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

发布时间:2018-1-9 14:27:03

  申请日2017.04.11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由废水调节区、絮凝药品准备区和沉淀区组成;絮凝药品准备区设置有化学絮凝药罐、生物絮凝药罐和射流混和装置;化学絮凝药罐通过化学絮凝药剂进管与污水布水管连通,生物絮凝药罐通过生物絮凝药剂进管与污水布水管连通;污水通过潜污水泵和污水进管送入污水布水管中,与化学絮凝和/或生物絮凝混合后送入射流混和装置中;射流混和装置设置在沉淀区上部;沉淀区从上向下分别设置有清水间、管式填料区和沉泥间,清水间底部设置有混合污水出管,沉泥间底部设置有排泥口。本发明通过絮凝药品准备区进行絮凝剂混合反应,提高了溶合絮凝效果,缩短了絮凝时间;通过六角蜂窝斜管组件,提高了沉淀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废水调节区(1)、絮凝药品准备区(2)和沉淀区(3)组成;

  所述废水调节区(1)内设置有潜污水泵(11);

  所述絮凝药品准备区(2)设置有化学絮凝药罐(21)、生物絮凝药罐(22)和射流混和装置(23);所述化学絮凝药罐(21)通过化学絮凝药剂进管(24)与污水布水管(26)连通,所述生物絮凝药罐(22)通过生物絮凝药剂进管(25)与污水布水管(26)连通;污水通过所述潜污水泵(11)和污水进管(13)送入污水布水管(26)中,与化学絮凝和/或生物絮凝混合后送入所述射流混和装置(23)中;所述射流混和装置(23)设置在所述沉淀区(3)上部;

  所述沉淀区(3)从上向下分别设置有清水间(31)、管式填料区(32)和沉泥间(33),所述清水间(31)底部设置有混合污水出管(34),所述沉泥间(33)底部设置有排泥口(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调节区(1)内还设置有排砂泵(12),用于将所述废水调节区(1)内沉淀的沉积物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混和装置(23)有若干,呈田字形设置在所述沉淀区(3)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间(33)内设有呈倒锥台状的污泥斗(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填料区(32)由六角蜂窝斜管组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填料区(3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60~70度。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意一项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采用聚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而成。

  说明书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脱色絮凝剂是一种集脱色、絮凝、去除COD等于一身的新型的季胺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铵(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为提高分离效果,可适时、适量加入助凝剂。处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铬、悬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代谢产物。该类絮凝剂是具有高效、廉价、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工业和发酵工业等领域。生物絮凝剂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适应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市场上多数絮凝剂通常需要约1小时的搅拌时间才能使粉末充分溶解。絮凝剂混合不充分或者结块可能影响絮凝剂的性能,甚至可能产生沉积和阻塞管道和泵。絮凝的搅拌因素也是制约絮凝剂应用的关键之一。同时絮凝剂的溶解速度在絮凝水处理工艺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以解决原有絮凝工艺中絮凝剂溶解不充分,絮凝搅拌剧烈、絮凝剂溶解速度和絮凝沉降时间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废水处理高效絮凝脱色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废水调节区、絮凝药品准备区和沉淀区组成;

  所述废水调节区内设置有潜污水泵;

  所述絮凝药品准备区设置有化学絮凝药罐、生物絮凝药罐和射流混和装置;所述化学絮凝药罐通过化学絮凝药剂进管与污水布水管连通,所述生物絮凝药罐通过生物絮凝药剂进管与污水布水管连通;污水通过所述潜污水泵和污水进管送入污水布水管中,与化学絮凝和/或生物絮凝混合后送入所述射流混和装置中;所述射流混和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区上部;

  所述沉淀区从上向下分别设置有清水间、管式填料区和沉泥间,所述清水间底部设置有混合污水出管,所述沉泥间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本发明通过所述絮凝药品准备区进行絮凝剂混合反应,提高了溶合絮凝效果,缩短了絮凝时间;通过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提高了沉淀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