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碱氯法(氯气法、液氯法、漂白粉法、二氧化氯法):碱氯法是首次应用在加拿大采矿工业中。是1973年西方矿业公司的迈拉伏尔斯作业厂用此法处理污水,用此法处理含氰污水的历史可追溯到60年前或更长的时间,它的主要优点是反应迅速且完全;处理后氰化物较容易达标:药剂来源广等,主要缺陷是成本高;氰化物末被回收;有二次污染等。
2酸化—挥发一中和法(酸化法):哈德逊湾采矿和冶炼公司已在弗林弗伦曼利托巴进行了大量的工业应用,长达45年之久。国外还有,由日本理水化学株式会社发明了新的处理方法及除氰同时回收氰的设备,其主要优点是运转费用低且处理量大等特点。我国的酸化—挥发一中和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1996年由长春黄金研究院研制的高效酸化发生器在山东莱州金城金矿的工业实践证明,氰化物回收率可达到99%以上,为深度处理达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3因科法(S02——空气法):因科法比其它工业的净化法有着明显的优点: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较低的试剂消耗和费用;氰化物可达标外排:也适合于处理含氰矿浆等。1982年10月,加拿大斯科堤金矿首先采用此法,对提金贫液及选矿尾矿进行了工业性处理经处理后贫液中的氰化物由原来的450毫克/升降至O.1毫克/升:尾矿中的总氰化物(CNT)由原来的115毫克/升降低至O.1毫克/升。该法在国内,由长春黄金研究院研究发明后,首次应用于山东新城金矿,随后金城金矿,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等大量黄金矿山应用于氰化物的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尾液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