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7.28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污泥污水快速分离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分离箱、分离机构以及进水机构,利用对称的转动辊分别与固定辊相切之间形成双向的污泥沉淀区,使污水流经污泥沉淀区后,污泥沉淀在沉淀区内,形成污泥层,污水则排出,随着转动辊的旋转,转动辊与固定辊之间形成缝隙,污泥从缝隙排出,双向污泥沉淀区同步工作,实现污泥污水的快速分离,提高污水污泥的分离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箱(1),所述分离箱(1)为方形设置,其上方设置有条形状的进水口(11),且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隔板(12);
分离机构(2),所述分离机构(2)设置于所述分离箱(1)上,其包括位于该分离箱(1)内的分离组件(21)以及位于该分离箱(1)外的驱动组件(22),且该分离组件(21)位于所述进水口(11)与隔板(12)之间,所述驱动组件(22)带动所述分离组件(21)对污泥污水进行分离;
进水机构(3),所述进水机构(3)位于所述分离箱(1)的顶端,其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21)包括:
固定辊(211),所述固定辊(211)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分离箱(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其截面为扇形设置,且其位于所述进水口(11)的正下方,且该固定辊(211)圆弧设置的一端正对所述进水口(11)设置;
转动辊(212),所述转动辊(212)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宽度方向一端的两侧,其位于该固定辊(211)的下部,且其截面形状为扇形,其包括扇形部(2121)与水平部(2122),该转动辊(212)与所述驱动组件(22)连接,由该驱动组件(22)带动相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211)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辊(21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部(2121)分别与所述固定辊(211)以及所述隔板(12)相切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
驱动电机(221),所述驱动电机(221)位于所述分离箱(1)外部长度方向的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仍一所述转动辊(212)连接;
主动齿轮(222),所述主动齿轮(222)套设于连接有驱动电机(221)的转动辊(212)上;
从动齿轮(223),所述从动齿轮(223)相对主动齿轮(222)套设于另一转动辊(212)上,其与该主动齿轮(222)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3)包括:
进水箱(31),所述进水箱(31)为锥形设置,其下底面与所述分离箱(1)的上顶面重合,并与所述进水口(11)连通;
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进水箱(31)的上顶面连通;
进水泵(33),所述进水泵(33)设置于所述进水管(32)上,其位于所述进水箱(3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还包括收纳组件(23),该收纳组件(23)位于所述分离组件(21)的正下方,其包括:
夹板(231),所述夹板(231)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宽度方向下方的两侧,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311),且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2312);
接料板(232),所述接料板(232)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的下方两侧,其均包括上部的弧形部(2321)与下部的直线部(2322),所述直线部(2322)均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2311)内,所述弧形部(2321)均与对应所述隔板(12)贴合设置;
接料箱(233),所述接料箱(233)为方向设置,其设置于所述夹板(231)之间,且其沿所述滑轨(2312)滑动;
若干连接杆(234),所述连接杆(234)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接料板(232)的两端,其一端均与对应所述转动辊(212)的端部铰接,其另一端均与对应所述接料板(232)的中部铰接;
排水管(235),所述排水管(235)设置于所述分离箱(1)的侧壁上,其与该分离箱(1)连通,且其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污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箱(233)的底部均布有若干的滤水孔(2331),且所述分离箱(1)在该接料箱(233)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水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还包括刮泥组件(24),所述刮泥组件(24)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与所述收纳组件(23)之间,其包括:
连接架(241),所述连接架(241)为倒置T形设置,其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长度方向的连端,且其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接料板(232)的中部固定连接;
刮泥单元(242),所述刮泥单元(242)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架(241)的两侧,其均与所述连接架(241)的顶部铰接;
若干限位销(243),所述限位销(243)均与所述分离箱(1)的侧部固定连接,其与所述刮泥单元(242)一一对应,且其对该刮泥单元(242)进行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单元(242)包括:
摆杆(2421),所述摆杆(2421)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211)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架(241)的顶部铰接,其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弧形部(2321)上,且其靠近连接架(24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24211),该限位槽(24211)套设于所述限位销(243)上;
滑杆(2422),所述滑杆(2422)滑动套设于所述摆杆(2421)末端处的第二滑槽(24212)内,且该滑杆(2422)与摆杆(2421)之间抵触设置有若干弹性件(2323);
刮泥板(2424),所述刮泥板(2424)为弧形设置,其两端均与所述滑杆(2422)的固定连接,且其沿所述弧形部(2321)滑动。
说明书
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来水厂排泥水和污泥的处置问题,污泥脱水分离处理最终处置泥饼是目前自来水厂对污泥处理的一个难点。
自来水厂污泥中含有各种水分,以不同的状态存在,包括自由水、矾花水、毛细水和结合水。以上污泥中的水分的去除,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传统的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但是在处理过程中,泥饼中含固率较低,同时由于加入化学药剂进行预处理,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
同时,传统的离心机在处理污泥分离过程中,由于自来水污泥的颗粒较小,水溶解速度快,滑性大,很难推出分离的污泥。
此外,专利号为CN201610218008.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自来水污泥分离设备,通过螺旋推料筒的旋转,实现了浆料在进料腔内的预分离,但是其仍利用的是旋转离心的远离,仍存在污泥颗粒小随水脱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利用对称的转动辊分别与固定辊相切之间形成双向的污泥沉淀区,使污水流经污泥沉淀区后,污泥沉淀在沉淀区内,形成污泥层,污水则排出,随着转动辊的旋转,转动辊与固定辊之间形成缝隙,污泥从缝隙排出,双向污泥沉淀区同步工作,解决污泥污水的分离问题,实现污泥污水的快速分离,提高污水污泥的分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式双向废水处理装置,包括:
分离箱,所述分离箱为方形设置,其上方设置有条形状的进水口,且其内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隔板;
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设置于所述分离箱上,其包括位于该分离箱内的分离组件以及位于该分离箱外的驱动组件,且该分离组件位于所述进水口与隔板之间,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分离组件对污泥污水进行分离;
进水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位于所述分离箱的顶端,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固定辊,所述固定辊的两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分离箱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其截面为扇形设置,且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且该固定辊圆弧设置的一端正对所述进水口设置;
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宽度方向一端的两侧,其位于该固定辊的下部,且其截面形状为扇形,其包括扇形部与水平部,该转动辊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由该驱动组件带动相向旋转。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辊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动辊的直径。
作为改进,所述扇形部分别与所述固定辊以及所述隔板相切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分离箱外部长度方向的一侧,其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仍一所述转动辊连接;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套设于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转动辊上;
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主动齿轮套设于另一转动辊上,其与该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改进,所述进水机构包括:
进水箱,所述进水箱为锥形设置,其下底面与所述分离箱的上顶面重合,并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箱的上顶面连通;
进水泵,所述进水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其位于所述进水箱的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收纳组件,该收纳组件位于所述分离组件的正下方,其包括:
夹板,所述夹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宽度方向下方的两侧,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滑槽,且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
接料板,所述接料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的下方两侧,其均包括上部的弧形部与下部的直线部,所述直线部均滑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弧形部均与对应所述隔板贴合设置;
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为方向设置,其设置于所述夹板之间,且其沿所述滑轨滑动;
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接料板的两端,其一端均与对应所述转动辊的端部铰接,其另一端均与对应所述接料板的中部铰接;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分离箱的侧壁上,其与该分离箱连通,且其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污水。
作为改进,所述接料箱的底部均布有若干的滤水孔,且所述分离箱在该接料箱下方设置有倾斜的导水板。
作为改进,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刮泥组件,所述刮泥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辊与所述收纳组件之间,其包括: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倒置T形设置,其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长度方向的连端,且其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接料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刮泥单元,所述刮泥单元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其均与所述连接架的顶部铰接;
若干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均与所述分离箱的侧部固定连接,其与所述刮泥单元一一对应,且其对该刮泥单元进行限位。
作为改进,所述刮泥单元包括:
摆杆,所述摆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辊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顶部铰接,其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弧形部上,且其靠近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该限位槽套设于所述限位销上;
滑杆,所述滑杆滑动套设于所述摆杆末端处的第二滑槽内,且该滑杆与摆杆之间抵触设置有若干弹性件;
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为弧形设置,其两端均与所述滑杆的固定连接,且其沿所述弧形部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污泥比重大于污水的特性,使污泥沉积在固定辊两侧的污泥沉淀区内,并在转动辊转动过程中,使转动辊与固定辊之间周期性的出现夹缝,使沉积的污泥从夹缝内排出,且两侧转动辊同步运转,快速的实现污水污泥分离,以及污水污泥各自的排出,提高了污水污泥的分离效率;
(2)本发明利用隔板将分离箱分隔为左右两个对称的污水排水区以及位于中部的污泥收集区,使污水与污泥排出过程中不会发生混合,再次污染,同时利用隔板与转动辊之间的相切,刮去转动辊上黏附的污泥,避免污泥对转动辊的腐蚀;
(3)本发明在设置收纳组件时,利用转动辊作为动力带动接料板沿分隔板上下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其将分隔板从转动辊上刮去的污泥刮下进行收集,保证分隔板的清洁,使分隔板对转动辊的刮泥作用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且通过在接料箱的底部设置滤水孔,将污泥中含有的水分过滤出来;
(4)本发明在设置接料板时,考虑到污泥的粘附性高,会在弧形部发生堆积导致污泥堵塞,无法排出,故通过接料板的上下运动作为动力带动刮泥组件运转,利用刮泥组件刮去滞留在接料板上污泥,避免污泥堵塞;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巧妙,污水处理效率高,后期无需清洁维护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污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