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19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IPC分类号E03F5/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包括主室和污泥回流室,污泥回流室连接有回流污泥出口,主室具有污泥输入口,主室内装设有第一污泥输出泵;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位于主室内,其输出口连通至污泥回流室内;主室连接有剩余污泥输送管;主室外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污泥输出泵自动取出放入的升降装置,该第一污泥输出泵上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卡勾,连接管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扣凸部,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与连接管的入口对接导通,卡勾则勾于卡扣凸部上。藉此,实现了对污泥的汇集、沉置分流、按需选择回流等,确保了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输出的顺畅进行,同时,其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控制管理,第一污泥输出泵的拆装十分方便,实用性很强。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室和位于主室侧旁且与主室连通的污泥回流室,该污泥回流室的内底面高于主室的内底面,污泥回流室连接有回流污泥出口,该主室具有污泥输入口,该主室内装设有第一污泥输出泵,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位于主室内,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连接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出口伸入污泥回流室内;主室上对应污泥回流室下侧位置连接有剩余污泥输送管,剩余污泥输送管连接有第二污泥输出泵,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高于剩余污泥输送管的入口;以及,该主室外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污泥输出泵自动取出放入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与第一污泥输出泵之间连接有一牵引连接件,该第一污泥输出泵上对应其自身的输出口外侧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卡勾,前述连接管上对应其自身的入口外侧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扣凸部,升降装置将第一污泥输出泵向下降,卡勾则勾于卡扣凸部上,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与连接管的入口对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室内底面设置有朝向剩余污泥输送管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一引流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室内对应输入口所在侧设置有缓沉折板,所述缓沉折板具有底壁及侧壁,其底壁为朝向输入口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二引流斜面结构,所述底壁与主室内底面保持有间距,所述底壁的最低端开设有向下连通主室的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端面、连接管的入口端面分别设置有相吸附的一对磁环,当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与连接管的入口对接导通,两者的磁环也相吸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连接件为金属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及由电机驱动连接的转轮,前述牵引连接件可拆卸式卷绕于转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室内装设有污泥位置传感器。
说明书
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
背景技术
通常,污水处理工程都会产生污泥,污泥仍需进一步处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用到污泥泵站(也可称污泥泵房),例如,设置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等,在实际应用中,其存在管理不便、控制麻烦等缺陷,多个泵房占地面积较大,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其实现了对污泥的汇集、沉置分流、按需选择回流等,确保了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输出的顺畅进行,同时,其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控制管理,第一污泥输出泵的拆装十分方便,实用性很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管理的实用型污泥泵站,包括有主室和位于主室侧旁且与主室连通的污泥回流室,该污泥回流室的内底面高于主室的内底面,污泥回流室连接有回流污泥出口,该主室具有污泥输入口,该主室内装设有第一污泥输出泵,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位于主室内,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连接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出口伸入污泥回流室内;主室上对应污泥回流室下侧位置连接有剩余污泥输送管,剩余污泥输送管连接有第二污泥输出泵,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高于剩余污泥输送管的入口;以及,该主室外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污泥输出泵自动取出放入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与第一污泥输出泵之间连接有一牵引连接件,该第一污泥输出泵上对应其自身的输出口外侧设置有向下开口的卡勾,前述连接管上对应其自身的入口外侧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扣凸部,升降装置将第一污泥输出泵向下降,卡勾则勾于卡扣凸部上,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与连接管的入口对接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室内底面设置有朝向剩余污泥输送管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一引流斜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室内对应输入口所在侧设置有缓沉折板,所述缓沉折板具有底壁及侧壁,其底壁为朝向输入口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二引流斜面结构,所述底壁与主室内底面保持有间距,所述底壁的最低端开设有向下连通主室的连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端面、连接管的入口端面分别设置有相吸附的一对磁环,当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与连接管的入口对接导通,两者的磁环也相吸附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引连接件为金属链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电机及由电机驱动连接的转轮,前述牵引连接件可拆卸式卷绕于转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污泥泵站内主室、污泥回流室、第一污泥输出泵等特殊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污泥的汇集、沉置分流、按需选择回流等,确保了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输出的顺畅进行,同时,其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控制管理,第一污泥输出泵的拆装十分方便,实用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