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27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8; F26B15/18; F26B25/00; F26B25/04; F26B2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干化污泥的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一网带,所述第一网带一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二网带,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将第一网带的污泥传递到第二网带的传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上表面从第一网带向第二网带倾斜的送料斗,所述传料机构包括借助偏心的转动轮使送料斗不断振动的振动器,所述机壳设置有连通第二网带末端的出料口,所述机壳设置有连通第一网带顶端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斗上污泥中的水分充分与机壳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接触,加快水分的汽化速度,同时,避免存在大块固结的污泥风干后会堵塞出料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干化污泥的热泵除湿干燥装置(5),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一网带(2),所述第一网带(2)一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二网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设置有将第一网带(2)的污泥传递到第二网带(3)的传料机构(4),所述传料机构(4)包括上表面从第一网带(2)向第二网带(3)倾斜的送料斗(41),所述传料机构(4)包括借助作用力使送料斗(41)不断振动的振动器(42),所述机壳(1)设置有连通第二网带(3)末端的出料口(12),所述机壳(1)设置有连通第一网带(2)顶端的进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42)包括贴合送料斗(41)下表面的转动轮(421),所述振动器(42)包括驱动转动轮(421)自转并位于机壳(1)外的转动电机(422),所述转动电机(422)设置有与转动轮(421)固定连接的转轴(425),所述转动轮(421)的旋转点偏移自身的中心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斗(41)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送料斗(41)并与机壳(1)底部贴合的第一导向框(423),所述机壳(1)底部设置有贴合第一导向框(423)的内侧壁的第二导向框(4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框(423)一侧开设有供转轴(425)穿过的转动框(426),所述转动框(426)设置有由可弯折材料制成的折叠罩(427),所述折叠罩(427)开设有供转轴(425)贴合穿过的通孔(4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斗(41)底部设置有可供转动轮(421)贴合滑移的滑槽(4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设置有用于支撑转轴(425)的支撑架(43),所述支撑架(43)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转轴(425)上的轴承(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斗(41)设置为指向第二网带(3)的螺旋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斗(4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引导污泥移动的送料槽(411),所述送料槽(411)内贴合设置有用于支撑污泥并可透气的透气布(413),所述透气布(413)与送料槽(411)形成气腔(412),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5)设置有连通气腔(412)并引导热气进入气腔(412)的送气管(414)。
说明书
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和人们生活垃圾的排放,使得河流、湖泊中难免会产生过多的淤泥,从而造成水位上升、营养富集,给生态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公开号为 CN102701560B 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挤条进料装置,最少一层网带和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网带设置于干燥箱体内,所述挤条进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一端上方,用于将待干燥污泥挤条后运输至所述网带上,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安装于干燥箱体侧边的辅助箱体内,热泵除湿干燥装置通过送风管与干燥箱体底部连接。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污泥处理的问题,但是数条网带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虽然能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但是热泵除湿干燥装置产生的热风从最下层网带的下方吹出,会将水汽带到上层的网带上,此时由于上层的污泥温度较低,吸收了热风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吸收水蒸汽的热量,导致水蒸汽会发生液化反应,上层网带上的污泥反而会湿度增大,此时携带更多水分的污泥继续吸收热风中的热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便会导致多出的水分无法被带走,导致污泥除湿干化机的实际作用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型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干化污泥的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一网带,所述第一网带一侧设置有用于运输污泥的第二网带,所述机壳内设置有将第一网带的污泥传递到第二网带的传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包括上表面从第一网带向第二网带倾斜的送料斗,所述传料机构包括借助作用力使送料斗不断振动的振动器,所述机壳设置有连通第二网带末端的出料口,所述机壳设置有连通第一网带顶端的进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通过进料口落在第一网带上后,转动的第一网带便会带动污泥向前运动,运动到第一网带的末端的污泥便会由于自身重力掉落在送料斗上,此时振动的送料斗便会带动污泥向第二网带运动,由于第一网带与第二网带错开排放,避免了热泵除湿干燥装置产生的热气经过第一网带后会接触第二网带;污泥落在振动的送料斗上时,会不断跟随送料斗发生振动,使得污泥不断翻滚,内部的污泥也会跑到表面,污泥中的水分充分与机壳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接触,加快水分的汽化速度,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由于送料斗的不断振动,污泥的结构会变得松散,避免存在大块固结的污泥风干后会堵塞出料口,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器包括贴合送料斗下表面的转动轮,所述振动器包括驱动转动轮自转并位于机壳外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有与转动轮固定连接的转轴,所述转动轮的旋转点偏移自身的中心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轮绕自身的旋转点自转,由于转动轮的旋转点偏移自身的中心点,因此转动轮在转动时,旋转点到送料斗底部的距离会不断往复变化,达到使送料斗不断振动的目的,同时借助转动电机转速均匀的特点,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斗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送料斗并与机壳底部贴合的第一导向框, 所述机壳底部设置有贴合第一导向框内侧壁的第二导向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第二导向框对第一导向框的限定作用,使得送料斗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了送料斗的振动导致送料斗位置发生横向偏移的问题,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同时借助第一导向框与贴合的第二导向框,使得转动轮处于密封状态,避免机壳内的水汽导致转动轮与转动电机生锈,取得了延长使用寿命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框一侧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转动框,所述转动框设置有由可弯折材料制成的折叠罩,所述折叠罩开设有供转轴贴合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折叠罩来密封转动框,同时借助折叠罩可弯折的特性,当第一导向框跟随送料斗不断运动时,折叠罩也会不断弯折,从而使转动框一直处于密封状态,取得了增强密封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斗底部设置有可供转动轮贴合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转动轮只能在滑槽内滑移,避免转动轮相对送料斗进行转动时,由于送料斗的振动,导致转动轮会不规则晃动,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设置有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转轴上的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架与轴承对转轴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转轴可以稳定地绕自身轴线转动,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斗设置为指向第二网带的螺旋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落在送料斗上的污泥依靠自身的重力向下运动,提高污泥的运输速度,避免污泥粘结在送料斗底部,导致送料斗不流通,取得了增强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斗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引导污泥移动的送料槽,所述送料槽内贴合设置有用于支撑污泥并可透气的透气布,所述透气布与送料槽形成气腔,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设置有连通气腔并引导热气进入气腔的送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泵除湿干燥装置内产生的热气会通过送气管进入气腔内,热气填充满气腔后会穿过透气布进入到污泥内,此时热气便会将污泥内的水分蒸发并带走,同时由于送料斗处于不断振动中,会使得热气紧密接触污泥,达到充分蒸发水分的目的,取得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斗上污泥中的水分充分与机壳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接触,加快水分的汽化速度,同时,避免存在大块固结的污泥风干后会堵塞出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