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容城县2011年度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1-11-29 11:12:32

 为贯彻落实省、市节能减排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结合我县县域经济特色,以有利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2011年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1年我县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度下降1.5%。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节能氛围
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机关、企业、学校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宣传正面典型,曝光不良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形成节能、环保的文明风尚。
(二)控制增量,调整存量
1、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新上项目审批制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建设项目、优质产业及重点引资项目实行提前介入,加快审批,通过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和派专人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等措施,促进项目及早落地建设;同时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禁批、限批,严禁违规审批或违规上报“两高一资”项目。
2、加快产业调整步伐。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过程中,充分利用大企业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优势,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根本上降低能耗、污染。积极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一些技改项目抓好改扩建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优化产业结构。
3、加强重点行业监管。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要及时清理纠正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严厉查处各类违反国家能源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没有完成在线监测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降耗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要实行重罚并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积极推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加大对拟淘汰落后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高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对节能量、排污量、吨纸综合能耗进行督导监查,限期制定节能规划。
4、开展节能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应用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动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要把技术推广作为技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结合我县实际,重点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设备等方面推动技术节能减排,并对节能减排先进单位、集体、个体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三)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重点抓好两厂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实行周监测监察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运行记录,加强COD在线监测的监督,并有针对性地加强节假日和夜间突击检查,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坚持“科学定位、因地制宜、民主决策、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发挥县垃圾处理厂的作用,提高垃圾投放率。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节能减排监察组织,加强监管力度。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政府县长李绍祥任组长,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胡占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直各部门及乡镇主要领导组成,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姚春河同志兼任,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对重点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进行监管。发改、环保等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国家、行业出台的标准,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排污的监管,在重点监管企业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过程中要重点把好入口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
(二)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对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年度实施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来衡量。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三)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