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09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干化箱,以及设于所述干化箱内的带式输送系统,所述干化箱的箱体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壁内分布有热气输送管道,所述箱体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热气输送管道连通的热气喷射口,所述干化箱的顶部设有入泥口和出风口,所述干化箱的底部设有出泥口,所述带式输送系统包括多层平面输送带和用于连接所述平面输送带的倾斜连接输送带,所述平面输送带为S型且相邻上下层的所述平面输送带通过所述倾斜连接输送带首尾连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升压滤脱水效果且绿色环保,降低能耗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化箱(1),以及设于所述干化箱(1)内的带式输送系统,所述干化箱(1)的箱体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壁内分布有热气输送管道,所述箱体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热气输送管道连通的热气喷射口(2),所述干化箱(1)的顶部设有入泥口(3)和出风口(4),所述干化箱(1)的底部设有出泥口(5),所述带式输送系统包括多层平面输送带(6)和用于连接所述平面输送带(6)的倾斜连接输送带(7),所述平面输送带(6)为S型且相邻上下层的所述平面输送带(6)通过所述倾斜连接输送带(7)首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输送系统包括三至四层平面输送带(6),所述平面输送带(6)的表面粗糙。
说明书
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展,相应的污水、污泥生产量也随之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年产生污泥4000万吨(含水率80%),预计至2020年,我国年产生污泥超过6000万吨(含水率80%)。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富含有机质成分,又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病原体等有害物质,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突出。目前,我国产生的污泥主要去向是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所产生的大量污泥会占用大量的垃圾填埋场,同时,适宜的垃圾填埋场所也越来越有限,因此,污泥的处理是固体废弃物处置研究热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体积,首先实现减量化,是实现污泥处理的关键,目前的污泥处理技术仍然存在工作效率低,降低含水率效果不明显且能耗量过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其中,包括干化箱,以及设于所述干化箱内的带式输送系统,所述干化箱的箱体壁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壁内分布有热气输送管道,所述箱体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热气输送管道连通的热气喷射口,所述干化箱的顶部设有入泥口和出风口,所述干化箱的底部设有出泥口,所述带式输送系统包括多层平面输送带和用于连接所述平面输送带的倾斜连接输送带,所述平面输送带为S型且相邻上下层的所述平面输送带通过所述倾斜连接输送带首尾连接。
上述带式污泥干化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系统包括三至四层平面输送带,所述平面输送带的表面粗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升压滤脱水效果且绿色环保,降低能耗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