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11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反应装置下端设置有进水布水管,反应装置上端设置有污泥沉降区,污泥沉降区下端设置有污泥回流缝;反应装置与污泥沉降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堰。本发明反硝化反应效率高,泥水分离效果好;沉降区建设于反应区域的上部,结构紧凑,省去了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减少了构筑物的体积,避免了回流泵对颗粒污泥的破坏;反应污水以一定速度不断在装置内升流,在升流过程中污水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强化了传质过程;反应装置内无死区,污泥的流化性能好,运行性能稳定;反应装置具有很好的生物反硝化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下端设置有进水布水管(1),反应装置上端设置有污泥沉降区(3),所述污泥沉降区(3)下端设置有污泥回流缝(2);所述反应装置与所述污泥沉降区(3)之间设置有溢流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管(1)由一进水管和若干垂直平行设置在进水管上的布水管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降区(3)为漏斗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缝(2)为倾斜型缝体,斜面下部的水平倾角为50度~5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高径比H/D为2:4。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沉降区(3)的体积占反应装置总体积的1/5~1/6。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管(1)埋设于反应装置底部,与反应装置底面水平,布水器平面与反应装置底部平面的间距为150~200mm。
说明书
一种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反硝化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氮污染,由氮的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大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氮氧化物,后者是直接或间接引起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有强刺激性、其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它们主要由工业与生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气中有烯烃等气体有机物(如汽车排气中含有不少)和氮氧化物并存时,经日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与雨水作用会生成硝酸或硝酸盐,形成酸雨,或以硝酸盐颗粒物的形态沉降到土壤或水体,引起酸化。
水体脱氮的方法较多,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由于成本和二次污染等因素,物理、化学法脱氮的应用范围很窄。现行的主要脱氮技术是采用生物脱氮法。生物硝化反应可将氨转化为硝酸盐,消除氨对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可与反硝化反应联合,最终使氨转化为氮气。 在生物脱氮中,反硝化是整个过程中使氮元素脱离水体的关键步骤。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反硝化反应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生物反硝化反应设备、装置主要由活性污泥池演变而来,最常见的是A/O工艺。在传统工艺中为了保证装置中活性污泥的有效含量,并正常进行反硝化作用,一般在生物工艺后端会建造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通过二沉池进行活性污泥和处理水的分离过程,再通过回流泵将活性污泥送回反应池。这样的操作不仅增加设备,消耗动力, 而且将硝化反硝化细菌混合收集,不利于形成具有专性处理效果的生物菌群。此外,还不利于形成沉淀性能优良的颗粒污泥,致使反应器利用率较低,反硝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强化生物反硝化反应的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化生物水处理反硝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下端设置有进水布水管,反应装置上端设置有污泥沉降区,所述污泥沉降区下端设置有污泥回流缝;所述反应装置与所述污泥沉降区之间设置有溢流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进行反硝化反应的微生物以颗粒污泥的形态存在,反硝化反应效率高,泥水分离效果好;
2、沉降区建设于反应区域的上部,结构紧凑,省去了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减少了构筑物的体积,避免了回流泵对颗粒污泥的破坏;
3、反应污水以一定速度不断在装置内升流,在升流过程中污水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强化了传质过程;
4、反应装置内无死区,污泥的流化性能好,运行性能稳定;
5、该反应装置具有很好的生物反硝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