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编制依据
(四)、规划目标和指标
二、“十一五”总量控制现状评估
(一)总量减排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减排配套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
(三)“十一五”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1、调整产业结构减排
2、治污工程减排
3、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减排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2、“十二五”总量控制建议
三、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一)、规划基准年与排放基数
(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三)水体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四)、大气污染物预测
(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小计
四、“十二五”总量减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物减排
(二)大气污染物减排
五、重点工程和投资
六、可达性分析
(一)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
(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
(三)困难与不确定性
七、保障措施
八、规划实施和考核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
2、分类指导。各县(区、市)应基于分区域、分流域、分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区域性、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
3、分解落地。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
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和任务落实要兼顾需求和实际可能,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可控、政策措施可行、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和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
(三)、编制依据
(1)《“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
(2)《四川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
(3)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
(4)《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南充市统计年鉴》
(四)、规划目标和指标
1、控制因子
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期间总量控制要求,控制因子为四项,分别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将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和机动车尾气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2)、目标确定
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降低嘉陵江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环境浓度为重点,结合全市经济发展需求、污染物排放强度、现有源减排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全市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基于排放基数、新增量测算、减排潜力分析,确定减排目标。
四川省“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为:“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7.0%(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5.0%)、8.9%(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8.8%)、9.0%和7.6%。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COD):104110.81吨(工业源5334.77吨,生活源48953.91吨,农业源49822.12吨);氨氮(NH3-N):12099.48(工业源396.86吨,生活源6016.06吨,农业源5686.56吨);二氧化硫(SO2):14677.57吨(工业源10131.57吨,生活源4546吨);氮氧化物(NOx):15712.12吨(工业源2572.61吨,生活源172吨,机动车12967.51吨)
参照四川省的减排目标,确定我市削减量,我市具体规划目标为:
化学需氧量(COD):2015年净削减量7278.75吨,“十二五”期间新增排放量为1.53万吨,故“十二五”总削减量为2.26万吨。
氨氮(NH3-N):2015年净削减量1076.85吨,“十二五”期间新增排放量为1428.58吨,故“十二五”总削减量为2505吨。
二氧化硫(SO2):2015年净削减量1320.98吨,“十二五”期间新增排放量为7333.08吨,故“十二五”总削减量为8654吨。
氮氧化物(NOx):2015年净削减量1194.12吨,“十二五”期间新增排放量为2665.57吨,故“十二五”总削减量为3859吨。
二、“十一五”总量控制现状评估
(一)总量减排取得的主要成效
1、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省政府与南充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二氧化硫总量削减两个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到2010年,我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3.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4万吨。NH3-N排放总量控制0.38万吨。
“十一五”COD削减量11117.44吨(氨氮减排量国家未核查),因我市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远小于控制总量,而我市也没有相关的减排项目,故二氧化硫无削减任务。完成了减排任务。
2、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五年来,通过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全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2010年度,根据环境监测部门按规范要求进行的监测结果表明,
(1)嘉陵江沙溪断面断面(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域标准,达标率为100%;小渡口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四类水域标准,达标率为100%;嘉陵江烈面断面(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域标准,达标率为100%;嘉陵江清泉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在国家地表水二类水域标准内,达标率保持在100%水平。
(2)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99.73%。
3、环保能力建设显著加强
一是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快速推进。统计手段快速强化,统计范围逐步扩大,统计数据日益科学;市、县(区)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实现了阶段性达标;总量减排目标和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纳入了政府政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占据较高分值。二是环保参与政府综合决策能力快速提升。政府更加重视环保工作,环保意见在政府决策中参与度更高、更深,环保“一票否决权”在项目落地和领导考核、选任方面有效落实。三是减排机构和队伍建设快速加强。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总量减排办公室,作为市环保局内设科室,配备科级职数1名,开全省先河;各县(区)也相继成立了减排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
(二)减排配套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有关部署,把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强力推进减排工作。
1、党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成立了市长挂帅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节能办和减排办,减排办设在市环保局,抽调了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减排工作。组织编制了《南充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和《年度减排计划》,建立健全了污染物减排工作的“统计、监测、考核”三个体系,为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召开了高规模的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减排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减排工作领导机构,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减排工作,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认真抓好减排工作。
2、明确目标责任,强化监督检查
市委、市政府将减排目标纳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环保目标考核和市级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减排工作责任书,对减排工作的重点项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未完成减排目标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了减排工作进度月报、季报制,各县(市、区)定期向市减排办上报减排工作进度,市政府每半年召开一次节能减排督办会,市政府目标督查办每季度对减排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认真整改。
3、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减排
根据国家对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重点从推进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和监督管理减排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了科学的减排措施和计划,推进了总量减排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一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及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2007年和2008年,共对8家企业实施了关停。
二是积极推进污染源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是我市实现COD、氨氮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纳入减排计划的工业企业,通过污染治理、关停并转等方式,实现达标排放,彻底切断污染源。2007年,共11家工业企业进行了污染治理,2008年,有17家通过治理工程建设实现了达标排放。同时,我市还结合“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认真开展对省挂牌督办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限期治理,2007年,共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了9家工业企业和6家畜禽养殖业的治理任务。2008年,继续对省上挂牌的8家重点工业企业和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开展了限期治理,在2008年年底前已全面完成限期治理任务。
三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我市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数据分析表明,生活污染源排放的COD占COD排放总量的80%以上。我市以污染减排为契机,加快了县级以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提高南充市城区城市污水收集率,投入1500余万元启动了西充河顺庆城区段污水截流工程,增加城市污水收集量2万多吨/日;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阆中市、蓬安县、高坪区、仪陇县、西充县、南部县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营山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南充市、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县、阆中市垃圾处理场均建成投运。
四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在新污染源的控制上,严格把好“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做到了没有一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物耗、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违规建设,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同时,对已治理达标的企业加强了现场巡查,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三)“十一五”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结合全市各县、市、区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我市“十一五”期间总量控制和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产业结构减排
结构性污染是当前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难点,也是“十一五”期间完成总量控制任务的重点。应重点针对所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减少和取缔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实现结构性减排。完成的结构性减排项目53个,完成COD减排量901.43吨,主要涉及项目有:
表1 “十一五”期间结构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全厂关闭或关停和淘汰、设施、生产线名称 |
关闭时间(年月) |
减排量(吨) |
1 |
仪陇承德丝绸有限公司 |
全厂关闭 |
2008.1 |
124.9 |
2 |
四川润丰食品有限公司 |
全厂关闭 |
2008.7 |
73 |
3 |
曾可敬纸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239.12 |
4 |
南部县盘龙晶藤纸业加工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
5 |
仪陇县何东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
6 |
仪陇县李强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1 | |
7 |
仪陇县曹飞兵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
8 |
仪陇县吕新兵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1 | |
9 |
仪陇县代文全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
10 |
仪陇县唐术华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1 | |
11 |
仪陇县唐石诚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1 | |
12 |
仪陇县何圣智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2 | |
13 |
仪陇县陈太元酒厂 |
全厂关闭 |
2007.11 | |
14 |
四川光路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
电麻机 8 台 , 挂轨 300 米 , 冻库 200 吨 |
2006.12 |
43.35 |
15 |
四川阆中市吉祥鸟纸业有限公司 |
再生纸生产线 |
2006.12 |
175.00 |
16 |
西充县晋新丝绸厂 |
巢丝生产设备、锅炉 |
2006.12 |
74.94 |
17 |
营山县金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
选茧 → 煮茧 → 巢丝 → 复摇 → 整理 → 生丝出厂 |
2006.12 |
213.21 |
18 |
营山县金葫酒厂 |
原料 → 浸泡 → 发酵 → 蒸馏 → 装瓶 → 入库出厂 |
2006.12 | |
19 |
营山县旭东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2 | |
20 |
蓬安县宏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关停工业熔炉 14 台,冷轧 6 台 |
2007.1 | |
21 |
蓬安县龙洲酒业 |
原料 → 浸泡 → 发酵 → 蒸馏 → 装瓶 → 入库出厂 |
2006.12 | |
22 |
蓬安县卫生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2 | |
23 |
四川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
猪养殖 |
2006.12 | |
24 |
蓬安县酒厂 |
原料 → 浸泡 → 发酵 → 蒸馏 → 装瓶 → 入库出厂 |
2006.12 | |
25 |
南部县升钟镇回龙丝厂 |
选茧 → 煮茧 → 巢丝 → 复摇 → 整理 → 生丝出厂 |
2006.12 | |
26 |
南部县孔德文肠衣厂 |
肠衣加工 |
2006.12 | |
27 |
南部县火烽肠衣厂 |
肠衣加工 |
2006.12 | |
28 |
南部县唐其坤肠衣厂 |
肠衣加工 |
2006.12 | |
29 |
南部县张焕贵肠衣厂 |
肠衣加工 |
2006.12 | |
30 |
南部县升钟镇回龙再生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2 | |
31 |
南部县谢河镇天富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2 | |
32 |
西充县双凤镇再生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1 | |
33 |
西充县紫岩乡三角塘造纸厂 |
竹子 → 发酵 → 制浆 |
2006.11 | |
34 |
四川省西充县多扶缫丝厂 |
煮茧 → 缫丝 → 生丝 |
2006.10 | |
35 |
晋城镇银河奶牛场 |
奶牛养殖 |
2007.3 | |
36 |
仪陇二道神龙肠衣厂 |
肠衣加工 |
2006.11 | |
37 |
李氏养猪场 |
生猪养殖 |
2006.3 | |
38 |
王松柏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0 | |
39 |
仪陇复兴杨泽民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9 | |
40 |
仪陇县合力丝厂 |
煮茧 → 缫丝 → 生丝 |
2006.11 | |
41 |
仪陇唐明政造纸厂 |
废纸 → 粉碎 → 制浆 → 产品 |
2006.10 | |
42 |
新政酒厂 |
粮食 → 发酵 → 白酒 |
2006.11 | |
43 |
三河酒厂 |
粮食 → 发酵 → 白酒 |
2006.11 | |
44 |
世隆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品分公司 |
毛发 → 发酵 → 分离 |
2006.12 | |
45 |
阆中市牛肉加工厂 |
牛肉屠宰生产线、冻库 |
2009.2 |
32.00 |
46 |
阆中市诚华缫丝厂 |
缫丝机、煮茧机 |
2009.11 |
21.00 |
47 |
仪陇县二道塑料厂 |
废旧塑料加工设备 |
2010.1 |
8.43 |
48 |
仪陇县文星纸厂 |
年产 150 吨草纸生产线 |
2010.1 |
7.59 |
49 |
南部县绿神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
缫丝生产线 |
2010.1 |
47.70 |
50 |
华润雪花啤酒(南充)有限公司 |
啤酒生产线 |
2010.1 |
6.50 |
51 |
四川润丰肉食品有限公司 |
年屠宰量 1.36 万吨冻猪分割肉生产线 |
2008.12 |
24.00 |
52 |
阆苑食品公司肉联厂 |
屠宰生产线、冻库 |
2008.11 |
40 |
53 |
南充嘉翔纺织有限公司 |
纺织生产线 |
2008.11 |
64 |
合计 |
901.43 |
2、治污工程减排
加强现有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大力提高老污染的废水、废气的处理率和处理深度,共实现了COD减排量1483.568吨,主要项目详见项目表:
表2 “十一五”期间工程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设计规模 |
处理工艺 |
验收或试运行时间 |
减排量(吨) |
1 |
南充辰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600.00 |
综合沉淀循环利用 |
2006.12 |
23.4 |
2 |
太极集团南充制药厂 |
160.00 |
生物法 |
2006.8 |
27 |
3 |
华润蓝剑(南充)啤酒有限公司 |
2500.00 |
SBR 法 |
2006.12 |
107 |
4 |
四川汇龙食品有限公司 |
600.00 |
生物法 |
2006.11 |
13.8 |
5 |
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00 |
厌氧曝气 |
2007.12 |
167.4 |
6 |
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 |
4500 |
厌氧曝气 |
2006.9 |
989.75184 |
7 |
四川省蓬安县齐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800 |
厌氧曝气法 |
2007.12 |
77.6 |
8 |
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
700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2007.8 |
77.616 |
合计 |
1483.568 |
3、城镇生活污水减排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市截污干管等措施,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同时,通过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加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道的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深度,削减生活污染源入9118.5吨。
表3 “十一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设计规模 |
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年月) |
COD 减排量(吨) |
1 |
南充市污水处理厂 |
6 |
CASS |
2006.1 |
3855.6 |
2 |
高坪区污水处理厂 |
3 |
CASS 工艺 |
2009.6 |
1438 |
3 |
阆中市污水处理厂 |
3 |
BAF |
2007.1 |
1573 |
4 |
蓬安县污水处理厂 |
1.5 |
氧化沟 |
2009.3 |
1078 |
5 |
西充县污水处理厂 |
0.75 |
氧化沟 |
2009.7 |
809 |
6 |
仪陇县污水处理厂 |
1 |
氧化沟 |
2010.4 |
185 |
7 |
南部县县污水处理厂 |
3.5 |
改良型氧化沟 |
2010.5 |
180 |
合计 |
9118.5 |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工程治理减排上来看,经过“十五”期间的大规模工业污染治理,我市的工业项目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要再进一步实施减排工程,已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
二是从结构减排来看,由于我市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本身就较为薄弱,先天不足。同时,由于我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拥有资源情况,决定了我市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消耗型企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能够通过结构减排实现的减排量也相对较少。
三是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人口多,环统基数大,导致需削减的COD总量较大。目前,在我市环统COD排放量中,生活污染排放约占80%以上,工业排放仅占不到20%的比例。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制约,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于发展的需要,也严重影响了全市减排目标的完成。根据我们在“十一五”初制定的《南充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要确保我市COD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全市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能力至少应达到28万吨/日,而目前的实际情况为:全市仅有市污水处理厂、阆中市、蓬安县、高坪区、仪陇县和西充县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共计14.5万吨/日,实际处理量约为12.0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作为我市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其建设和运行状况远远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是国家对减排核查的要求有一套严谨的体系,对减排量的认定也有严格的要求。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和对国家核查细则的理解,我市有部分确实已形成减排能力的项目因多方面原因而未得到认定,从客观上也增加了减排工作的难度,并影响全市减排目标的完成。
2、“十二五”总量控制建议
针对我市“十一五”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十二五”总量控制实施建议:
一是切实加强对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领导和考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其责任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因此应严格实施对各级人民政府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应将污染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年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同时,要引入和加强各级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面在减排工作中的监督机制。
二是加强部门协调和全社会联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减排总体实施方案,分解年度减排目标,搞好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抓好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对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全程监管。因此,应建立健全总量减排工作的联动机制,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大投入,落实资金。保护环境,污染减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对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减排方案,按期完成并尽快投入正常运行。
四是加强对减排项目的日常运行管理。对于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减排项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减排项目的日常运行监管,确保其形成稳定的减排能力。
五是建设科学化的减排核查和考核体系。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和分解减排目标,同时要制定符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减排核查细则。
三、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新增量预测包括工业、城镇生活、农业源三部分,预测口径以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后的口径为准。新增量采用排放强度法和产污系数法两种方法进行预测,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和工业氨氮采用排放强度法预测,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农业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采用产污系数法预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以宏观测算方法为主,机动车根据车辆类型,采用排污系数法预测。
(一)、规划基准年与排放基数
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为基数。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4 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
污染物名称 |
合计 |
工业源 |
生活源 |
农业源 |
机动车 |
化学需氧量 |
104110.81 |
5334.77 |
49822.12 |
/ | |
氨氮 |
12099.48 |
396.86 |
6016.06 |
5686.56 |
/ |
二氧化硫 |
14677.57 |
10131.57 |
4546 |
/ |
/ |
氮氧化物 |
15712.12 |
2572.61 |
172 |
/ |
12967.51 |
(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相关行业规划:“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争取保持在15%,力争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化率以每年提高1.6%计,人口自燃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表5 南充市“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情况表
年份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GDP (亿元) |
827.82 |
951.99 |
1094.79 |
1259.01 |
1447.86 |
1665.04 |
工业增加值(万元) |
3330234 |
4329304 |
5628095 |
7316524 |
9511481 |
12364926 |
城镇常住人口数(万人) |
225.46 |
229.53 |
233.68 |
237.90 |
242.20 |
246.57 |
煤炭消费量(万吨) |
72.75 |
80.32 |
88.67 |
97.89 |
108.07 |
119.31 |
(三)水体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1、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
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为2011-2015年各年度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之和,采用分年度单位GDP排放强度法测算。
2010年基础数据采用污普动态更新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十二五”期间,南充市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参数选择及预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6 南充市“十二五”期间工业COD新增量预测表
指标 年份
|
GDP (亿元) |
上年工业 COD 排放量(吨) |
排放强度(吨 / 万元) |
GDP 增量(万元) |
本年新增量(吨) |
削减量(吨) |
排放量(吨) |
2011 |
827.82 |
5334.77 |
0.000644436 |
106.94020 |
689.16 |
795.86 |
5228.07 |
2012 |
951.993 |
5334.77 |
0.0005491715 |
122.98124 |
675.38 |
779.94 |
5123.51 |
2013 |
1094.79195 |
5228.07 |
0.0004679896 |
141.42842 |
661.87 |
764.34 |
5021.04 |
2014 |
1259.0107425 |
5123.51 |
0.0003988086 |
162.64269 |
648.63 |
749.05 |
4920.62 |
2015 |
1447.8623539 |
5021.04 |
0.0003398543 |
187.03909 |
635.66 |
734.07 |
4822.21 |
合计 |
3310.7 |
2、工业氨氮新增量
工业氨氮新增量为2011-2015年9个排放氨氮的重点行业分年度氨氮新增量之和。“十二五”期间,南充市氨氮新增量预测参数选择及预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7 南充市“十二五”期间工业氨氮新增量预测表
指标 年份
|
上年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 |
上年工业氨氮排放量(吨) |
排放强度(吨 / 万元) |
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量(万元) |
本年新增量(吨) |
削减量(吨) |
排放量(吨) |
2011 |
1556452.00 |
396.86 |
0.00025497734591 |
404677.52 |
103.18 |
111.12 |
388.92 |
2012 |
1961129.52 |
388.92 |
0.00019831571349 |
509893.68 |
101.12 |
108.90 |
381.14 |
2013 |
2471023.20 |
381.14 |
0.00015424555493 |
642466.03 |
99.10 |
106.72 |
373.52 |
2014 |
3113489.23 |
373.52 |
0.00011996876495 |
809507.20 |
97.12 |
104.59 |
366.05 |
2015 |
3922996.42 |
366.05 |
9.3309039405E-05 |
1019979.07 |
95.17 |
102.49 |
358.73 |
合计 |
495.69 |
3、生活源新增量预测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系数采用污染源普查2010年更新调查取值,南充市取值:化学需氧量为71克/人.天,氨氮为8.7克/人.天。
表8 南充市“十二五”期间生活预测
年份 指标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合计 |
新增城镇常住人口数(万人) |
4.07 |
4.15 |
4.22 |
4.30 |
4.37 |
21.11 |
新增化学需氧量(吨) |
1055.35 |
1074.42 |
1093.82 |
1113.58 |
1133.69 |
5470.87 |
新增氨氮(吨) |
129.32 |
131.65 |
134.03 |
136.45 |
138.92 |
670.37 |
4、农业源污染物新增量
农业源水污染物产生量只预测畜禽养殖业部分,采用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5种畜禽的产污系数分别预测。以本辖区2010年数据作为基数,按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1%作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2015年农业源排放量按照产生量80%化学需氧量去除率,40%氨氮去除率计算。
表9“十二五”期间南充市畜禽养殖污染物预测表
畜牧种类 指标 |
2010 年 |
2015 年 |
2010 年 COD 排放量(吨) |
2015 年 COD 产生量(吨) |
2015 年 COD 排放量(吨) |
2015 年 COD 新增量(吨) |
2010 年氨氮排放量(吨) |
2015 年氨氮产生量(吨) |
2015 年氨氮排放量(吨) |
2015 年氨氮新增量(吨) |
猪 |
4774500 |
5018047 |
180649.71 |
36129.94 |
9032.49 |
5419.49 |
||||
奶牛 |
10400 |
10930 |
23292.91 |
4658.58 |
31.15 |
18.69 |
||||
肉牛 |
68200 |
71678 |
51035.37 |
10207.07 |
180.63 |
108.38 |
||||
蛋鸡 |
3764900 |
3956947 |
13137.07 |
2627.41 |
395.69 |
237.42 |
||||
肉鸡 |
13090400 |
13758142 |
13620.56 |
2724.11 |
275.16 |
165.10 |
||||
合计(吨) |
49822.12 |
281735.61 |
56347.12 |
6525 |
5686.56 |
9915.13 |
5949.08 |
262.52 |
(四)、大气污染物预测
1、二氧化硫新增量预测
二氧化硫新增量采用宏观测算方法,其预测分为电力和非电力两部分进行测算,南充市无电力行业SO2排放,所以二氧化硫新增量仅为非电力行业新增量。非电力行业SO2新增量根据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量、非电力行业单位煤炭消耗的排放强度测算。
根据污染源普查和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具体参数值及预测结果参见下表:
表10 南充市“十二五”期间SO2新增量预测表
指标 年份
|
上年 SO2 排放量(吨) |
煤炭消费量(万吨) |
排放强度(吨 / 万吨) |
煤炭增量(万吨) |
本年新增量(吨) |
削减量(吨) |
排放量(吨) |
2011 |
14677.57 |
80.32 |
201.75353952 |
7.57 |
1526.47 |
1820.02 |
14384.02 |
2012 |
14384.02 |
88.67 |
179.09281588 |
8.35 |
1495.94 |
1783.62 |
14096.34 |
2013 |
14096.34 |
97.89 |
158.97731844 |
9.22 |
1466.02 |
1747.95 |
13814.41 |
2014 |
13814.41 |
108.07 |
141.12117036 |
10.18 |
1436.70 |
1712.99 |
13538.12 |
2015 |
13538.12 |
119.31 |
125.27060412 |
11.24 |
1407.96 |
1678.73 |
13267.36 |
合计 |
7333.08 |
2、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
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按照电力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水泥行业、其他行业分别进行测算,其中交通、水泥、其他行业。南充市氮氧化物新增量不涉及电力行业和水泥行业,故NOx新增量预测仅为交通运输业和其他行业两部分。
(1)、交通运输业
以本辖区2010年数据作为基数,按2005-2009年各类机动车辆量的年均增长率作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机动车辆增长量,具体参数值及预测结果参见下表:
表11 “十二五”期间机动车辆增长量及NOx新增量
NOx 排污系数 千克 /( 年 • 辆 ) |
机动车增长量(辆) |
NOx 新增量 (吨) | |||
载客汽车 |
微型 |
汽油 |
6.59 |
908 |
5.98 |
其他 |
1.27 |
2327 |
2.96 | ||
轻型 |
汽油 |
6.66 |
12746 |
84.89 | |
其他 |
1.27 |
353 |
0.45 | ||
中型 |
汽油 |
2.92 |
0 |
0.00 | |
柴油 |
80.52 |
47 |
3.78 | ||
重型 |
其他 |
1.27 |
601 |
0.76 | |
柴油 |
371.19 |
310 |
115.07 | ||
载货汽车 |
微型 |
汽油 |
2.54 |
0 |
0.00 |
柴油 |
12.89 |
0 |
0.00 | ||
轻型 |
汽油 |
3.33 |
103 |
0.34 | |
柴油 |
12.89 |
3371 |
43.45 | ||
中型 |
汽油 |
5.9 |
5 |
0.03 | |
柴油 |
162.84 |
2650 |
431.53 | ||
重型 |
汽油 |
61.84 |
0 |
0.00 | |
柴油 |
341.44 |
621 |
212.03 | ||
低速载货汽车 |
三轮汽车 |
32.78 |
0 |
0.00 | |
低速货车 |
44.03 |
176 |
7.75 | ||
合计 |
24218 |
909 |
2、其他行业
其他排放源的NOx新增量按照煤炭消费增量和基准年排放强度测算。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强度为3.77kg/t煤,而“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增量为46.56万吨。则“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新增量为1756.57吨。
(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小计
综合上述分析,“十二五”期间,南充市主要污染物新增量为:
化学需氧量:新增排放量15306.56吨(其中:新增工业源3310.7吨、生活源5470.86吨、农业源6525吨);
氨氮:新增排放量1428.58吨(其中:工业源495.69吨、生活源670.37吨、农业源262.52吨);
二氧化硫:新增排放量7333.08吨;
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2665.57吨(其中:机动车排放909吨、其他行业1756.57吨)。
四、“十二五”总量减排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水污染物减排
1、工业污染治理
根据我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和环统数据,全市的重点COD排放行业主要以纺织印染、再生纸、屠宰、酿酒为主,但规模均较小。因此“十二五”期间,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现状,拟对再生纸、屠宰和酿酒等行业实施取缔关停,预计实现COD减排量约为1132.41吨,氨氮34.05吨。具体结构减排项目详见规划附表5“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2、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1)新建污水处理厂
“十一五”期间,我市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7.5万吨/日。完成总投资约6.0亿元。目前,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高坪区污水处理厂、阆中市污水处理厂、西充县污水处理厂、仪陇县污水处理厂、蓬安县污水处理厂、南部县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已投入运行;营山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将于2011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加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力度,规划各区县中心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 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以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共62个。预计总的处理能力约为31.22万吨/日,实现COD减排量约17803.11吨、氨氮减排量1780.28吨。具体项目见工程项目表。
(2)原有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提标改造建设
“十二五”期间,通过提高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新增脱氮工艺,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按照60%计算,全市预计可实现新增氨氮减排量约1436.64吨。
表12 原有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工程项目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
原设施处理工艺 |
设计处理能力(万吨 / 日) |
新增设施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 |
2010 年实际处理水量(万吨 / 日) |
“ 十二五 ” 期间执行的排放标准( mg/L ) |
预计削减氨氮量(吨) |
南充市污水处理厂 Ⅰ 期 |
CASS 工艺 |
6 |
脱氮 |
6 |
8 |
420.48 | |
阆中市污水处理厂 |
生物膜法( BAF ) |
3 |
脱氮 |
2 |
8 |
210.24 | |
蓬安县污水处理厂 |
氧化沟 |
1.5 |
脱氮 |
1.1 |
8 |
105.12 | |
营山污水处理厂 |
氧化沟 |
1.5 |
脱氮 |
8 |
105.12 | ||
高坪区污水处理厂 |
CASS 工艺 |
3 |
脱氮 |
1.5 |
8 |
210.24 | |
西充县污水处理厂 |
氧化沟 |
1 |
脱氮 |
0.83 |
8 |
70.08 | |
仪陇县污水处理厂 |
氧化沟 |
1 |
脱氮 |
0.5 |
8 |
70.08 | |
南部县污水处理厂 |
氧化沟 |
3.5 |
脱氮 |
2 |
8 |
245.28 | |
合计 |
1436.64 |
3、农业污染源治理
我市是农业大市、养殖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养殖业发展很快,目前,我市已发展符合国家规模化养殖标准的养殖企业(500头猪、100头牛、2万只鸡、1500只羊以上)有62个,其中猪场27个、牛场15个、羊场8个、鸡场12个;市级规模化标准(猪50头、牛10条、鸡2000只、羊150只)的企业达2万多个,其中猪场19000个、牛场127个、羊场103个、鸡场326个。巨大的养殖量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根据统计,上述养殖企业年排畜禽粪便10多万吨,废水140万吨,成为危害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针对畜禽污染的现状,我市全面开展了治理工程:
“十二五”期间,规划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单位进行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共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COD4577.13吨、氨氮33.2吨。具体项目详见规划附表8 “十二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工程治理项目表。
4、小结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全市小屠宰场、养殖场、小酒厂以及纸厂等排污行业集中整治关停,以及对规模化畜禽养殖进行综合治理;修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各项减排措施的开展实施,共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量COD2.35万吨、氨氮3284吨。
(二)大气污染物减排
1、非电力污染治理
根据我市的经济现状,全市没有火电、钢铁等行业,仅有部分小吨位的燃煤锅炉。同时居民和餐饮业也主要以天然气消费为主。根据我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和环统数据,我市砖瓦厂较多,且规模均较小,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因此“十二五”期间,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现状,拟对较小的砖瓦厂实施取缔关停,预计实现二氧化硫减排量约为2048.75吨,具体结构减排项目详见规划附表18 建材窑炉烟气脱硫工程项目表。四川阆中市恒茂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实施燃煤锅炉煤改气,实现10.72吨二氧化硫削减量。
2、机动车污染治理
全市氮氧化物排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业的车辆排放。“十二五”期间,全市预计共淘汰各类机动车辆5426辆(不包括摩托车),实现氮氧化物减排量273.25吨。
表13 “十二五”期间各类机动车辆淘汰数及NOx削减量
|
NOx 排污系数 千克 /( 年 • 辆 ) |
淘汰汽车数(量) |
NOx 削减量(千克) | ||
载客汽车 |
微型 |
汽油 |
6.59 |
345 |
2273.2205 |
其他 |
1.27 |
44 |
55.499 | ||
轻型 |
汽油 |
6.66 |
2662 |
17728.92 | |
其他 |
1.27 |
38 |
48.514 | ||
中型 |
汽油 |
2.92 |
1 |
2.19 | |
柴油 |
80.52 |
117 |
9424.866 | ||
重型 |
其他 |
1.27 |
29 |
36.3855 | |
柴油 |
371.19 |
14 |
5103.8625 | ||
载货汽车 |
微型 |
汽油 |
2.54 |
0 |
0 |
柴油 |
12.89 |
0 |
0 | ||
轻型 |
汽油 |
3.33 |
4 |
14.4855 | |
柴油 |
12.89 |
1066 |
13736.2285 | ||
中型 |
汽油 |
5.9 |
0 |
0.59 | |
柴油 |
162.84 |
791 |
128879.718 | ||
重型 |
汽油 |
61.84 |
0 |
0 | |
柴油 |
341.44 |
276 |
94237.44 | ||
低速载货汽车 |
三轮汽车 |
32.78 |
0 |
0 | |
低速货车 |
44.03 |
39 |
1703.961 | ||
合计 |
5426 |
273245.88 |
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对较小规模的砖瓦厂实施取缔关停,对燃煤锅炉煤改气等项目实施,预计实现二氧化硫减排量约为2059.47吨;各种机动车辆淘汰可实现NOx削减量为273.25吨。
五、重点工程和投资
1、结构减排
“十二五”期间,全市结构减排项目主要有103个项目,共削减COD1132.41吨、氨氮34.05吨、二氧化硫2059.47吨。
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减排
规划完成62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02657万元,并对以及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新增脱氮工艺,全市预计可实现新增氨氮减排量约1436.64吨。预计削减污染物量COD17803.11吨、氨氮3216.92吨。
3、资金来源
(1)政府投资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主要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入为主,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2)企业投资
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由企业负责。其中现有污染源治理投资由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解决。新扩改建项目环保投资,要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将“十二五”期间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治理,以补助或者贴息方式,吸引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积极支持环境保护项目。
六、可达性分析
(一)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
2010年全市排放化学需氧量10.41万吨、氨氮1.21万吨,“十二五”新增化学需氧量1.53万吨、氨氮1428.58吨。另外,本规划新增量预测未包括南充市化工园区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南充市化学工业园区环评,预计化工园区排污总量为:化学需氧量2871吨、氨氮430.7吨。故,“十二五”期末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化学需氧量12.23万吨、氨氮1.40万吨。
根据我市削减目标,加上南充化工园区排污量,“十二五”期间需削减化学需氧量2.55万吨、氨氮0.29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市支撑项目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63万吨、氨氮0.36万吨,其中:工业结构调整削减化学需氧量1114吨、氨氮35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20614吨、氨氮3497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治理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4577.13吨、氨氮33.2吨。
因此,我市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可达。
(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可达性分析
2010年污普更新全市排放二氧化硫1.48万吨、氮氧化物1.57万吨,“十二五”新增二氧化硫7333.08吨、氮氧化物2665.57吨。另外,本规划新增量预测未包括南充市化工园区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南充市化学工业园区环评,预计化工园区排污总量为:二氧化硫4648吨、氮氧化物14643吨。故,“十二五”期末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2.66万吨、氮氧化物3.30万吨。
根据我市削减目标,加上南充化工园区排污量,“十二五”期间需削减二氧化硫1.33万吨,氮氧化物1.85万吨。而“十二五”期间我市支撑项目可削减二氧化硫2059.47吨、氮氧化物1681.42吨。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不可达。
(三)困难与不确定性
1、我市财政及其匮乏,要按时完成场镇生活污水治理,其费用需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
2、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面宽量大,加之其行业利润的不确定性,其治理难度较大,且畜禽养殖受市场影响较大,畜禽养殖规模变化大,其农业源排放量预测值很不确定。另外,畜禽养殖产排污系数系数不确定,其削减量难以确定。
3、机动车淘汰问题执行较难。营运车可以按照使用年限强制淘汰,但非营运车淘汰的不确定性较大。
4、减排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本规划所涉及减排项目为各部门的计划项目,要落实所有的项目并实现预期减排量将受到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社会稳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3、经济增长预期的不确定性。本规划按照目前产业结构、依据我市经济增长的预期情况,采用15%的GDP增速进行预测。若未来五年产业结构调整,GDP增速超过15%,将导致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大于远本规划预测值,进一步加大减排难度。
4、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划测算的人口、能源和产品等发展规模以2010年为基础,通过假定的增长率累计而来。而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是不可预期的,也导致规划测算的参数具有不可确定性。
5、化学工业园区建设的不确定性。化学工业园区是我市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期间主要推进的先进的石油化工制造产业,目前已知入园企业有华能电厂、园区动力站、PTA项目及其下游产业等。化工园区建设进度的不确定以及入园企业和排污量的不确定,导致我市“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大于远本规划预测值,进一步加大减排难度。
七、保障措施
1、部门职责分解和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 。减排计划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对于产业结构、工程治理、监督管理等各项具体减排措施,落实到承办单位,明确责任目标完成的责任主体和考核指标。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分类指导和管理,制定高污染行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指标,参照执行国家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严格准入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及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加快淘汰、关停运行效率低、单位耗能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小发电机组。
3、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工业全面达标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加强老污染源监管力度,重点抓好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造纸、食品等重污染行业污染控制,依法取缔关闭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对不能稳定达标和没有治理设施的排污单位一律停产治理;对治理无望和非法排污企业依法关闭;对达标后仍不能满足排污总量要求的,必须坚决削减排污量,对现有重点的超标排污企业依法限期治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水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废水治理监督管理。
4、严格控制新污染源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审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增量应在原有项目中消化。推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以新带老”、“总量平衡”。凡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地区,从发生污染事故起半年内暂停除污染治理项目以外新建项目的审批。对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且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或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可靠污染治理设施和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破坏以及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5、实行容量总量控制
在确保全面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行容量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新建项目审批机制和工业类项目环境保护准入制。所有建设项目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 “三同时”制度的同时,由环保部门依据当地的环境容量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总量及工艺水平等核定允许排放量,没有总量指标的地区首要任务是完成污染源削减任务,严格控制新建项目的审批;对无总量指标和总量来源的项目一律不准审批(污染治理项目除外),严格实施环境容量“一票否决制”。加强建设项目中后期的管理力度,强化验收环节管理,继续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
6、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强化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保有压,促进扶优汰劣,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加强信贷、土地、环保、供电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严格控制投资。加强产业政策及准入条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产业政策中属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对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投资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土地管理部门不予提供土地,电力企业不予供电,环保部门不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对超标排污企业要依法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要坚决关闭。
对淘汰类项目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省级以上安排投资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7、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积极推进资源和环境价格改革,制订污水处理费最低征收标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完善有利于减排的财税政策。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减排投入机制。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力度,对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对于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改造和建设项目给予支持或补助。
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加强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工作,抓好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定额管理。以高新技术改造冶金、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产品、企业、园区的分层次生态管理。
以化工、造纸、制药、发酵、印染、纺织、酿造、食品加工等企业为重点,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利用先进技术、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减少生产废水的直接排放。
9、抓好重点流域减排
抓好重点流域减排,强化工业、城市、农村三大污染源整治。
减少非电燃煤行业和生活燃煤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燃煤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燃料水平,积极发展发展新能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确保已建城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稳定运行。各地政府要负责协调城建、水利部门研究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机制,改制为企业独立法人,继续推进污水处理收费。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各地政府根据《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 规划》、《四川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其土地出让问题优先考虑,对利用社会资本从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地方财政可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或信贷贴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效应,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行政策优惠与扶持,对污水处理项目减半收费、用电参照工业用电价格执行。
10、落实环保政策法规
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完善监测体系。加强“三大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
加强执法监督,要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11、加强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管理
(1)继续做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市环境监测站要对照各年度国控、省控企业名单和重点减排企业名单,开展监督性监测和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及时编写和报送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报告;要按照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要求,对重点污染源开展质量控制检查与现场抽测,形成报告并及时报送。
(2)进一步规范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一是严格按照环境保护部《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要求和程序组织对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填写《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表》,对通过了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的国控污染源要按季度及时核发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合格标志,考核结果通知国控企业并向社会公布。对未通过有效性审核的企业由监察部门进行处罚,通过有效性审核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应使用于减排核查及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工作中。二是按照各年度省环保厅的要求,对新安装或已通过验收的国控、省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的日常运行开展考核;三是在有效性审核工作中,监测、监察和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会商制度。由分管局长牵头组织污控、监察、监测等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要做到“四表齐全”、行动同步、情况互通、按时上报。
(3)全面推进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验收、运行和应用工作。市环境信息中心、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和市监测信息宣教中心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全面完成和规范完善我市污染源监控中心和企业现场端的建设任务,确保污染源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污染源监控系统的联网、实时数据传输、历史数据调取等功能的正常使用。
(4)继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对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落实当年减排能力建设投入,减排监测能力建设的仪器设备要按规定按时采购到位。二是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尽力保证其在收到国家用于开展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专项补助经费1个月内,完成资金拨付工作。同时,认真抓好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费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污染减排的监督性监测、比对监测和数据有效性审核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加快辖区内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使之尽快达到国家要求。
八、规划实施和考核
由市政府牵头,市级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和督查,按照属地原则,地方各级政府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
规划实行年度考核制。由市目督办、市环保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经委、市畜牧局、市公安局等单位于次年的1月底前完成对县(区)政府的上年度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书面报送市政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目标管理。(南充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