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25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2; C02F1/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排入处理池;2)、对处理池内加放催化剂、絮凝剂和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并不断搅拌2‑4小时;如果水污染不严重,则放入二氧化氯,絮凝剂与絮凝剂按照10:1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20‑100mg/L;如果水污染严重,则放入次氯酸钠,絮凝剂与次氯酸钠按照1:(5‑8)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50‑100mg/L;3)、对处理池进行过滤;4)对过滤后的溶液静置2‑4小时;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丙烯酰胺、丙烯酸、碳酸钠、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和引发剂;本发明成本低,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含有阴离子基团,絮凝沉降效果好,降低污水浊度,有效净化水质,COD去除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排入处理池;2)、对处理池内加放催化剂、絮凝剂和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并不断搅拌2-4小时;如果水污染不严重,则放入二氧化氯,絮凝剂与絮凝剂按照10:1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20-100mg/L;如果水污染严重,则放入次氯酸钠,絮凝剂与次氯酸钠按照1:(5-8)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50-100mg/L;3)、对处理池进行过滤;4)对过滤后的溶液静置2-4小时,其上清液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丙烯酰胺、丙烯酸、碳酸钠、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和引发剂,其按照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铝2-4份、硫酸亚铁2-4份、丙烯酰胺10-20份,丙烯酸7-8份,碳酸钠10-15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2-4份,引发剂0.1份;所述絮凝剂制备时,将碳酸钠于水中溶解,加入丙烯酸进行反应;在加入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溶解后,加入丙烯酰胺,在氮气隔绝氧气状态下搅拌升温至30-35℃,最后加入其他原料和引发剂进行溶解,而后升温至50-60摄氏度;反应结束后,对液体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按照重量组分配比优选为:硫酸铝3份、硫酸亚铁3份、丙烯酰胺16份,丙烯酸8份,碳酸钠13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3份,引发剂0.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阳离子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混合而成。
说明书
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是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水处理方法包括物化、生物和深度处理等三级处理;物化处理过程,即混凝、沉淀是水和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处理单元之一;混凝过程需要投加絮凝剂实现固液分离,絮凝剂优劣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现有用于饮用水和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两大类,如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以及聚丙稀酞胺等,近年来又发展了阳离子季胺盐型聚丙烯酞胺等絮凝剂;单独采用无机絮凝剂时,絮凝效果好,但投量大,费用高,且对有机物去除效果不理想;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对有机物去除能力强,但单价较高,对其他杂质如磷酸根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含有阴离子基团,降低污水浊度,有效净化水质,COD去除率高的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排入处理池;2)、对处理池内加放催化剂、絮凝剂和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并不断搅拌2-4小时;如果水污染不严重,则放入二氧化氯,絮凝剂与絮凝剂按照10:1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20-100mg/L;如果水污染严重,则放入次氯酸钠,絮凝剂与次氯酸钠按照1:(5-8)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50-100mg/L;3)、对处理池进行过滤;4)对过滤后的溶液静置2-4小时,其上清液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丙烯酰胺、丙烯酸、碳酸钠、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和引发剂,其按照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铝2-4份、硫酸亚铁2-4份、丙烯酰胺10-20份,丙烯酸7-8份,碳酸钠10-15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2-4份,引发剂0.1份;所述絮凝剂制备时,将碳酸钠于水中溶解,加入丙烯酸进行反应;在加入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溶解后,加入丙烯酰胺,在氮气隔绝氧气状态下搅拌升温至30-35℃,最后加入其他原料和引发剂进行溶解,而后升温至50-60摄氏度;反应结束后,对液体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絮凝剂按照重量组分配比优选为:硫酸铝3份、硫酸亚铁3份、丙烯酰胺16份,丙烯酸8份,碳酸钠13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3份,引发剂0.1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催化剂为阳离子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混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絮凝剂通过引入抗盐基团来提高产品的抗盐性,并且只需在单一水相中反应制备即可,絮凝剂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中能更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含有阴离子基团,絮凝沉降效果好,降低污水浊度,有效净化水质,而且COD去除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絮凝剂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排入处理池;2)、对处理池内加放催化剂、絮凝剂和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并不断搅拌2-4小时,催化剂为阳离子催化剂;如果水污染不严重,则放入二氧化氯,絮凝剂与絮凝剂按照10:1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20-100mg/L;如果水污染严重,则放入次氯酸钠,絮凝剂与次氯酸钠按照1:(5-8)体积比混合,投入量为50-100mg/L;3)、对处理池进行过滤;4)对过滤后的溶液静置2-4小时,其上清液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硫酸亚铁、丙烯酰胺、丙烯酸、碳酸钠、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和引发剂,其按照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铝2-4份、硫酸亚铁2-4份、丙烯酰胺10-20份,丙烯酸7-8份,碳酸钠10-15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2-4份,引发剂0.1份;其中,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混合而成;所述絮凝剂制备时,将碳酸钠于水中溶解,加入丙烯酸进行反应;在加入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溶解后,加入丙烯酰胺,在氮气隔绝氧气状态下搅拌升温至30-35℃,最后加入其他原料和引发剂进行溶解,而后升温至50-60摄氏度;反应结束后,对液体进行造粒、干燥、粉碎处理;
本发明中,絮凝剂通过引入抗盐基团来提高产品的抗盐性,并且只需在单一水相中反应制备即可,絮凝剂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中能更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含有阴离子基团,絮凝沉降效果好,降低污水浊度,有效净化水质,而且COD去除率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