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废水脱色影响因素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8-3-30 17:34:24

  针对酱油废水的特点,设计了“调节-初沉-水解酸化-二级SBR-气浮”酱油废水处理工艺,并成功应用于广东开平、番禺等地的废水处理.处理后的出水COD平均为50~70mgL,色度为30倍,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在上述酱油废水处理的实际运行中发现,色素物质和其他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中间产物,会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复杂的褐变反应途径,使废水的色度增加,因此伴随着COD降低经常会有色度升高的不同步去除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对于生成酱油天然色素的酶褐变、非酶褐变反应的各种产物、中间产物以及人工着色剂焦糖色需要采取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才能高效去除.本文针对酱油废水的处理难点开展研究,考察溶解氧、pH值、金属离子等对酱油废水色度降解的影响,明确了酱油废水色度构成物质的转化条件及适宜于COD和色度同步去除的运行控制条件,以避免色度在处理过程中的反复转化,促进色度与COD的同步去除,实现物化与生化方法结合下的酱油废水色度的高效去除。

  试验材料与方法

  废水来源及水质

  以广东某酱油厂的综合废水为研究对象,其COD平均为3000mgL,色度约500倍.取实际水处理运行系统中COD为1300mgL左右、色度300~400倍的水解池出水作为SBR模拟反应器的进水,开展试验研究,SBR混合废水COD为750mgL。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SBR反应器主体为体积15L的长方形玻璃缸,缸壁标有刻度以测定进出水量,有效体积10L,曝气系统包括空压机和曝气头,运行方式:模拟工厂“调节—沉淀—水解酸化—二级SBR”的实际废水处理系统,确定两级SBR串联的运行方式及周期,运行周期为Ⅰ级SBR进水※曝气4.5~5h※沉淀2h※排水至Ⅱ级SBR※曝气4.5h※沉淀2h※排水。

  试验结果与讨论

  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的缺氧条件有利于酱油废水色度和COD的同步去除,而在好氧条件下相当长氧化时段中,存在着色度构成物质及其它成分降解的中间产物重新转化成新的色素物质,即COD和色度的不同去除问题,溶解氧既是色度构成物质降解的必要条件,也是小分子的中间产物形成新的色度构成物质的必要条件.在好氧氧化的条件下,控制水解酸化的pH在7.0~7.2的范围,向水中投加投加适量的Ca2+,有效避免了色度构成物质的反复转化,实现了色度与COD的同步去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