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07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2; C02F3/30; C02F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圆形池体,所述圆形池体内部设有与圆形池体同圆心的圆形生物净化池,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外壁与圆形池体内壁之间为密封式的环状处理带,所述环状处理带内设有填料,环状处理带内还设有将环状处理带依次分隔为一级厌氧池、一级曝气池、二级缺氧池和二级曝气池的四个隔板,所述一级厌氧池与一级曝气池、一级曝气池与二级缺氧池、二级缺氧池与二级曝气池、二级曝气池与圆形生物净化池之间均通过提升泵系统连通。本发明结构新颖、占地面积小、高效综合处理污水且能够设置在居民区或商业办公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圆形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池体(1)内部设有与圆形池体(1)同圆心的圆形生物净化池(2),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2)外壁与圆形池体(1)内壁之间为密封式的环状处理带(3),所述环状处理带(3)内设有填料,环状处理带(3)内还设有将环状处理带(3)依次分隔为一级厌氧池(301)、一级曝气池(302)、二级缺氧池(303)和二级曝气池(304)的四个隔板(4),所述一级厌氧池(301)与一级曝气池(302)、一级曝气池(302)与二级缺氧池(303)、二级缺氧池(303)与二级曝气池(304)、二级曝气池(304)与圆形生物净化池(2)之间均通过提升泵系统(5)连通,一级厌氧池(301)内设有将一级厌氧池(301)分隔为初沉区(6)和厌氧区(7)的挡板A,所述初沉区(6)通过管道与进水端连通,厌氧区(7)与一级曝气池(304)连通,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2)与出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设置在厌氧区(7)内的弧形填料架(8)、设置在一级曝气池(302)和二级曝气池(304)内的多面空心球填料(9)、设置在二级厌氧区内的组合式填料(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曝气池(304)内设有将二级曝气池(304)分隔为曝气区(11)和消毒区(12)的挡板B,所述曝气区(11)与二级缺氧池(303)连通,所述消毒区(12)与圆形生物净化池(2)连通,消毒区(12)内设有UV灯消毒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2)外圈设有环形溢流带(13),所述环形溢流带(13)与出水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2)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说明书
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将城镇污水集中收集进行处理,而不论是居民区还是商业区,均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官网中。一般在农村地区或者工业地区,其产生的污水指标具有特征性,而城镇污水在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区别,现在分区域进行精确污水收集处理并循环利用,能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且能够节约水资源,提高废水利用率。
而现有的技术中,能够直接进行小区域污水处理并且出水达到循环使用标准的较少,通常都是大型的污水处理设备,并且一套复杂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不仅占地面积较大,且露天设置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不能够设置在人较多的居住区或商业办公区。然后一般商业写字楼区域内产生的污水主要以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为主,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现有技术中的小型区域污水处理装置没有能够较好的处理含氮含磷污水,导致处理后的污水不能够进入污水循环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占地面积小、高效综合处理污水且能够设置在居民区或商业办公区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写字楼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包括圆形池体,所述圆形池体内部设有与圆形池体同圆心的圆形生物净化池,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外壁与圆形池体内壁之间为密封式的环状处理带,所述环状处理带内设有填料,环状处理带内还设有将环状处理带依次分隔为一级厌氧池、一级曝气池、二级缺氧池和二级曝气池的四个隔板,所述一级厌氧池与一级曝气池、一级曝气池与二级缺氧池、二级缺氧池与二级曝气池、二级曝气池与圆形生物净化池之间均通过提升泵系统连通,一级厌氧池内设有将一级厌氧池分隔为初沉区和厌氧区的挡板A,所述初沉区通过管道与进水端连通,厌氧区与一级曝气池连通,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与出水端连通。
本发明的原理:本技术方案是一种专门设置在人口较多的商业办公区或者小型社区内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将区域内的污水收集并集中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特殊设置的管道送到专门的容器中进行储存,这一部分处理后的污水可以专门用来冲马桶或者绿地灌溉使用。首先本发明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地埋式池体,所述池体中部设有圆形隔层,使得整个池体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内侧为圆形生物净化池,外侧为圆环状处理带。而所述的环状处理带主要是通过两个串联的厌氧好氧区域进行污水的综合处理,而第一个厌氧池内分隔为初沉区和厌氧区,初沉区是连接的进水,也就是收集到的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而初沉池也能够调节进水量和进水速率,防止因进水端负荷变化影响后续污水处理效率。然后初沉池下部设有污泥泵,用来排出沉淀淤积在池体底部的污泥,而具体的排放作业是由人工操作完成,因为本污水处理设备是设置在写字楼或者居民区,进水均为一般生活污水,所以排出的污泥可以直接用来绿化施肥或者作为肥料进行收集转运。
然后污水进过初沉池的调节,减少了一部分悬浮物,避免进入后续池体中悬浮物过多堵塞填料。当初沉池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并超过设置的挡板A时,污水越过挡板A上边沿流到厌氧区内进行第一步厌氧处理。所述的挡板A是两侧和底部三个相邻边均密封固定在环状处理带内壁上,只留上部一个通道,污水在初沉池内必须储存一定量之后才能够自动进入厌氧区。然后厌氧区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是用来挂载生物膜的结构,这一阶段的生物膜主要挂载聚磷菌。最前端的厌氧区是用来释放污水的中磷,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分解体内的多聚磷酸盐产生ATP,利用ATP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产酸菌提供的三类基质进入细胞内合成PHB,与此同时释放出PO43-于环境中。然后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提升泵系统进行输送,所述的提升泵系统就是一个设有两根管道的提升泵,在厌氧区靠近隔板的下部为进口,然后通过提升泵输送到一级曝气池内。而所述的一级曝气池内设有填料和曝气装置,在一级曝气池顶部还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口,这些均是现有技术,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手段,所以不在此过多赘述其结构和原理。一级曝气池内的填料上主要挂载有聚磷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首先通过曝气装置进行曝气,然后氨化细菌会将水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H3,然后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将NH3转化为硝酸和亚硝酸;而聚磷菌则在好氧状态下将释放出来的PO43-聚合成细胞贮存物:多聚磷酸盐(异染颗粒),从而将溶解态的磷转化为固态颗粒磷,并吸收进入自身体内,随着污泥排放从而把磷带走,实现除磷的效果。这一好氧阶段不会产生恶臭气体,所以即使曝气后剩余没有溶解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也不会出现过多异味影响周围环境。
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提升系统进入二级缺氧池内,二级缺氧池中的填料上主要挂载有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好氧阶段产生的硝酸和亚硝酸通过反硝化最终生成N2,从而达到脱氮的效果。而原本的聚磷菌还是能够继续释放剩余的磷,最后通过二级曝气池中填料上挂载的聚磷菌吸附沉淀。而在二级曝气池中也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排气口,其作用与一级曝气池一致,均为曝气排气的结构。整个在环状处理带内的处理过程如上述所示,能够减少污水中超标的COD、BOD和有机物,通过串联的两段式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又能够高效的脱氮除磷,因为一般写字楼或居民区污水都是生活污水标准,主要是处理氮磷。而在环状处理带中的一二级厌氧曝气池内底部均设有连通外部的污泥泵,所排放出的污泥都是具有较高肥效的肥料,可直接用于施肥,也可以干燥后存储起来,而具体的污泥收集工作采用人工管理,与曝气设备一起,均由管理人员进行控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是常用技术手段,而本发明的改进点并不在此,只要能够正常运行即可,故不再赘述。
进过环状处理带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提升系统进入圆形生物净化池中,所述的圆形生物净化池为开放式设置,也就是上部没有顶盖密封,而圆形生物净化池的池壁高于环状处理带,使得整个环形处理带是埋在地下,而圆形生物净化池则高出地表一部分,形成一个景观池体。在圆形生物净化池中设有许多水生植物,不仅能够通过水生植物进行进一步净化,还能够增加一定的景观效果,提高整个装置的观赏性。最后污水在圆形生物净化池中被排出,而排水口可设置在圆形生物净化池较高位置,也可以通过设置提升泵主动排出,只需要能够及时排出即可。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包括设置在厌氧区内的弧形填料架、设置在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内的多面空心球填料、设置在二级厌氧区内的组合式填料。所述的弧形填料架是多个竖向并排排列的弧形架体结构,其弧度与环状处理带一致,每个弧形架体上都竖向并排设置有多根长杆,每根长杆上套接有多个填料盘,通过弧形填料架能够适应环形处理带的结构特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物膜挂载量。而所述的组合式填料其结构是将塑料圆片压扣改成双圈大塑料环,将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内圈是雪花状塑料枝条,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换,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曝气池内设有将二级曝气池分隔为曝气区和消毒区的挡板B,所述曝气区与二级缺氧池连通,所述消毒区与圆形生物净化池连通,消毒区内设有UV灯消毒装置。所述的挡板B和挡板A相同,均为下部和两侧边固定在环状处理带上,上部留有通道,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曝气区内底部,而消毒去内的UV灯消毒装置通过紫外线照射杀菌消毒,从而减小污水中的大肠杆菌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外圈设有环形溢流带,所述环形溢流带与出水端连通。所述的环形溢流带是在圆形生物净化池和环形处理带之间的环状通槽,而环形溢流带与圆形生物净化池之间设有一圈内壁,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圆形生物净化池内,并填满圆形生物净化池后,当水位高度高于内壁时,便溢流到环形溢流带内,最后排出,不仅能够防止圆形生物净化池污水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还能够避免污水在圆形生物净化池中停留时间较短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生物净化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通过圆形的地埋式结构设置能够尽可能增加空间利用率,给写字楼或者小型社区提供较好的污水处理效率,增加污水回收率,节约水资源;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环状处理带和两级串联的污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COD、BOD、氮磷的去除率,而且不用将好氧池中的污水进行回流处理,减小了设备安装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