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26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1/02;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包括含铬污泥池1和含铬上清液池2,含镍污泥池3和含镍上清液池4,前处理污泥池5和前处理上清液池6,重金属污泥池7和重金属上清液池8,生化污泥池9和生化上清液池10,这样,将电镀废水分类处理,即分为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前处理废水、重金属废水、生化废水五个部份,各种废水有相应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独立处理,针对性强,处理效果更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含铬污泥池(1)和含铬上清液池(2),所述含铬污泥池(1)用含铬污泥管(12)接收含铬污水池的废水,含铬污泥管(12)还接反冲曝气管(13);含铬污泥池(1)的上端连通含铬上清液池(2);
含镍污泥池(3)和含镍上清液池(4),所述含镍污泥池(3)接收含镍废水,含镍污泥池(3)的上端连通含镍上清液池(4);
前处理污泥池(5)和前处理上清液池(6),所述前处理污泥池(5)用前处理污泥管(14)接收前处理污水,前处理污泥管(14)还相接反冲曝气管(13),前处理污泥池(5)的上端连通前处理上清液池(6);
重金属污泥池(7)和重金属上清液池(8),所述重金属污泥池(7)用重金属污泥管(15)接收重金属废水,重金属污泥管(15)还相接反冲曝气管(13),该重金属污泥池(7)的上端连通重金属上清液池(8);
生化污泥池(9)和生化上清液池(10),所述生化污泥池(9)用生化污泥管(16)接收生化废水,生化污泥管(16)还相接反冲曝气管(13),该生化污泥池(9)的上端连通生化上清液池(10);
所述含铬污泥池(1)、前处理污泥池(5)、重金属污泥池(7)、生化污泥池(9)的反冲曝气管(13)用同一空气管(17)连接一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铬污泥池(1)的一侧隔离出含铬浓水区(18),该含铬浓水区(18)的上端用含铬回流泵(19)及含铬污水回流管(20)连通至含铬污泥池(1),含铬浓水区(18)的池底用含铬污泥泵(21)将污泥抽离;
所述含镍污泥池(3)的一侧隔离出含镍浓水区(22),该含镍浓水区(22)的上端用含镍回流泵(23)及含镍污水回流管(24)连通至含镍污泥池(3),该含镍浓水区(22)的池底用含镍污泥泵(25)将污泥抽离;
所述前处理污泥池(5)的一侧隔离出前处理浓水区(26),该前处理浓水区(26)的上端用前处理回流泵(27)及前处理污水回流管(28)连通至前处理污泥池(5),前处理浓水区(26)的池底用前处理污泥泵(29)将污泥抽离;
所述重金属污泥池(7)的一侧隔离出重金属浓水区(30),该重金属浓水区(30)的上端用重金属回流泵(31)及重金属污水回流管(32)连通至重金属污泥池(7),重金属浓水区(30)的池底用重金属污泥泵(33)将污泥抽离;
所述生化污泥池(9)的一侧隔离出生化浓水区(34),该生化浓水区(34)的上端用生化回流泵(35)及生化污水回流管(36)连通生化污泥池(9),生化浓水区(34)的池底用生化污泥泵(37)将污泥抽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铬污泥池(1)、含镍污泥池(3)、前处理污泥池(5)、重金属污泥池(7)、生化污泥池(9)排在第一排;所述含铬上清液池(2)、含镍上清液池(4)、前处理上清液池(6)、重金属上清液池(8)、生化上清液池(10)排在第二排;所述含铬浓水区(18)、含镍浓水区(22)、前处理浓水区(26)、重金属浓水区(30)、生化浓水区(34)排在第三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的侧旁具有第四排池,第四排池包括pH调节池(38)、混凝池(39)、絮凝池(40)、含镍沉淀池(41)、第一含镍清水池(42)、第二含镍清水池(43)、含铬清水池(44)、混排清水池(45)、pH回调池(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38)接收含铬上清液池(2)的污水,pH调节池(38)上安装有用于加入NaOH的加碱管(4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沉淀池(41)上安装污泥管(48),该污泥管(48)连接含镍污泥池(3)的含铬浓水区(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含镍清水池(42)、第二含镍清水池(43)、含铬清水池(44)、混排清水池(45)、pH回调池(46)上均分别安装清水管(49)。
说明书
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
背景技术
电镀业的水污染源中,前处理过程和电镀过程废水排放及污染物最为突出,是电镀业的主要污染源,同时还包括部分地面清洗水。
前处理过程中的废水是指:
①除油:在所有除油方法中,化学除油的效率最高,适用范围广,毒性小,污染轻,得到广泛应用。化学除油法中,按除油液酸碱度划分:有强碱性、中碱性、弱碱性、中性、酸性。整个除油工序中,主要污染物是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和磷酸盐。碱性物质使pH值超过9,表面活性剂使废水中CODCr超标,而磷酸盐的排放会导致纳污水体的富营养化。
②除锈:除锈的方法有两类:一是物理除锈(喷砂、喷丸、人工砂磨等),另一类是化学除锈(酸性除锈、碱性除锈)。喷砂除锈会产生大量粉尘,而酸性除锈尤其是HCl为主的混合酸,再添加缓蚀剂、抑制雾剂组成的除锈液被大量应用,除产生酸雾外,还会产生废除锈液以及酸性废水。废除锈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有毒性,废液pH值低于2。
③表调:为了提高磷化膜的质量和性能,在磷化之前加一道表调工序。表调液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含碱金属、磷酸钛盐的溶液。这种表调液尽管适用性好,但寿命短,要定期更换,因此产生一定量的废液,其中碱度和磷酸根是主要污染物。
④磷化:无论何种磷化液,一般都含有硝酸、磷酸及其金属盐,如锌、锰、钙、镍、铜,还有作为促进剂加入的无机氧化剂,有机硝基化合物,有机络合剂,氟化物等。促进剂一般多采用NaNO2。因此,磷化液及其清洗液中成份复杂,有毒有害元素如Ni、P 及其磷酸根、氧化剂、NaNO2都有,还有磷化渣等。
⑤钝化: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铬酸盐法进行钝化。这种方法带来的后果是铬污染。铬酸钝化液及其漂洗水中铬的含量较高。
电镀过程中的废水是指:
①镀件清洗水:镀件清洗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几乎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废水中大部分污染物是由镀件表面的附着液在清洗时带入的。不同镀件采用不同电镀工艺和清洗方式,废水的排放量及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差异很大。
②镀液过滤冲洗和废镀液:镀液在过滤过程中滴漏的镀液以及冲洗过滤机、过滤介质、镀槽等排放的废水,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此外,镀槽排出的残液以及老化报废的镀液、退镀液和污染严重的废弃槽液等,污染物的浓度很高。
③电镀车间“跑、冒、滴、漏”排放的镀液:电镀车间的“跑、冒、滴、漏”排放的污染物,这部分废水与地面冲洗水一并处理,其量的大小与管理水平和车间的装备有关,本电镀工业集中区要求各企业对镀铬、镀镍等产生一类污染物的电镀生产工序以产生含氰废水的电镀生产工序采用单独的生产车间,防止含Cr6+、Ni等第一类污染物的地面冲洗废水以及含氰地面冲洗废水与其他废水混合产生混排水。
电镀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如铬、铜、镍、锌、锡、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有的还含有氰化物。在各种镀液中还添加了各种光亮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
另外,镀件中还有油、金属氧化物等杂质带入电镀废水中。
早期的废水分流原则是通常废水分流按含氰、含铬、综合三类废水进行分流收集集中处理,但往往存在生产线排出废水分流不彻底,存有大量混排废水的情况。目前的废水分流原则是根据电镀污水集中处理要求,按照水质情况与资源回收的需求,目前国内电镀废水主要分为七类废水:前处理含油废水、混排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镍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对不同废水分类处理,针对性强,处理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废水系统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结构,包括
含铬污泥池和含铬上清液池,所述含铬污泥池用含铬污泥管接收含铬污水池的废水,含铬污泥管还接反冲曝气管;含铬污泥池的上端连通含铬上清液池;
含镍污泥池和含镍上清液池,所述含镍污泥池接收含镍废水,含镍污泥池的上端连通含镍上清液池;
前处理污泥池和前处理上清液池,所述前处理污泥池用前处理污泥管接收前处理污水,前处理污泥管还相接反冲曝气管,前处理污泥池的上端连通前处理上清液池;
重金属污泥池和重金属上清液池,所述重金属污泥池用重金属污泥管接收重金属废水,重金属污泥管还相接反冲曝气管,该重金属污泥池的上端连通重金属上清液池;
生化污泥池和生化上清液池,所述生化污泥池用生化污泥管接收生化废水,生化污泥管还相接反冲曝气管,该生化污泥池的上端连通生化上清液池;
所述含铬污泥池、前处理污泥池、重金属污泥池、生化污泥池的反冲曝气管用同一空气管连接一鼓风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铬污泥池的一侧隔离出含铬浓水区,该含铬浓水区的上端用含铬回流泵及含铬污水回流管连通至含铬污泥池,含铬浓水区的池底用含铬污泥泵将污泥抽离;
所述含镍污泥池的一侧隔离出含镍浓水区,该含镍浓水区的上端用含镍回流泵及含镍污水回流管连通至含镍污泥池,该含镍浓水区的池底用含镍污泥泵将污泥抽离;
所述前处理污泥池的一侧隔离出前处理浓水区,该前处理浓水区的上端用前处理回流泵及前处理污水回流管连通至前处理污泥池,前处理浓水区的池底用前处理污泥泵将污泥抽离;
所述重金属污泥池的一侧隔离出重金属浓水区,该重金属浓水区的上端用重金属回流泵及重金属污水回流管连通至重金属污泥池,重金属浓水区的池底用重金属污泥泵将污泥抽离;
所述生化污泥池的一侧隔离出生化浓水区,该生化浓水区的上端用生化回流泵及生化污水回流管连通生化污泥池,生化浓水区的池底用生化污泥泵将污泥抽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铬污泥池、含镍污泥池、前处理污泥池、重金属污泥池、生化污泥池排在第一排;所述含铬上清液池、含镍上清液池、前处理上清液池、重金属上清液池、生化上清液池排在第二排;所述含铬浓水区、含镍浓水区、前处理浓水区、重金属浓水区、生化浓水区排在第三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排的侧旁具有第四排池,第四排池包括pH调节池、混凝池、絮凝池、含镍沉淀池、第一含镍清水池、第二含镍清水池、含铬清水池、混排清水池、pH回调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H调节池接收含铬上清液池的污水,pH调节池上安装有用于加入NaOH的加碱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镍沉淀池上安装污泥管,该污泥管连接含镍污泥池的含铬浓水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含镍清水池、第二含镍清水池、含铬清水池、混排清水池、pH回调池上均分别安装清水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处理电镀废水过程中设置了多个污泥池,将电镀废水分类处理,即分为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前处理废水、重金属废水、生化废水五个部份,各种废水有相应的污泥池和清水池,独立处理,针对性强,处理效果更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