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20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B01D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废水处理系统用固液分离装置,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它包括循环管、分离筒、夹套和清液排出管,分离筒设置在循环管内部,夹套套设于分离筒外部与循环管连接,清液排出管设置在夹套上部,所述夹套的长度大于分离筒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外接分离管改为在循环管内部设置分离筒和夹套,通过分离筒与夹套的面积差实现固液的分离,分离装置尺寸不受限制,分离效果好,针对不同直径的固体颗粒,通过设定不同的面积差和抽吸清液的速度,使固体颗粒因重力沉降进行分离,使用范围广泛,并且也不影响结晶分离系统其它设备的布置。
权利要求书
1.页岩气废水处理系统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循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筒、夹套和清液排出管,分离筒设置在循环管内部,夹套套设于分离筒外部与循环管连接,清液排出管设置在夹套上部;
夹套靠近循环管的内壁上设有沉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气废水处理系统用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液排出管下端夹套内壁上设有导流板。
说明书
页岩气废水处理系统用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废水治理领域中常常用到分离技术来处理废水,根据溶解度的不同而结晶分离得到需要的物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氯离子,可以采用分离技术回收利用页岩气废水中的氯离子。固液分离装置运用广泛,是化工制备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分离系统中,料液依靠固液分离装置排出母液,以分离结晶小颗粒用于再次结晶得到最终成品。固液分离装置中母液分离越彻底,不仅可以减少结晶产品的损失,也有利于其它组分的深加工。
目前页岩气废水处理蒸发结晶分离系统中较常使用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循环管1、分离管2和清液排出口3,清液排出口3设置在分离管2顶端,分离管2与循环管1呈一定角度连接,其工作原理为料液在下降过程中填充分离管2,由于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液体,因此清液的上升速度快于固体颗粒,当清液上升至清液排出口3排出时,固体颗粒并未到清液排出口,并且因为分离管2与循环管1呈一定角度连接,当固体颗粒填充到一定高度还未到达清液排出口时,其填充重量已达到沉降重量,固体颗粒沉降落回循环管从而实现母液与固体颗粒间的分离。但是该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固液分离装置的分离管与循环管要呈一定角度连接,其尺寸受到限制,并且影响到结晶分离系统其它设备的布置,分离效果也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装置尺寸不受限制,适应料液范围较宽的的固液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页岩气废水处理系统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循环管、分离筒、夹套和清液排出管,分离筒设置在循环管内部,夹套套设于分离筒外部与循环管连接,清液排出管设置在夹套上部,夹套靠近循环管的内壁上设有沉淀槽。
本实用新型根据夹套与分离筒间的料液中固液存在上升速度差以分离固体和液体,速度差越大固液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更好。根据抽吸清液的速度以及固体颗粒直径和密度可以确定所述夹套的高度以及夹套与分离筒的截面积差,较高的夹套高度和较大的截面积差就可以得到越大的速度差,从而可以使固液分离装置的分离效果更好。
料液在循环管下降过程中填充夹套,由于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液体,因此清液的上升速度快于固体颗粒,当清液上升至清液排出管排出时,固体颗粒并未到达清液排出管,由于夹套与分离筒之间的间隙存在的面积差,当固体颗粒填充到一定高度还未到达清液排出管时,其填充重量已达到沉降重量,固体颗粒沉降落回循环管从而实现母液与固体颗粒间的分离,而沉淀槽的设计使得固体颗粒能够顺利落回到循环管,而不受器上升液体的影响。
作为改进,清液排出管下端夹套内壁上设有导流板,使得上升的清液高度快达到清液排出口的时候,能够避免压差的影响,进而使得清液能够顺利经请液排出管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外接分离管改为在循环管内部设置分离筒和夹套,通过固液上升速度差实现固液的分离,分离装置尺寸不受限制,分离效果好,针对不同直径的固体颗粒,通过设定不同的面积差和抽吸清液的速度,使固体颗粒因重力沉降进行分离,使用范围广泛,并且也不影响结晶分离系统其它设备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