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11 14:27:23

  申请日2017.07.28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处理池、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所述好氧处理池是由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和第四好氧池依次连接而构成,且整个装置为矩形,由上至下分隔为3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区域,依次为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所述进液流道、兼氧处理池和第一好氧池位于第一安装区域,第二至第四好氧池位于第二安装区域,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位于第三安装区域。本发明占地少,投资低,节约能耗,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而且管理简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处理池、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处理池通过进液流道与兼氧处理池连接,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所述好氧处理池是由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和第四好氧池依次连接而构成,且整个装置为矩形,由上至下分隔为3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区域,依次为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所述进液流道、兼氧处理池和第一好氧池位于第一安装区域,第二至第四好氧池位于第二安装区域,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位于第三安装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通过气提回流装置连接进液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外接厌氧处理池,沉淀池经10微米精密过滤机连接至再生水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沉淀池下设有排泥口,通过排泥口管道连接至污泥收集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中安装有气体搅拌装置,兼氧处理池内安装无维修曝气装置,好氧处理池内安装水下微孔曝气装置和生物填料装置,初沉池内安装高效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加药池内安装搅拌装置,沉淀池内安装高效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

  说明书

  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都是将生物兼氧、好氧、加药、沉淀处理等工艺设备分开布置,进行安装建设。因此,存在占地面积大,设施之间设备多,工艺管道长而复杂,建设投资大,生产管理麻烦,运行成本高,设备维护费用高,耗能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集生物(兼氧、好氧)和化学(加药)、物理(沉淀)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处理池、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处理池通过进液流道与兼氧处理池连接,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依次连接,所述好氧处理池是由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和第四好氧池依次连接而构成,且整个装置为矩形,由上至下分隔为3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区域,依次为第一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和第三安装区域,所述进液流道、兼氧处理池和第一好氧池位于第一安装区域,第二至第四好氧池位于第二安装区域,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位于第三安装区域。

  进一步,所述初沉池通过气提回流装置连接进液流道。

  进一步,所述进液流道外接厌氧处理池,沉淀池经10微米精密过滤机连接至再生水池。

  进一步,所述初沉池和沉淀池上设有排泥口,通过排泥口管道连接至污泥收集池。

  进一步,所述进液流道中安装有气体搅拌装置,兼氧处理池内安装无维修曝气装置,好氧处理池内安装水下微孔曝气装置和生物填料装置,初沉池内安装高效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加药池内安装搅拌装置,沉淀池内安装高效沉淀装置和搅拌装置。

  名称解释:

  生物兼氧处理:微生物在含溶解氧0.2-0.5mg/L的污水中消化降解污染物。

  生物好氧处理:微生物在含溶解氧大于0.5mg/L的污水中消化降解污染物。

  加药:一些物质只经过微生物处理不能达标,需要采取加一定化学药品的措施进行处理。

  沉淀:经生物处理或经加药处理后的污水,再经物理沉淀将水中的污泥分离出来,排出清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兼氧处理池、好氧处理池、初沉池、加药池和沉淀池集中合理布置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占地节省50%以上,耗能节省40%左右,投资节省3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3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30%以上,而且生产运行工艺和设备操作管理简便,解决了加药后,污泥回流至兼氧池引起兼氧、好氧生物处理效率和效率差等问题。本技术可广泛用于单台处理50-50000m3/日规模的城市生活污水、各种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工程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