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1.27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IPC分类号C02F9/12; B01J31/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包括过滤与调节pH值;(2)催化净化,包括污水净化、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3)消毒排放,包括自然沉淀、臭氧消毒与达标排放。所述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由磁性纳米颗粒为60‑90份,二氧化钛为30‑45份,石墨烯15‑35份,氧化铝10‑20份,羧甲基‑β‑环糊精5‑10份组成,投加比例为污水:磁性颗粒光催化剂=(800~1000):1。本发明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采用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磁性颗粒光催化剂净化污水,净化效率高,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对水体中的COD去除率达到9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预处理,包括过滤与调节pH值:将污水经过滤池过滤后引入调节池,通过加入pH值调节剂,使池内污水pH值稳定在6~8之间;
(2)催化净化,包括污水净化、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将pH值稳定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向池内加入磁性颗粒光催化剂,搅拌反应20-30min后,将污水引入分离池;将分离池分离出的磁性颗粒光催化剂送至回收池,由回收池回填至净化池;分离池中的水体引入沉淀池;
(3)消毒排放,包括自然沉淀、臭氧消毒与达标排放:水体于沉淀池中静置40-60min后,将上层清液引入消毒池;向消毒池中通入臭氧进行消毒,水质达标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投加比例按质量比为污水:磁性颗粒光催化剂=(800~1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磁性纳米颗粒为60-90份,二氧化钛为30-45份,石墨烯15-35份,氧化铝10-20份,羧甲基-β-环糊精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为Fe3O4、γ-Fe2O3、MnFe2O4、ZnFe2O4、Mn0.5Zn0.5Fe2O4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为Fe3O4、γ-Fe2O3、MnFe2O4、ZnFe2O4、Mn0.5Zn0.5Fe2O4中的两种配合使用时的混合质量比为(1-3):1。
说明书
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水体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废水成分的多样性,通常需要通过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才能达到所需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一般仅能除去常规悬浮物,以及污水中易于被吸附的物质,而对于溶解在污水中的化学污染物,以及微生物污染物无能为力;生物法是利用废水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的一种方法,具有处理量大,投资省,经济可靠的特点,但需要引清水进行稀释、人工曝气等工程措施,存在资源消耗大、效果不佳等缺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其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的悬浮物、油及生化有机污染物,但均需使用大量的催化剂、氧化剂或消毒剂等,在经济、操作或者可靠性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近几年来,光催化技术作为新型的高级处理技术,以其反应迅速、降解彻底、不产生二次污染、操作简单以及维护费用低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应用于污水或空气中高毒性、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处理。二氧化钛以其绿色无毒、光催化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一种应用最普遍的光催化剂,其可以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但是目前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量子产率不高。此外,目前光催化技术对于高浓度废水处理深度仍然不够,还存在运行成本过高、性能不稳定容易中毒的问题。因此,面临当前的水污染问题,急需一种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简便的污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降低光催化技术的运行成本、简化工艺步骤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预处理,包括过滤与调节pH值:将污水经过滤池过滤后引入调节池,通过加入pH值调节剂,使池内污水pH值稳定在6~8之间;
(2)催化净化,包括污水净化、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将pH值稳定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向池内加入磁性颗粒光催化剂,搅拌反应20-30min后,将污水引入分离池;将分离池分离出的磁性颗粒光催化剂送至回收池,由回收池回填至净化池;分离池中的水体引入沉淀池;
(3)消毒排放,包括自然沉淀、臭氧消毒与达标排放:水体于沉淀池中静置40-60min后,将上层清液引入消毒池;向消毒池中通入臭氧进行消毒,水质达标后排放。
所述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的投加比例按质量比为污水:磁性颗粒光催化剂=(800~1000):1。
所述磁性颗粒光催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磁性纳米颗粒为60-90份,二氧化钛为30-45份,石墨烯15-35份,氧化铝10-20份,羧甲基-β-环糊精5-10份。
所述磁性颗粒为Fe3O4、γ-Fe2O3、MnFe2O4、ZnFe2O4、Mn0.5Zn0.5Fe2O4中的一种或两种,两种配合使用时的混合质量比为(1-3):1。
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污水经过滤池-调节池-净化池-分离池-回收池-净化池-沉淀池-消毒池-达标排放,采用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选择性的磁性颗粒光催化剂净化污水,净化效率高,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尤其对水体中的COD去除率达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