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

发布时间:2018-3-9 10:38:45

  申请日2016.05.26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包括依工艺流程依次连接设置的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PH粗调池、含油废水PH细调池、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气浮池、含油废水混凝池、含油废水絮凝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含油废水总PH回调池及前处理清水池,还包括有前处理污泥池,前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含油废水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处理清水池;藉此,其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相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简化,有利于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其排放水的水质稳定达标,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工艺流程依次连接设置的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pH粗调池、含油废水pH细调池、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气浮池、含油废水混凝池、含油废水絮凝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含油废水总pH回调池及前处理清水池,还包括有前处理污泥池,前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含油废水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处理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含油废水调节池具有用于收集原始废水的第一进水端、用于输出废水的第一出水端及用于供废水回流的第一回流端,该第一出水端外部连接有总出水管;含油废水pH粗调池具有第二进水端,其第二进水端的外部连接有总进水管,该第一回流端外部连接有回流管;于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pH粗调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分支水管和第二分支水管,该第一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分别连接于总出水管与总进水管之间,同时,该第一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分别连接于总出水管与回流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曝气式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和机械搅拌式前处理气浮混凝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内设置有刮渣机,所述含油废水沉淀池内设置有刮泥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废水气浮池连接有气浮装置,该气浮装置包括有溶气罐、空压机、气浮泵、第一气浮循环管、第二气浮循环管、第三气浮循环管、第四气浮循环管及第五气浮循环管;前述含油废水气浮池具有气浮出口、气浮入口,该第一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气浮出口,该第四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溶气罐,该第二气浮循环管、第三气浮循环管分别连接于第一气浮循环管、第四气浮循环管之间,该第五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溶气罐和气浮入口之间,该空压机连接于溶气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废水混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两个曝气式含油废水混凝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废水絮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两个机械搅拌式含油废水絮凝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沉淀池的污泥排出端与前处理污泥池之间分别连接有排污泥管道组件,该排污泥管道组件具有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分别连接于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之间,该污泥输出总管连接于相应的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入总管连接于前处理污泥池;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该污泥输出总管上连接有进水空气反吹系统。

  说明书

  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废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业的水污染源中,前处理过程和电镀过程废水排放及污染物最为突出,是电镀业的主要污染源,同时还包括部分地面清洗水。其中,前处理过程主要有:

  ①除油:在所有除油方法中,化学除油的效率最高,适用范围广,毒性小,污染轻,得到广泛应用。化学除油法中,按除油液酸碱度划分:有强碱性、中碱性、弱碱性、中性、酸性。整个除油工序中,主要污染物是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和磷酸盐,碱性物质使pH值超过9,表面活性剂使废水中CODCr超标,而磷酸盐的排放会导致纳污水体的富营养化;

  ②除锈:除锈的方法有两类:一是物理除锈(喷砂、喷丸、人工砂磨等),另一类是化学除锈(酸性除锈、碱性除锈),喷砂除锈会产生大量粉尘,而酸性除锈尤其是HCl为主的混合酸,再添加缓蚀剂、抑制雾剂组成的除锈液被大量应用,除产生酸雾外,还会产生废除锈液以及酸性废水。废除锈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有毒性,废液pH值低于2;

  ③表调:为了提高磷化膜的质量和性能,在磷化之前加一道表调工序。表调液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含碱金属、磷酸钛盐的溶液。这种表调液尽管适用性好,但寿命短,要定期更换,因此产生一定量的废液,其中碱度和磷酸根是主要污染物;

  ④磷化:无论何种磷化液,一般都含有硝酸、磷酸及其金属盐,如锌、锰、钙、镍、铜,还有作为促进剂加入的无机氧化剂,有机硝基化合物,有机络合剂,氟化物等。促进剂一般多采用NaNO2。因此,磷化液及其清洗液中成份复杂,有毒有害元素如Ni、P 及其磷酸根、氧化剂、NaNO2都有,还有磷化渣等;

  ⑤钝化:目前,生产中一般采用铬酸盐法进行钝化,这种方法带来的后果是铬污染,铬酸钝化液及其漂洗水中铬的含量较高。

  从上述介绍可知,电镀含油废水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将电镀含油废水一起进行处理,事实上,由于电镀含油废水的组成成分多样化,其废水处理工艺过程较复杂,也难以保障排放水的水质稳定。

  因此,申请人将电镀含油废水根据前处理不同过程所得废水进行分类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其其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相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简化,有利于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其排放水的水质稳定达标,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偏酸环境下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系统,包括有依工艺流程依次连接设置的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PH粗调池、含油废水PH细调池、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气浮池、含油废水混凝池、含油废水絮凝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含油废水总PH回调池及前处理清水池,还包括有前处理污泥池,前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沉淀池均具有污泥排出端,两者的污泥排出端分别连接至前处理污泥池,含油废水沉淀池的清水排出端则连接于前处理清水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该含油废水调节池具有用于收集原始废水的第一进水端、用于输出废水的第一出水端及用于供废水回流的第一回流端,该第一出水端外部连接有总出水管;含油废水PH粗调池具有第二进水端,其第二进水端的外部连接有总进水管,该第一回流端外部连接有回流管;于含油废水调节池、含油废水PH粗调池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分支水管和第二分支水管,该第一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分别连接于总出水管与总进水管之间,同时,该第一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分别连接于总出水管与回流管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曝气式前处理气浮混凝池和机械搅拌式前处理气浮混凝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内设置有刮渣机,所述含油废水沉淀池内设置有刮泥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油废水气浮池连接有气浮装置,该气浮装置包括有溶气罐、空压机、气浮泵、第一气浮循环管、第二气浮循环管、第三气浮循环管、第四气浮循环管及第五气浮循环管;前述含油废水气浮池具有气浮出口、气浮入口,该第一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气浮出口,该第四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溶气罐,该第二气浮循环管、第三气浮循环管分别连接于第一气浮循环管、第四气浮循环管之间,该第五气浮循环管连接于溶气罐和气浮入口之间,该空压机连接于溶气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油废水混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两个曝气式含油废水混凝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油废水絮凝池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两个机械搅拌式含油废水絮凝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油废水泥渣池、含油废水沉淀池的污泥排出端与前处理污泥池之间分别连接有排污泥管道组件,该排污泥管道组件具有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分别连接于污泥输出总管、污泥输入总管之间,该污泥输出总管连接于相应的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入总管连接于前处理污泥池;该第一污泥输送支管、第二污泥输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该污泥输出总管上连接有进水空气反吹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专门针对电镀前处理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其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相对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简化,有利于确保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其排放水的水质稳定达标,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