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发布时间:2018-2-27 9:56:19

  申请日2016.06.13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1)进水:BOD/TN值低于4的污水经预处理后与从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回流的污泥同时进入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然后流入CAST反应池的缺氧区,最终流入CAST反应池的主曝气区;在进水的前0‑30min同时采用微曝气或搅拌的方式,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为0.5mg/L以下,以增加此阶段的反硝化作用;在进水后30‑60min同时采用曝气的方式,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为0‑1mg/L,以增强此阶段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2)曝气时控制溶解氧的浓度在1.5‑3mg/L;3)沉淀;4)撇水,该工艺在处理BOD/TN值低于4的污水时,相比传统的CAST工艺,无需另外补加氮源,而且出水总氮的去除率更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进水

  BOD/TN值低于4的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预处理后与从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回流的污泥同时进入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然后流入CAST反应池的缺氧区,最终流入CAST反应池的主曝气区;在进水的前0-30min同时采用微曝气或搅拌的方式,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5mg/L以下,以增加此阶段的反硝化作用;在进水后30-60min同时采用曝气的方式,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1mg/L,以增强此阶段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2)曝气

  当CAST反应池进水达到设计水位时,停止向该反应池进水和污泥回流,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1.5-3mg/L ;

  3)沉淀

  停止曝气,进行静置沉降,使泥水分离;

  4)撇水

  通过出水泵将上清液排出,沉淀下来的污泥经浓缩后通过排泥泵排出。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从CAST反应池的主曝气区的污泥回流至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的回流比为25%。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中BOD/TN值为2.5—4。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曝气中,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2-2.5mg/L。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曝气通过鼓风机进行,鼓风机的运行按照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需求联动控制,具有控制方法为将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通过在线溶解氧传感器模拟量信号反馈给PLC控制中心,由PLC与事先设定的参照值比较,当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值后,向鼓风机控制器发出关机的指令信号,通过减少鼓风机运行台数改变供气量来减少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再由溶解氧传感器给PLC反馈信号,形成一个闭合控制回路;当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值后,向鼓风机控制器发出开机的指令信号,通过增加鼓风机运行台数改变供气量来增大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再由溶解氧传感器给PLC反馈信号,形成一个闭合控制回路。

  说明书

  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背景技术

  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由美国Goronszy教授研发出来的,该工艺核心是间歇式反应器,反应器中的运行模式主要由进水(同时曝气)1小时、曝气1小时、沉淀1小时、撇水1小时四个阶段组成,4组生物池交替运行,整个泥水分离过程和活性污泥生物反应过程同在CAST池完成。传统的CAST工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BOD/TN值一般认为需达到4以上认为碳源充足,3以下为碳源不足,需另外添加碳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C/N比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该工艺在处理BOD/TN值低于4的污水时,相比传统的CAST工艺,无需另外补加氮源,而且出水总氮的去除率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低C/N比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进水

  BOD/TN值低于4的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预处理后与从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回流的污泥同时进入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然后流入CAST反应池的缺氧区,最终流入CAST反应池的主曝气区;在进水的前0-30min同时采用微曝气或搅拌的方式,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5mg/L以下,以增加此阶段的反硝化作用;在进水后30-60min同时采用曝气的方式,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0-1mg/L,以增强此阶段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2)曝气

  当CAST反应池进水达到设计水位时,停止向该反应池进水和污泥回流,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1.5-3mg/L;

  3)沉淀

  停止曝气,进行静置沉降,使泥水分离;

  4)撇水

  通过出水泵将上清液排出,沉淀下来的污泥经浓缩后通过排泥泵排出。

  为了加强CAST反应池生物选择区的反硝化作用,从CAST反应池的主曝气区的污泥回流至CAST反应池的生物选择区的回流比为25%。

  污水中BOD/TN值为2.5—4时,无需补加碳源的情况下,均可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

  优选地,步骤2)曝气中,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浓度为2-2.5mg/L,出水总氮的去除率更好。

  为了更精准地控制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的溶氧浓度,同时降低工艺的能耗,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的鼓风机的运行按照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需求联动控制,具有控制方法为将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通过在线溶解氧传感器模拟量信号反馈给PLC控制中心,由PLC与事先设定的参照值比较,当大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值后,向鼓风机控制器发出关机的指令信号,通过减少鼓风机运行台数改变供气量来减少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再由溶解氧传感器给PLC反馈信号,形成一个闭合控制回路;当小于预先设定的最小值后,向鼓风机控制器发出开机的指令信号,通过增加鼓风机运行台数改变供气量来增大CAST反应池主曝气区中溶解氧的含量,然后再由溶解氧传感器给PLC反馈信号,形成一个闭合控制回路。

  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在污水中C/N比较低时,静态注入时采用微曝气或搅拌30分钟,维持系统的缺氧环境,有效利用进水初期碳源较充足的时段,以免碳源在强曝气中过快消耗,增强了此阶段的反硝化效果,好氧注入阶段采用曝气控制溶解氧为0-1mg/L,就能在无需补加碳源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

  本发明在进水的时候,采用分段控氧,对于处理BOD/TN值低于4的污水时,相比传统的CAST工艺,无需另外补加碳源,而且出水总氮的去除率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