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20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与一PH调整池的入口连接,所述PH调整池的出口与一混凝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浮池包括配水渠、沉淀池、接触室、集泥斗,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配水渠的下方,所述配水渠和沉淀池位于所述接触室内,所述接触室的下方设有集泥斗,所述配水渠内设有同向流斜板,所述同向流斜板采用波形板或梯形板,所述同向流斜板板长2.5m,倾角30°‑40°,所述集泥斗呈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状,所述接触室还与所述凝集池的污水出口管道连接。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可靠性、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其处理成本低、运行操作简便、去除率高且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与一PH调整池的入口连接,所述PH调整池的出口与一混凝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混凝池的出口端与一凝集池连接,所述凝集池的出口端与一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浮池包括配水渠、沉淀池、接触室、集泥斗,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配水渠的下方,所述配水渠和沉淀池位于所述接触室内,所述接触室的下方设有集泥斗,所述配水渠内设有同向流斜板,所述同向流斜板采用波形板或梯形板,所述同向流斜板板长2.5m,倾角30°-40°,所述集泥斗呈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状,所述接触室还与所述凝集池的污水出口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室的一端管道上设有加压泵,接触室另一端管道上设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为3个,三个集泥斗并排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井和所述PH调整池之间设有水力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格栅井的格栅间隙为1-3mm,所述水力筛的筛网网孔为50-100目。
说明书
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气浮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始于选矿浮选技术,它是往水通入大量密集的微气泡,使其与杂质、絮粒相互粘附,形成整体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并依靠浮力使其上浮至水面,从而完成固、分离的净水技术。最初,该技术主要用于脂肪、油、纤维、油脂等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去除,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此工艺在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中得到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炼油、造纸、印染、电力、化工、纺织、皮革、食品、机械、轻工业等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处理上。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气浮工艺分为电解(凝聚)气浮、曝气气浮和溶气气浮,其中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是水处理最常用的工艺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最大限度减少恶臭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细格栅井,所述细格栅井与一PH调整池的入口连接,所述PH调整池的出口与一混凝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混凝池的出口端与一凝集池连接,所述凝集池的出口端与一气浮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浮池包括配水渠、沉淀池、接触室、集泥斗,所述沉淀池位于所述配水渠的下方,所述配水渠和沉淀池位于所述接触室内,所述接触室的下方设有集泥斗,所述配水渠内设有同向流斜板,所述同向流斜板采用波形板或梯形板,所述同向流斜板板长2.5m,倾角30°-40°,所述集泥斗呈下大上小的喇叭形状,所述接触室还与所述凝集池的污水出口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触室的一端管道上设有加压泵,接触室另一端管道上设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集泥斗为3个,三个集泥斗并排放置。
优选地,所述细格栅井和所述PH调整池之间设有水力筛。
优选地,所述细格栅井的格栅间隙为1-3mm,所述水力筛的筛网网孔为50-100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恶臭废水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预处理能大幅降低废水中的SS、TP和CODCr,对后续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节约了生化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处理设备简单,通过PH控制器以及PLC等控制方法投加药剂,降低运行成本。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可靠性、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其处理成本低、运行操作简便、去除率高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