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8.24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IPC分类号C02F1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利用有机玻璃做成模拟人工湿地的实验箱,分别种植芦苇和香蒲考察两种模拟植物湿地对城市污泥干化和稳定化、污泥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去除效果,并和空白湿地对比。实验结果受天气和气候影响较大,处理效果夏季好于冬季,出水水质和剩余污泥的干化及稳定效果芦苇湿地好于香蒲湿地。剩余污泥中各种重金属含量低于污泥农用标准中各重金属离子浓度要求。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系统对城市污泥有较好的脱水和稳定化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植物处理污泥的实验箱,其特征在于,该实验箱利用 有机玻璃制作,长宽高尺寸为1.5m×1.5m×1.0m,实验箱 底层填料采用砾石和沙砾,其总高度为35cm,粒径30~100mm, 底层之上铺设一层土工布,中层采用砂石粒径5~16mm,高度为20 cm,表层采用泥炭和碎树皮混合物,其中移植芦苇或香蒲,每平方米 移植10株;实验箱左侧上部设有污泥入口,右侧下部设有渗滤液出 口。
说明书
一种利用植物处理污泥的实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处理污泥的实验箱。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泥处理系统因其能耗、运行管理及处理效果优势得到 越来越多的研究。城市污泥的人工湿地植物修复将传统干化床与自然 湿地相结合,是一自然净化过程,人工湿地污泥处理集污泥浓缩、脱 水、降解于一体,是目前可替代传统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方法之一, 可同时实现城市污泥的脱水和稳定化处理,具有低能耗、运转费用低、 处理效果好等特点,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多研究和应用,在 国内应用较少。为考察人工湿地植物床对城市污泥的脱水及稳定化处 理效果,利用有机玻璃做成模拟人工湿地,污泥取自当地污水厂二沉 池沉淀污泥,污水处理采用厌氧池加氧化沟处理工艺,湿地中分别种 植芦苇和香蒲,并和空白湿地做实验对比,考察两种植物对湿地污泥 脱水和稳定化处理效果。
用有机玻璃材料做成模拟人工湿地,分别种植芦苇和香蒲考察两 种模拟植物湿地对城市污泥干化和稳定化、污泥中营养元素和重金属 去除效果,并和空白湿地对比。实验污泥取自当地污水厂二沉池,污 水处理采用厌氧池加氧化沟工艺。模拟人工湿地进泥负荷为0.72kg TS/(m2·d),进泥中TS平均含量为5.58g/L,pH为6.80。实验 期为1年,采用间歇式进泥,渗滤液月采集测样一次,湿地剩余污泥 2月1次。实验结果受天气和气候影响较大,处理效果夏季好于冬季, 出水水质和剩余污泥的干化及稳定效果芦苇湿地好于香蒲湿地。剩余 污泥中各种重金属含量低于污泥农用标准中各重金属离子浓度要求。 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系统对城市污泥有较好的脱水和稳定化 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处理污泥的实验箱,该实验箱利用 有机玻璃制作,长宽高尺寸为1.5m×1.5m×1.0m,实验箱 底层填料采用砾石和沙砾,其总高度为35cm,粒径30~100mm, 底层之上铺设一层土工布,中层采用砂石粒径5~16mm,高度为20 cm,表层采用泥炭和碎树皮混合物,其中移植芦苇或香蒲,每平方米 移植10株;实验箱左侧上部设有污泥入口,右侧下部设有渗滤液出 口。
实验箱采用间歇式进泥方式,进泥负荷采用120kgTS/(m2·a), 夏季每半月进泥一次,春、秋、冬季每月进泥一次,进泥体积根据进 泥日TS含量和进泥负荷计算确定。模拟湿地渗滤液收集后入市政污 水管道在污水厂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