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01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B01D29/5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容器和设置在容器的进流体端上方并用于对废水内杂质进行初级处理的前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器底部的淤泥分离装置,淤泥分离装置包括多个淤泥收集斗和一一对应与每一淤泥收集斗底端启闭式连通的淤泥排放管,淤泥收集斗的进流体口之间接触并设置于容器底部;通过设置前处理装置,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大颗粒残渣进行有效的拦截,可以大大的减轻后续对残渣处理的压力,通过前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入容器内,工业废水中的细小颗粒淤泥在容器内下落沉降,堆积在底部的淤泥收集斗内,然后在通过打开淤泥收集头与软管对淤泥进行排放。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和设置在容器的 进流体端上方并用于对废水内杂质进行初级处理的前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容器底部的淤泥分离装置,所述淤泥分离装置包括多个淤泥收集斗和一一对应 与每一淤泥收集斗底端启闭式连通的淤泥排放管,淤泥收集斗的进流体口之间接 触并设置于所述容器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所述二级滤网支撑连接于一级滤网的腰部并 与一级滤网成人字形结构设置,所述一级滤网的上段正对工业废水的水流方向设 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 级滤网和所述二级滤网均为多层滤网结构,并且多层滤网间沿废水流体的流动方 向网孔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 泥收集斗为圆锥漏斗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 器的两侧对应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分别设置有废物收集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 级滤网与所述一级滤网的下段间夹角为100-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 泥收集斗的流体出口孔径为20mm-40mm。
说明书
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废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 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煤电厂、水泥厂、钢铁类生产厂等能产生各种粉尘的行业中,都是采用 水作为收集、清理以及运输的介质工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淤泥的废水, 经过沉降后的废水由于需要再利用,所以在灌装容器内一般没有设计搅拌器,从 而会导致灌装容器底部会沉积有大量的淤泥,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淤泥囤积于容 器底部,长期无法得到清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使其在生 产过程中使用,可以对淤泥废水进行高效的净化分离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可 以再次进行循环利用或者进入下一步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其在生产过程 中使用,可以对淤泥废水进行高效的净化分离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可以再次 进行循环利用或者进入下一步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容器和设置在容器的进流体 端上方并用于对废水内杂质进行初级处理的前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器底部 的淤泥分离装置,淤泥分离装置包括多个淤泥收集斗和一一对应与每一淤泥收集 斗底端启闭式连通的淤泥排放管,淤泥收集斗的进流体口之间接触并设置于容器 底部。
进一步,前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二级滤网支撑连接于一级滤 网的腰部并与一级滤网成人字形结构设置,一级滤网的上段正对工业废水的水流 方向设置。
进一步,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均为多层滤网结构,并且多层滤网间沿废水流 体的流动方向网孔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淤泥收集斗为圆锥漏斗结构。
进一步,容器的两侧对应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分别设置有废物收集装置。
进一步,二级滤网与所述一级滤网的下段间夹角为100-110°。
进一步,淤泥收集斗的流体出口孔径为20mm-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淤泥废水固液分离净化装置,通过设 置前处理装置,可以对工业废水中的大颗粒残渣进行有效的拦截,可以大大的减 轻后续对残渣处理的压力,通过前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进入容器内,工业 废水中的细小颗粒淤泥在容器内下落沉降,堆积在底部的淤泥收集斗内,然后在 通过打开淤泥收集头与软管对淤泥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适用, 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廉,水资源浪费少,淤泥排放彻底,淤泥与循环水分离效果高 效,且不需要外加动力,节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