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4-4 15:41:17

  申请日2015.11.23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企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色素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剂,还涉及上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物理净水剂为:活性炭为1-5,有机改性沸石为1-5和聚丙烯酰胺1-5;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0.1,赤红球菌菌粉0.05-0.2,丝状菌菌粉0.05-0.2和金黄杆菌菌粉0.04-0.2;酶制剂为:果胶酶0.05-0.1、木脂素羟化酶0.04-0.09、漆酶0.01-0.06。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把复杂且难降解、大颗粒的有机物水解成易降解的简单有机物,大大降低废水中的SS含量,处理后的废水BOD和COD去除率高,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书

  1.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物理净水剂为:活性炭为1-5,有机改性沸石为1-5和聚丙烯酰胺1-5;

  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0.1,赤红球菌菌粉 0.05-0.2,丝状菌菌粉0.05-0.2和金黄杆菌菌粉0.04-0.2;

  酶制剂为:果胶酶0.05-0.1、木脂素羟化酶0.04-0.09、漆酶0.01-0.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6,赤红球菌菌粉0.12,丝状菌菌粉 0.14和金黄杆菌菌粉0.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制剂中,

  果胶酶0.08、木脂素羟化酶0.07、漆酶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过滤:采用格栅筛滤;

  (2)沉淀: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1-5,有机改性沸石为1-5和聚丙烯酰胺1-5;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0-20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1-4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5-0.02%;

  (3)活性污泥法处理步骤(2)中的废水,将步骤(2)中的废水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污泥,再将活性污泥投入至曝气池中;

  所述的活性污泥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0.1,赤红球菌菌粉0.05-0.2,丝状菌菌粉0.05-0.2和金黄杆菌菌粉0.04-0.2;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5-0.02%;

  (4)将步骤(3)中的废水放入沉淀池,再加入酶制剂,具体为:果胶酶 0.05-0.1、木脂素羟化酶0.04-0.09、漆酶0.01-0.06,所述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2-0.00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为200-1000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3,有机改性沸石为3和聚丙烯酰胺3;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5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2.5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8%。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6,赤红球菌菌粉0.12,丝状菌菌粉0.14 和金黄杆菌菌粉0.1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8%。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果胶酶0.08、木脂素羟化酶0.07、漆酶0.04,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6%。

  说明书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企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还涉及上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色素,有时称之为食用染料或食品着色剂,可分为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近年来,由于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人们都趋向于使用天然食用色素,天然食用色素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浸提液和容器洗涤水,这些废水大多含有产品残留物,而食用色素对光、热、氧化作用稳定,不容易受金属离子或其它化合物的影响,这决定了天然食用色素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成分复杂,并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等特点,内电解法是国内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工业废水预处理方法,其原理就是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铁屑和碳粒之间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并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通过反应生成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氧化态的有机物迅速还原成还原态,并使部分难降解的环状有机物环可生化性,基于这些特点,该方法在预处理生化性能差、难降解的工业污水具有很好的效果。

  不同色素的特点不同,这给食用色素废水处理增加了难度,比如甘蓝红食用色素主要成分为数种花色素苷,尚含黄酮和单宁,其呈色随pH值而变化,酸性溶液呈红至紫红色,在pH值3以下呈鲜明紫红色,溶于水,含水乙醇,醋酸,丙二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热性良好。

  而栀子黄和甘蓝红食用色素成分及生产污水水质可知,此污水生化性能差, COD和BOD浓度较高,经排污口现场提取污水试验,污水在铁屑内电解作用下,振荡30min,COD去除率为10-35%。

  由于天然食用色素稳定性好,着色力强,耐还原性,耐微生物性好等特点,决定了天然食用色素废水处理难度大,生化处理难度也较大。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食用色素废水设计一种有机化合物及BOD和COD去除率高的废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D去除率高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剂,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物理净水剂为:活性炭为1-5,有机改性沸石为1-5和聚丙烯酰胺1-5;

  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0.1,赤红球菌菌粉 0.05-0.2,丝状菌菌粉0.05-0.2和金黄杆菌菌粉0.04-0.2;

  酶制剂为:果胶酶0.05-0.1、木脂素羟化酶0.04-0.09、漆酶0.01-0.06。

  优选的,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6,赤红球菌菌粉0.12,丝状菌菌粉0.14和金黄杆菌菌粉0.12。

  上述的酶制剂中,果胶酶0.08、木脂素羟化酶0.07、漆酶0.04。

  本发明的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过滤:采用格栅筛滤;

  (2)沉淀: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1-5,有机改性沸石为1-5和聚丙烯酰胺1-5;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0-20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1-4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5-0.02%;

  (3)活性污泥法处理步骤(2)中的废水,将步骤(2)中的废水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污泥,再将活性污泥投入至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0.1,赤红球菌菌粉0.05-0.2,丝状菌菌粉0.05-0.2和金黄杆菌菌粉0.04-0.2;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5-0.02%;

  (4)将步骤(3)中的废水放入沉淀池,再加入酶制剂,具体为:果胶酶 0.05-0.1、木脂素羟化酶0.04-0.09、漆酶0.01-0.06,所述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2-0.008。

  上述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为200-1000μm。

  上述的步骤(2)中,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3,有机改性沸石为3和聚丙烯酰胺3;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5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2.5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8%。

  上述的步骤(3)中,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6,赤红球菌菌粉0.12,丝状菌菌粉0.14和金黄杆菌菌粉0.1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8%。

  上述的步骤(4)中,果胶酶0.08、木脂素羟化酶0.07、漆酶0.04,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把复杂且难降解、大颗粒的有机物水解成易降解的简单有机物,大大降低废水中的 SS含量,处理后的废水BOD和COD去除率高,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采集某食用色素企业的废水,经检测,该企业的废水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处理后再排放,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对上述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过滤:采用格栅筛滤;

  (2)沉淀: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3,有机改性沸石为3和聚丙烯酰胺3;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5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2.5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8%;

  (3)活性污泥法处理步骤(2)中的废水,将步骤(2)中的废水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污泥,再将活性污泥投入至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6,赤红球菌菌粉0.12,丝状菌菌粉0.14和金黄杆菌菌粉0.1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8%;

  (4)将步骤(3)中的废水放入沉淀池,再加入酶制剂,具体为:果胶酶 0.08、木脂素羟化酶0.07、漆酶0.04,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6%。

  上述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为200-1000μm。

  SS去除率为95.2%。

  BOD去除率为53.1%。

  COD去除率为58.7%。

  实施例2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过滤:采用格栅筛滤;

  (2)沉淀: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1,有机改性沸石为1和聚丙烯酰胺1;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10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1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05%;

  (3)活性污泥法处理步骤(2)中的废水,将步骤(2)中的废水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污泥,再将活性污泥投入至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02,赤红球菌菌粉0.05,丝状菌菌粉0.05和金黄杆菌菌粉0.04,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5%;

  (4)将步骤(3)中的废水放入沉淀池,再加入酶制剂,具体为:果胶酶 0.05、木脂素羟化酶0.04、漆酶0.01,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2%。

  实施例3

  食用色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1)过滤:采用格栅筛滤;

  (2)沉淀:在沉淀步骤中,加入以下重量份数的物理净水剂,活性炭为5,有机改性沸石为5和聚丙烯酰胺5;边加边搅拌,搅拌转速为20r/min;搅拌均匀后静置4小时;所述物理净水剂为废水总重量的0.02%;

  (3)活性污泥法处理步骤(2)中的废水,将步骤(2)中的废水放入曝气池,在曝气池中加入含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污泥,再将活性污泥投入至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中,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菌粉0.1,赤红球菌菌粉 0.2,丝状菌菌粉0.2和金黄杆菌菌粉0.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重量为废水重的0.005%;

  (4)将步骤(3)中的废水放入沉淀池,再加入酶制剂,具体为:果胶酶 0.1、木脂素羟化酶0.09、漆酶0.06,酶制剂的加入量为废水重的0.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