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

发布时间:2018-3-16 16:26:15

  申请日2016.03.02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IPC分类号C10L5/4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泥存储单元、干燥单元、称量单元、输送单元、造粒单元8以及燃烧单元。该系统先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将干化后的污泥和煤粉、稻秸秆进行混合并造粒成型,形成燃值较高的污泥再生固体燃料,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还具有高效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泥存储单元(1)、干燥单元(2)、称量单元(3)、输送单元(5)、造粒单元(8)以及燃烧单元(9),污泥存储单元(1)接收污泥运输车(A)运送来的污泥,并将污泥输送至挤压装置(20),污泥被挤压装置(20)挤压成颗粒状,并被投入干燥单元(2)内,干燥单元(2)内设置有多层链板输送机,污泥颗粒被干燥后进入称量单元(3),称量单元(3)与控制器(40)连接,称量单元(3)将称重后的污泥颗粒送入输送单元(5),输送单元(5)上方并排设置有煤粉仓(60)和稻秸秆仓(70),输送单元(5)同时接收来自煤粉仓(60)和稻秸秆仓(70)的煤粉、稻秸秆,并将污泥颗粒、煤粉、稻秸秆送入造粒单元(8),造粒后的污泥颗粒、煤粉、稻秸秆混合物形成固体燃料,固体燃料进入燃烧单元(9)后产生燃烧热,燃烧单元(9)与干燥单元(2)连接,燃烧单元(9)与干燥单元(2)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固体燃料为颗粒状,颗粒直径15~20mm,含水率15%,热值3500~3800大卡,整套设备都按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自动化控制,污泥处理能力每天100吨-1000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存储单元(1)为地下设置的混凝土结构,污泥存储单元(1)的上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筛网(11),污泥存储单元(1)的下部设置有由电机(10)驱动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包括旋转轴(12)和螺旋叶片(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干燥单元(2)上部连接有旋风分离器(31),旋风分离器(31)的一侧连接有臭气去除装置(33),旋风分离器(31)的另一侧连接有固体回收装置(32),称量单元(3)接收来自干燥单元(2)和固定回收装置(32)的干燥污泥颗粒,煤粉仓(60)上部设置有振动筛(61),稻秸秆仓(70)上部设置有粉碎机(71),煤粉仓(60)和稻秸秆仓(70)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秤(62)、第二皮带秤(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层链板输送机包括输送带(22)以及带轮(21),输送带(22)缠绕多个带轮(21)并设置成多层反复循环的形式,输送带(22)上设置有落料口(24),输送带(22)运行至落料口(24)处时,输送带(22)上的落料板(23)打开,污泥颗粒(25)落入下一层输送带上,输送带为多个板链拼接而成,每个板链的一边都穿接有一支伸出其两端外面的连接轴,连接轴套接在传动链的链孔中,并由传动链牵引而带动输送带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挤压装置(20)包括螺旋挤压器和进料推进器,螺旋挤压器包括由电机(208)驱动的螺旋轴(204),螺旋轴(204)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05),螺旋挤压器的出料端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均有设置有出料孔(206),出料孔(206)的直径为10-15mm,螺旋挤压器还设置有进料口(201),进料口(201)为喇叭状,进料口(201)下部设置有进料推进器,进料推进器包括进料电机(207)驱动的进料轴(202),进料轴(202)上设置有进料叶片(2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皮带秤包括称量支架(43)、皮带(44)和带轮(42),皮带缠绕带轮(42),皮带(44)为带有挡边的橡胶皮带,两个带轮(42)之间还设置有张紧轮(41),称量支架(43)支撑皮带(44)位于上部的部分,称量支架(43)包括U型座(435),U型座(435)上设置有第一肋板(431)、第二肋板(432)、第三肋板(433)以及第四肋板(434),第一肋板(431)和第三肋板(433)之间形成第一侧部安装部,第二肋板(432)和第四肋板(434)第二肋板(432)之间形成第二侧部安装部,第三肋板(433)和第四肋板(434)之间形成水平安装部,第一侧部安装部和第二侧部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侧向支撑辊(438),水平安装部上通过转轴(436)安装有水平支撑辊(437),侧向支撑辊(438)和水平支撑辊(437)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

  说明书

  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预测,到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为3359万吨/年,即日产污泥9.2万吨。然而,国内的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堆肥、建材利用与焚烧处理,另外还有多达17.76%污泥的处置是去向不明的。

  污泥处理全新的工艺技术是把废弃的污泥成为再生燃料,通过脱水、杀菌、除臭、干化、疏松的技术过程,有效利用污泥中的热值,配比一定的辅料制成再生燃料,热值达到燃用标准,生产过程用电不用水,无“三废”排放,无二次污染,成本低无害化,实现了污泥资源的再生利用,使污水厂的污泥成为取之不尽的污泥煤矿。目前的污泥再生燃料的生产过程复杂,生产装置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该系统先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将干化后的污泥和煤粉、稻秸秆进行混合并造粒成型,形成燃值较高的污泥再生固体燃料,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还具有高效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将污泥制成再生固体燃料的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污泥存储单元、干燥单元、称量单元、输送单元、造粒单元以及燃烧单元,污泥存储单元接收污泥运输车运送来的污泥,并将污泥输送至挤压装置,污泥被挤压装置挤压成颗粒状,并被投入干燥单元内,干燥单元内设置有多层链板输送机,污泥颗粒被干燥后进入称量单元,称量单元与控制器连接,称量单元将称重后的污泥颗粒送入输送单元,输送单元上方并排设置有煤粉仓和稻秸秆仓,输送单元同时接收来自煤粉仓和稻秸秆仓的煤粉、稻秸秆,并将污泥颗粒、煤粉、稻秸秆送入造粒单元,造粒后的污泥颗粒、煤粉、稻秸秆混合物形成固体燃料,固体燃料进入燃烧单元后产生燃烧热,燃烧单元与干燥单元连接,燃烧单元与干燥单元之间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

  固体燃料为颗粒状,颗粒直径15~20mm,含水率15%,热值3500~3800大卡,整套设备都按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自动化控制,污泥处理能力每天100吨—1000吨之间。

  污泥存储单元为地下设置的混凝土结构,污泥存储单元的上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筛网,污泥存储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包括旋转轴和螺旋叶片。

  干燥单元上部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一侧连接有臭气去除装置,旋风分离器的另一侧连接有固体回收装置,称量单元接收来自干燥单元和固定回收装置的干燥污泥颗粒,煤粉仓上部设置有振动筛,稻秸秆仓上部设置有粉碎机,煤粉仓和稻秸秆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秤、第二皮带秤。

  多层链板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以及带轮,输送带缠绕多个带轮并设置成多层反复循环的形式,输送带上设置有落料口,输送带运行至落料口处时,输送带上的落料板打开,污泥颗粒落入下一层输送带上,输送带为多个板链拼接而成,每个板链的一边都穿接有一支伸出其两端外面的连接轴,连接轴套接在传动链的链孔中,并由传动链牵引而带动输送带运行。

  挤压装置包括螺旋挤压器和进料推进器,螺旋挤压器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螺旋轴,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挤压器的出料端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均有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的直径为10-15mm,螺旋挤压器还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为喇叭状,进料口下部设置有进料推进器,进料推进器包括进料电机驱动的进料轴,进料轴上设置有进料叶片。

  皮带秤包括称量支架、皮带和带轮,皮带缠绕带轮,皮带为带有挡边的橡胶皮带,两个带轮之间还设置有张紧轮,称量支架支撑皮带位于上部的部分,称量支架包括U型座,U型座上设置有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三肋板以及第四肋板,第一肋板和第三肋板之间形成第一侧部安装部,第二肋板和第四肋板第二肋板之间形成第二侧部安装部,第三肋板和第四肋板之间形成水平安装部,第一侧部安装部和第二侧部安装部上均安装有侧向支撑辊,水平安装部上通过转轴安装有水平支撑辊,侧向支撑辊和水平支撑辊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先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将干化后的污泥和煤粉、稻秸秆进行混合并造粒成型,形成燃值较高的污泥再生固体燃料,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还具有高效的生产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