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2.10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IPC分类号B01D25/21; C02F11/12; C02F10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板式压滤设备,该板式压滤设备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一组滤板、驱动滤板移动的挤压板、阻止滤板移动的止挡板、驱动挤压板向止挡板移动的动力装置和供挤压板和滤板滑动的导向组件,所述滤板之间均安装用于分离相邻滤板的弹性部件,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具体是在滤板之间安装弹性部件,当挤压板回复初始位置,解除对滤板挤压的过程中,弹性部件将与其接触的滤板驱动分开,实现滤板内的饼状污泥自动脱落,无需手动操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板式压滤设备,该板式压滤设备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一组滤板、驱动滤板移动的挤压板、阻止滤板移动的止挡板、驱动挤压板向止挡板移动的动力装置和供挤压板和滤板滑动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之间均安装用于分离相邻滤板的弹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是一对平行布置的滑动导轨,滤板两侧均设置侧耳,侧耳滑动组装在滑动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套筒,该弹簧套筒套装在侧耳之间的滑动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耳端部是滚针轴承,该滚针轴承安装在滑动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是气缸,气缸底座固定在基座上,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固定在挤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设置一组闭合的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是空气弹簧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之间至少一处安装用于监测滤板受力的压力监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与气缸的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上设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无线接收器,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通信连接。
说明书
造纸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固液分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式压滤设备。
背景技术
造纸污泥是来自造纸生产线的产物,造纸污泥的处理方式之一是处理后进行焚烧发电,其工序包括脱水、风干和焚烧。其中在脱水工序中,涉及一种板式压滤设备,作用是挤压出去污泥的的部分水分,并将除水后的饼状污泥从设备中取出。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817948Y,名称是一种拉板式压滤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压滤技术,其包括:一个机架部分,其上固设有一个滑动轨道;一个过滤部分,其包括有一个固设于滑动轨道后端的止推板、一个滑动设于滑动轨道的压紧板及若干个设于止推板和压紧板之间的可层叠的过滤室,过滤室可滑动设于滑动轨道,且连动于压紧板;一个液压部分,其具有一个油缸及一个滑动联接于油缸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后端部固定于压紧板;一个进料泵,其出口连通于开设于止推板上的进料通孔,并连通于各过滤室。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机效率高,故障率低。该现有技术实现了将污泥中水分分离的目的,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就是需要逐个手动打开过滤室排出饼状污泥,该工序劳动强度高,并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排出饼状污泥的造纸污泥处理系统,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纸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板式压滤设备,该板式压滤设备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分离固体颗粒和水的一组滤板、驱动滤板移动的挤压板、阻止滤板移动的止挡板、驱动挤压板向止挡板移动的动力装置和供挤压板和滤板滑动的导向组件,所述滤板之间均安装用于分离相邻滤板的弹性部件。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具体是在滤板之间安装弹性部件,当挤压板回复初始位置,解除对滤板挤压的过程中,弹性部件将与其接触的滤板驱动分开,实现滤板内的饼状污泥自动脱落,无需手动操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和优化:
所述导向组件是一对平行布置的滑动导轨,滤板两侧均设置侧耳,侧耳滑动组装在滑动 轨道上。本方案的目的是实现稳定的滑动,滤板通过设置在两侧的侧耳,装置于两侧平行布置的滑动导轨,结构简单,满足稳定滑动需求。
所述弹性部件是弹簧套筒,该弹簧套筒套装在侧耳之间的滑动轨道上。将弹性套筒套装在滑动轨道上,弹力作用于滤板的侧耳上,套筒结构保证弹簧套筒安装在滑动轨道上的稳定性,弹簧套筒本身形变保证弹簧套筒驱动侧耳的稳定性。
所述侧耳端部是滚针轴承,该滚针轴承安装在滑动轨道上。滚针轴承在滑动导轨上滚动具备较好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操控性能。
所述动力装置是气缸,气缸底座固定在基座上,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固定在挤压板上。本方案采用灵活、易于控制的气缸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弹簧套筒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设置一组闭合的沟槽。本方案的效果是提高了弹簧套筒的使用寿命,在弹簧套筒上设置若干沟槽,降低弹簧套筒压缩状态下变形幅度,减少局部应力增加导致弹簧套筒被撕裂的机会,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所述弹簧套筒是空气弹簧套筒。借助空气弹簧套筒弹性可调的特性,可以依据滤板及其他部件环境的调整,改变弹簧的弹性。
所述滤板之间至少一处安装用于监测滤板受力的压力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滤板之间的压力数值,保证在满足密封滤板的情况下,不至于施压过大,导致滤板损伤。
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与气缸的控制装置通信连接。该结构的控制过程是,在压力监测装置监测到滤板之间的压力超过阈值时,就会发送信号给液压气缸的控制装置,指令液压气缸停止施压,自动实现滤板防过压保护。
所述压力监测装置上设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无线接收器,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通信连接。本方案省去繁杂的数据线连接,解放了压力监测装置和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