 水处理箱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净化腔及净水腔, 且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底面呈阶梯状依次升高布置,所述第 一沉积腔与第二沉积腔之间设有第一通流口且第一通流口位于污水处理箱内上部前端,所 述第二沉积腔与第三沉积腔之间设有第二通流口且第二通流口位于污水处理箱内上部后 端,所述第三沉积腔与净化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净化腔与净水腔之间设置有第 二过滤网;所述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均设有污泥口,所述污 泥口与污泥管连接,所述污泥管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下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箱外部;所述净 化腔内设置有平刮板,所述平刮板下发设置有旋转刮板,所述平刮板与旋转刮板通过电动 伸缩杆与电机相连;所述第一沉积腔内上端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通过气管与污水处 理箱外的阀门相连,所述阀门通过除臭装置与风机相连;所述除臭装置内均布有三层可拆 卸的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包括卡槽、防漏网及活性炭,所述卡槽有四个且固 定安装于除臭装置的前后侧面,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防漏网,所述防漏网中设有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 中相邻两腔的底面高度差为15-30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气口上安装有防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前端设置有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眼直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网眼 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尽可能拉长废水在第一沉积 腔、第二沉积腔及第三沉积腔中的行进距离,使沉淀更充分;在第一沉积腔、第二沉积腔、 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的底面设为阶梯状,使底部的污泥不会被水流带动,从而不影响沉淀 效果;设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多级过滤使过滤污物的效果更好;通过电机调控电 动伸缩杆进行伸缩,电动伸缩杆带动平刮板上下移动,平刮板在下移动过程中将第一过滤 网及第二过滤网拦截的污物刮落至底部,使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不易阻塞;旋转刮板 在旋转过程中将平刮板底部附着的污物刮除,保持平刮板洁净;设置污泥管,可将第一沉 积腔、第二沉积腔、第三沉积腔及净化腔底面沉积的污泥快速排出;在吸气口设置有防护 网,避免吸入易堵塞管气管的物品;设置可拆卸的活性炭吸附层,通过拉手将活性炭吸附 层抽出,简单方便;设置三层活性炭吸附层,使得除臭是一个层层净化的过程,增加除臭 效果;除臭装置前设置有阀门,当进行更换活性炭吸附层或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关闭阀门, 防止臭气逸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污泥沉淀充分且能快速排出,过滤污水效果好,过 滤网不易堵塞,另外除臭效果明显,更换活性炭吸附层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