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污水过滤技术

发布时间:2018-3-19 14:42:02

  申请日2016.01.29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承压柱、增压搅拌沉淀装置、离心旋转分离器和综合控制器,所述承压柱通过承筒台与储水筒固定连接,且储水筒左侧设置有调水阀和进水口,所述增压搅拌沉淀装置上侧通过通水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固定连接,且第一过滤装置下侧通过支撑柱与第二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旋转分离器下侧安装有中心过滤器,且中心过滤器通过排污管道与综合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综合控制器上侧设置有显示屏幕,且综合控制箱右侧安装有第一排污阀。该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操作需求进行调控,操作更加快捷,整体结构更加稳固,运行更加平稳。

  权利要求书

  1.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承压柱(1)、增压搅拌沉淀装置(6)、离心旋转分离器(11)和综合控制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柱(1)通过承筒台(2)与储水筒(3)固定连接,且储水筒(3)左侧设置有调水阀(4)和进水口(5),所述增压搅拌沉淀装置(6)上侧通过通水管道(7)与第一过滤装置(8)固定连接,且第一过滤装置(8)下侧通过支撑柱(9)与第二过滤装置(10)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旋转分离器(11)下侧安装有中心过滤器(12),且中心过滤器(12)通过排污管道(13)与综合控制箱(14)固定连接,所述综合控制器(15)上侧设置有显示屏幕(16),且综合控制箱(14)右侧安装有第一排污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阀(17)下侧设置有第二排污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水阀(4)为圆形旋转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9)的大小是离心旋转分离器(11)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13)与中心过滤器(12)和综合控制箱(14)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说明书

  油井污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污水过滤装置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油井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注水油井洗井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大多数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同时浪费了水资源,再者,由于这些污水中含有泥沙等固体颗粒,重新进入油管线中容易造成管线堵塞,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该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可以通过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的相互配合逐级对油井污水进行系统的过滤,而且该油井污水过滤装置还具备中心过滤器,能够对过滤之后的污水进一步的处理,使其能够达到排放的标准,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污水的过滤效果,使污水过滤的更彻底,改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井污水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污水过滤装置,包括承压柱、增压搅拌沉淀装置、离心旋转分离器和综合控制器,所述承压柱通过承筒台与储水筒固定连接,且储水筒左侧设置有调水阀和进水口,所述增压搅拌沉淀装置上侧通过通水管道与第一过滤装置固定连接,且第一过滤装置下侧通过支撑柱与第二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离心旋转分离器下侧安装有中心过滤器,且中心过滤器通过排污管道与综合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综合控制器上侧设置有显示屏幕,且综合控制箱右侧安装有第一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污阀下侧设置有第二排污阀。

  优选的,所述调水阀为圆形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大小是离心旋转分离器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道与中心过滤器和综合控制箱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油井污水过滤装置使用时可根据操作需求进行调控,操作更加快捷,节省时间,该设备整体结构更加稳固,运行更加平稳,同时该油井污水过滤装置还能通过综合控制箱上面的综合控制器和显示屏幕对过滤之后的污水进行细致的检查测量,这样不但可以判断过滤之后的污水过滤效果的好坏,还能判别过滤之后的污水是否能够达到排放的标准,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节约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