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脱色处理及回用是当前工业废水治理中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我国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对印染废水脱色处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六十年代末以来相继在一些大、中型印染厂建立了以生化法为主的废水处理场。由于当时我国印染企业基本以棉纺印染为主,采用天然浆料,废水可生化性能较好,因此大都采用生物处理。后来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棉织物的优势逐渐被化纤织物所取代、随之印染生产所用的染化料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化学浆料PvA、CMC等部分或大部分代替淀粉浆料,这使印染废水可生化处理性显著下降,因此处理效果每况愈下,使相当数量的印染厂生化处理长期不能达标。显然这一变化给印染废水治理增加了难度。1986“1987年北京印染厂与无锡市环保所协作,对印染废水脱色及回用进行了有益的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印染废水的脱色及回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北京印染厂是个具有年产量11000万米,产值2500。万元的大型印染厂,生产上百个品种的印染布、化纤布产品,其中化纤混纺所占比重大于纯棉,约为60%。北印生产使用几百种染化料,年消耗量几千吨,同时耗用大量的水及蒸汽、电力等能源。北印每日生产废水排放量上万吨,主要来源于印染加工中的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等工艺过程。北印生产废水不仅排放量大,而且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主要水质指标,COD300~800mg/l,B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