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废水连续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3 14:38:17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C02F9/10; C01C1/02; C02F101/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含氰废水的处理,具体公开了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氰废水和氧化剂按比例连续通入废水处理塔内混合,并利用塔釜加热,使混合料液升温,将氰根氧化分解生成氨气,塔顶采出氨气并进酸液吸收工段吸收,塔釜采出不含氰根的废水并进浓缩工段进行浓缩除盐;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本发明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过程简单的优点,能够实现对含氰废水的自动化连续处理,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具有显著地经济和社会效益。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氰废水和氧化剂按比例连续通入废水处理塔内混合,并利用塔釜加热,使混合料液升温,将氰根氧化分解生成氨气,塔顶采出氨气并进酸液吸收工段吸收,塔釜采出不含氰根的废水并进浓缩工段进行浓缩除盐;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塔为填料塔,所用的填料为陶瓷规整填料,所述填料塔在进料处设有混合分布器,用于含氰废水和氧化剂的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料液分布于填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高度为10-40米,所述填料塔的塔釜设有再沸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氰废水和氧化剂的混合温度控制在5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塔釜温度控制在9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吸收工段采用盐酸或硫酸吸收生成的氨气,所述盐酸或硫酸的质量浓度为20-30%;所述酸液吸收工段连续采出铵盐溶液同时补加酸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氰废水和氧化剂按如下比例连续通入废水处理塔内混合:双氧水和氰根的摩尔比为1.1~1.5:1。

  说明书

  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含氰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含氰废水是用氰化物合成下游产品时产生的废水。间歇的釜式处理废水方法不但处理效率低,而且还会有存在处理不彻底,需要进一步的深度处理的可能性;况且从数据上分析,6300L的处理釜处理一批需要6h,每小时的处理量接近1吨/小时。这样计算下来若每天处理300吨的废水需要13套6300L的设备,再加上附属设施,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大,且工人的劳动强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过程简单的优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含氰废水的处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含氰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氰废水和氧化剂按比例连续通入废水处理塔内混合,并利用塔釜加热,使混合料液升温,将氰根氧化分解生成氨气,塔顶采出氨气并进酸液吸收工段吸收,塔釜采出不含氰根的废水并进浓缩工段进行浓缩除盐;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或次氯酸盐溶液。

  为了保证氰根处理完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的,氧化剂应过量添加。作为优选,双氧水和氰根的摩尔比为1.1~1.5:1。

  为了保证氰根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化工生产排出的含氰废水一般为碱性废水。作为优选,含氰废水通入废水处理塔前调节pH到6-12。

  采用本发明方案处理含氰废水,塔釜采出的废水不含氰根,且废水的COD大大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塔为填料塔,所用的填料为陶瓷规整填料,所述填料塔在进料处设有混合分布器,用于含氰废水和氧化剂的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料液分布于填料上。

  所述填料塔高度为10-40米,所述填料塔的塔釜设有再沸器。

  所述含氰废水和氧化剂的混合温度控制在50-80℃。

  塔釜温度控制在90-110℃。

  进一步地,所述酸液吸收工段采用盐酸或硫酸吸收生成的氨气,所述盐酸或硫酸的质量浓度为20-30%;所述酸液吸收工段连续采出铵盐溶液同时补加酸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过程简单的优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少,占地面积小,投资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处理能力大,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过程,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含氰废水的处理成本。

  应用本发明方法连续化处理的设备,其生产效率可以提升到每小时13吨废水,是原来釜式反应的13倍;使用的建筑面积由原来的800㎡缩小到100㎡,节约了人工、设备、能源等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工艺的安全性和处理的连续性、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