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全镇村镇面貌,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推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环境优美村镇为着力点,不断创新新管理体制,切实强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村镇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面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乡村环境。
二、整治范围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范围:全镇所有街道、镇域内S308线、S224线、望阚路、阚吕路、阚篱路、袁新路、程杨路、老利凤路等所有公路。
三、整治工作任务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任务:以村庄整治为依托,以村镇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彻底清理“八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乱涂乱画)。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村镇建设的要求,严格执行村镇建设规划,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对违章建筑坚决予以拆除;沿线公路新建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符合规定,并尽可能在公路一侧建设,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和骑路逢集现象发生。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路面、公共场所和沟塘垃圾及睡眠漂浮物;清除乱涂乱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按规划配套建设公厕,保持公厕干净、整洁;建筑工地要按规定设置隔离围栏,建筑垃圾要做到随产随清;加强镇村结合部管理,清除卫生死角。沿省道、县道乡镇要消除公路路肩种植农作物、放养牲畜、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乱搭乱建、积肥、乱推乱放等行为。
3.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村镇街道严禁车辆乱停乱放,严禁车辆随意转弯掉头;坚决取缔骑路逢集和在过境道路占道经营;对穿村镇路段实施主辅道分离,减少横向干扰,保持道路畅通;完善公路沿线标示路牌,做到清晰规范;镇政府所在地要完善路灯、标线等交通设施,营造快捷、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4、加强经营秩序管理。村镇主干道路店面必须在室内经营,店面整洁,门前不得乱堆乱放;合理设置市场,实行划行规市,做到场地整洁;村镇主干道、河道两侧的违法建筑及时拆除,彻底清除乱搭乱建现象;村镇内新设置广告须经镇文明办批准,对影响镇容镇貌的广告牌进行清理,确保设置规范。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村镇要绿化美化,要绿化管护力度,做到黄土不见天,保持美观整洁。省道县道沿线栽种道树,建造绿化带,禁止乱砍乱伐,严禁违规取土,严禁在村镇街道和过境道路两侧等公共用地种植农作物。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8月12日—8月17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整治的标准与要求。
2.集中整治阶段(8月18日—9月18日)。由各村及相关单位共同配合,全民参与,营造声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开展整治活动。
3、督查整改阶段(9月19日—10月19日)。镇文明办组织人员对各村镇、单位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验收,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
4、巩固提高阶段(10月20日—12月1日)。各村及各单位要按照“边整治、边管理”的原则,制定长效管理制度,建立管理队伍,落实管理经费。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实行4个工委负责制:马如成工委负责领导解放社区,郑辉工委负责领导平等社区,苏国庆工委负责领导公路居委会,高苏虹工委负责领导民主社区。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和工作班子,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每个自然庄不少于1个保洁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
2、深入宣传发动,广泛营造声势。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镇里要设立专门的宣传栏,对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公开,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3、开展创建活动,增强整体效果。各村各单位要结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通过创建巩固整治成果,提升村镇品位。
4、建立考评体系,严格兑现奖惩。村镇干部一起上,每月全镇进行两次卫生大清理和消障突击,三个社区和公路居委会每周一、三、五汇报进度。每月一评比,评出前三名,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后三名,分别罚300元、200元、100元;三个社区和公路居委会之间评出前两名分别奖励300元、100元,后两名分别罚300元、100元。对存在问题的村、社区和居委会,要限时整改,整改不力的,直接追究书记责任。街道综合整治责任分解见附件。
5、加强日常管理,落实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着眼于治反弹防回潮,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制度,使之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亳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