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

发布时间:2018-1-16 10:05:31

  申请日2016.10.19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包括大门、第一东西向过道、第一南北向过道、第二东西向过道、第二南北向过道;第一东西向过道北侧排布有集水井、泵房、机修间、风机房、药品房、在线房及变配电间;第一南北向过道西侧布置有生物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池、出水计量槽;第二东西向过道南侧脱水机房、反冲洗泵房、D型滤池;在前述各过道所围绕的区域内,排布有细格栅沉砂池、生物滤池、过滤池,在生物滤池的西侧自北往南依次排布有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配水井、污泥泵房;以及,在第二南北向过道的东侧布置有综合楼。藉此,其具有布局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满足污水处理流程需要、实用性强等优势。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大门及依次连通的第一东西向过道、第一南北向过道、第二东西向过道、第二南北向过道,第一东西向过道位于第二东西向过道的北侧;于第一东西向过道的北侧自东往西依次排布有集水井、泵房、机修间、风机房、药品房、在线房及变配电间;于第一南北向过道的西侧布置有生物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池、出水计量槽;于第二东西向过道的南侧自西往东依次设置有脱水机房、反冲洗泵房、D型滤池;在第一东西向过道、第一南北向过道、第二东西向过道、第二南北向过道所围绕的区域内,自北往南依次排布有细格栅沉砂池、生物滤池、过滤池,在生物滤池的西侧自北往南依次排布有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配水井、污泥泵房;以及,在第二南北向过道的东侧布置有综合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池和二沉池一体式设置,该生物池为好氧池;该二沉池呈圆形结构,所述好氧池呈环形结构环绕设置于二沉池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池和二沉池设计有两组,每组包括有一个前述圆形的二沉池和一个环绕设置于二沉池外围的环形好氧池,两组沿南北方向邻设拼合形成一方体结构;前述紫外线消毒池、出水计量槽则位于第一南北向过道与好氧池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的西侧布置有预留消毒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门朝向北向开设,所述大门位于综合楼的北侧及集水井的东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的侧旁设置有明渠流量计。

  说明书

  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工程大多存在结构布局不太合理等不足,导致其污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较大,造成了用地浪费,尤其是在用地面积紧张的发达城市,其问题更为凸显。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其具有布局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满足污水处理流程需要、实用性强等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之布局结构,包括有大门及依次连通的第一东西向过道、第一南北向过道、第二东西向过道、第二南北向过道,第一东西向过道位于第二东西向过道的北侧;于第一东西向过道的北侧自东往西依次排布有集水井、泵房、机修间、风机房、药品房、在线房及变配电间;于第一南北向过道的西侧布置有生物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池、出水计量槽;于第二东西向过道的南侧自西往东依次设置有脱水机房、反冲洗泵房、D型滤池;在第一东西向过道、第一南北向过道、第二东西向过道、第二南北向过道所围绕的区域内,自北往南依次排布有细格栅沉砂池、生物滤池、过滤池,在生物滤池的西侧自北往南依次排布有清水池、污泥消化池、配水井、污泥泵房;以及,在第二南北向过道的东侧布置有综合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池和二沉池一体式设置,该生物池为好氧池;该二沉池呈圆形结构,所述好氧池呈环形结构环绕设置于二沉池外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生物池和二沉池设计有两组,每组包括有一个前述圆形的二沉池和一个环绕设置于二沉池外围的环形好氧池,两组沿南北方向邻设拼合形成一方体结构;前述紫外线消毒池、出水计量槽则位于第一南北向过道与好氧池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池的西侧布置有预留消毒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门朝向北向开设,所述大门位于综合楼的北侧及集水井的东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水池的侧旁设置有明渠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中各个功能单元的巧妙合理布局,使得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占地面积小,大大节省了工程用地,有利于污泥处理工程的推广运行,同时,污水处理系统中各个功能单元的位置关系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污水处理流程需要,其实用性强,节省人力成本,管道布置方面也更为节省,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得到缩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