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08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调节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调节池内的稳流出水装置,该稳流出水装置包括浮箱、吸水管、压力平衡管和输水软管;所述吸水管连接在浮箱下,吸水管一端口敞开,为吸水口,另一端通过固定连接件与输水软管连接;所述输水软管另一端与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吸水管或输水软管上还连接有一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伸出液面;在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组环绕于浮箱四周的限位支架,该一组限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重锤,其顶部通过钢丝绳相互连接,防止浮箱漂移。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保证调节池出水流量稳定,设备简单,成本低廉。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调节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调节池内的稳流出水装置,该稳流出水装置包括浮箱、吸水管、压力平衡管和输水软管;所述吸水管连接在浮箱下,吸水管一端口敞开,为吸水口,另一端通过固定连接件与输水软管连接;所述输水软管另一端与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吸水管或输水软管上还连接有一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伸出液面;在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组环绕于浮箱四周的限位支架,该一组限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重锤,其顶部通过钢丝绳相互连接,防止浮箱漂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的吸水口端采用喇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的浮箱式稳流出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箱采用两个等体积浮箱通过水平支架连接构成,在两浮箱连接的水平支架的中心位置固定垂直支杆,垂直支杆下端连接吸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调节池的浮箱式稳流出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软管的口径大于吸水管口径。
说明书
一种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
背景技术
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城市生活污水,水量在一日24小时内都有变化,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污水流量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调节池污水进入生化处理池一般采用泵提升和重力自流两种形式,对于前者可通过调节水泵实现水量均衡,对于后者要实现水量恒定存在一定难度。在山地城镇中,污水处理厂相对落差一般较大,采用重力自留形式较为普遍,调节池出水量常常因为池内液面落差较大发生较大变化。对于生化处理工艺,无论好氧还是厌氧处理工艺对水量的冲击较为敏感,如何有效控制调节池出水流量,对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针对调节池出水的不稳定性,有效降低由于水量的变化对处理工艺正常运行的影响,研发一种有效控制调节池出水流量的装置对水厂的正常运行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自控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调节池出水流量稳定,同时可根据不同出水流量要求进行调节的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设备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包括调节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调节池内的稳流出水装置,该稳流出水装置包括浮箱、吸水管、压力平衡管和输水软管;所述吸水管连接在浮箱下,吸水管一端口敞开,为吸水口,另一端通过固定连接件与输水软管连接;所述输水软管另一端与调节池的出水管连接;所述吸水管或输水软管上还连接有一压力平衡管,压力平衡管的一端伸出液面;在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组环绕于浮箱四周的限位支架,该一组限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重锤,其顶部通过钢丝绳相互连接,防止浮箱漂移。
而且,所述吸水管的吸水口端采用喇叭口。
而且,所述的浮箱采用两个等体积浮箱通过水平支架连接构成,在两浮箱连接的水平支架的中心位置固定垂直支杆,垂直支杆下端连接吸水管。
而且,所述输水软管的口径大于吸水管口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通过浮箱将输水管安装于出水口附近,其后续与反应池连通,调节池内的水通过输水软管输送至反应池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喇叭口的大小,满足不同输水量要求,从而实现稳定输水流量功能,设备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无需人工控制,管理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浮箱式稳流出水功能的污水处理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有一组环绕于浮箱四周的限位支架,该一组限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重锤,其顶部通过钢丝绳相互连接,可有效将浮箱限位于出水口附近位置,防止浮箱漂移对输水管造成的牵拉损坏,同时避免原有的将浮箱与调节池侧壁通过钢丝绳连接的结构,更加易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