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1.19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IPC分类号A01K63/00; A01K63/04
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沉淀池(1)、过滤层(2)和化增氧池(3)组成,在净化增氧池(3)安装有纳米净化增氧器(4),带有水产排泄物的污水从连接养殖池排泄物污水的管道(5)进入经沉淀池(1)中沉淀,颗粒状排泄物经沉淀池下部的排污口(6)排出,排污口(6)通过管道连接排污管(7),排污管(7)与管道(5)相连通,从管道(5)直接进入排污管(7)中起冲洗作用的污水量受控于排污管(7)上安装的调节阀(8),污水进入过滤层(2)进行净化过滤掉杂质进入净化增氧池(3)中,净化后的水在纳米净化增氧器(4)的作用下呈喷射状流出,再通过净化增氧池(3)中的溢流口或导管回流到水产养殖池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用水量省,产量高,无环境污染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下部的沉淀池(1)、中部的过滤层(2)和上部的净化增氧池(3)组成,在净化增氧池(3)安装有纳米净化增氧器(4),带有水产排泄物的污水从连接养殖池排泄物污水的管道(5)进入经沉淀池(1)中沉淀,颗粒状排泄物经沉淀池下部的排污口(6)排出,排污口(6)通过管道连接排污管(7),排污管(7)与管道(5)相连通,从管道(5)直接进入排污管(7)中起冲洗作用的污水量受控于排污管(7)上安装的调节阀(8),污水进入过滤层(2)进行净化过滤掉杂质进入净化增氧池(3)中,净化后的水在纳米净化增氧器(4)的作用下呈喷射状流出,再通过净化增氧池(3)中的溢流口或导管回流到水产养殖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净化增氧池(3)为方形结构,其边长大于过滤层(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1)呈例锥状结构,污水进水口位于锥体的侧面,排污口(6)位于其正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1)的进水管上安装有截止阀(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5)上安装有反冲洗用截止阀(10)。
说明书
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商品鱼养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大棚养殖池进行水产养是提高鱼类产量的可行的重要手段。大棚养殖池进行水产养殖最关键的是要及时将水产产生的排泄物进行清理,及时将其排出池外,一般不应超过24小时,否则棚内的高温很容易引起发酵,影响水体质量,会引起鱼类因缺氧而大面积死亡,对此目前,常用的做法一种是不断地将池底的污水排掉,不断地补充新水,这种方法会导致用水量持续增长便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污水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补充的新水水温与池中水温不一致,鱼类会产生应激反应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另一种方法是进行循环利用,如中国专利201410585119X就公开了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循环利用,多种水产套养和农作物种植,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这种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占地面积大,至少需要十五亩的用地才能实现理想的循环,在一些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难以推广。因此,实现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回收利用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大棚水产养殖中存在的排泄物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既占地面积小。又能对排泄物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减少水产对新鲜水的应激反应提高生长率减少死亡率的带有污水处理的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产养殖排泄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下部的沉淀池1、中部的过滤层2和上部的净化增氧池3组成,在净化增氧池3安装有纳米净化增氧器4,带有水产排泄物的污水从连接养殖池排泄物污水的管道5进入经沉淀池1中沉淀,颗粒状排泄物经沉淀池下部的排污口6排出,排污口6通过管道连接排污管7,排污管7与管道5相连通,从管道5直接进入排污管7中起冲洗作用的污水量受控于排污管7上安装的调节阀8,污水进入过滤层2进行净化过滤掉杂质进入净化增氧池3中,净化后的水在纳米净化增氧器4的作用下呈喷射状流出,再通过净化增氧池3中的溢流口或导管回流到水产养殖池中。
所述的净化增氧池3为方形结构,其边长大于过滤层2的直径。
所述的沉淀池1呈例锥状结构,污水进水口位于锥体的侧面,排污口6位于其正下部。
是所述的沉淀池1的进水管上安装有截止阀9。
所述的管道5上安装有反冲洗用截止阀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生态养殖的优点,又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既能作为肥料又能作为饲料。
本实用新型不仅大量节约养殖用水,而且能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减小死亡率,提高生长率,有利于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资小,投入产出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