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絮凝法印染废水预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18 15:58:40

  一、基本原理

  印染废水一般具有较强的碱性,大部分的pH值在11以上。同时,废水中的各种染料和助剂,除了部分溶解在水中外,相当部分在水中呈胶体状态,并带有一定的电荷。不同的生产工序或不同的印染企业排放的印染废水所含的染料不同,所带电荷也各有差别。当各类的印染废水混合时,各类染料(或助剂)的电中和作用可能使染料分子发生絮凝作用,从而获得一定的沉淀效果,实现部分有机物杂质的预处理。

  二、工艺流程

  各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过管道收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集水池,之后流入混合搅拌池,采用空气搅拌,将废水充分混合、反应。采用水泵将废水泵入沉淀池,进行预沉淀,经过沉淀后的上清液pH大致为中性或弱碱性,可以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处理。而污泥则由排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继续处理。

 1605686414.png

  三、关键技术及优势

  (1)将印染废水混合后,采用曝气方式或水力回流方式,不投加化学药剂,搅拌反应时间为20~30min,使其中的各类印染物质分子充分反应、聚合;

  (2)反应后的污水抽提到预沉池,进行污泥分离,上清液排入后续的生化处理单元继续处理,污泥由污泥泵抽提后进行压滤,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进水。

  实验结果:将各种印染混合废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将pH调整到10左右时,形成了良好的自絮凝作用,沉淀后COD去除率平均达到20.6%。

  优势: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废水的有机负荷,运行费用低廉。这种预处理方法不仅节约各企业的开支,减轻后续处理负荷,使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保持稳定,而且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管理提供了方便的管理方式,即可以按照污水量进行计量收费,避免了以浓度为标准造成的计量和收费难题。

  四、适用范围

  印染废水集中处理的预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