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1.26
申请日:2023.09.20
分类号:C02F3/12(2023.01)I;C02F3/10(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主要由布水箱、二层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和排水箱组成;污水处理箱一侧端部固定安装连通排水箱,污水处理箱另一侧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二层处理箱,二层处理箱上端部固定安装连通布水箱;排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布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布水箱内设置有布水机构,二层处理箱内设置有储能机构,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填料架和转板机构,储能机构连接并驱动转板机构。其中,储能机构可为后续机构提供动力降低能耗,还可添加填料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转板机构可将污水来回挑起,增加与生物膜接触,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能力。总之,本发明污水处理效果良好、不易堵塞、能耗较低且方便维修保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布水箱、二层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和排水箱组成;所述污水处理箱一侧端部固定安装连通排水箱,污水处理箱另一侧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二层处理箱,二层处理箱上端部固定安装连通布水箱;所述排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布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布水箱内设置有布水机构,二层处理箱内设置有储能机构,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填料架和转板机构,储能机构连接并驱动转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机构主要包括至少两根布水管,布水管与进水管连接并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布水箱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架至少有两个,填料架安装在污水处理箱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主要包括第一转轴杆、储能架和移动架;所述二层处理箱上端部连通布水箱、下端部连通污水处理箱、前侧由滑动安装的密封隔板封闭;所述第一转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二层处理箱后侧内壁上,另一端伸出前侧的密封隔板转动安装;所述储能架为六角棱柱形转筒,转筒内部设置有转轴套,转轴套外壁与转筒内壁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六块内隔板,相邻两个内隔板之间形成前后贯通的隔槽;所述转轴套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杆外;所述转筒内套设移动架,移动架主要包括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分别由与隔槽匹配的六块小移板组成,相邻小移板之间形成匹配内隔板的滑槽;所述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对应的小移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移板的六块小移板通过带套孔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通过套孔套设在第一转轴杆外;所述六角棱柱形转筒各柱面均安装有一块外储能板,每块外储能板贯穿开设有两个漏水孔,漏水孔横截面的形状均呈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机构由至少一个转板单元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单元主要包括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三转板、第四转板、第二转轴杆、第三转轴杆和波形铲板;所述第一转轴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连接第一转板的上端,第一转板的下端转动安装连接第二转轴杆的一端,第二转轴杆的圆周表面转动套设连接第二转板的下端,第二转轴杆的另一端圆周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板的上端固定安装连接第三转轴杆的一端,第三转轴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三转轴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齿轮外侧且圆周表面套设有吸能板;所述第一齿轮下方啮合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面近边缘处转动安装有稳固轮,稳固轮由转杆及其转轮组成,转杆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吸能板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转轴槽套设第三转轴杆;所述吸能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环形滑轨,稳固轮的转轮置于环形滑轨内,吸能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根斜撑杆,两根斜撑杆呈倒V形架设在污水处理箱的两侧上边缘;位于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之间的第二转轴杆的圆周表面还套设连接第三转板上端,第三转板下端转动安装连接第四转板上端,第四转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波形铲板,波形铲板置于污水处理箱中,第四转板中部的侧端部转动连接侧撑杆一端,侧撑杆另一端与污水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机构由两个转板单元串联构成,第一转板单元的第三转轴杆作为第二转板单元中第一转板连接的第一转轴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果良好、不易堵塞、能耗较低且方便维修保养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主要由布水箱、二层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和排水箱组成;污水处理箱一侧端部固定安装连通排水箱,污水处理箱另一侧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二层处理箱,二层处理箱上端部固定安装连通布水箱;排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布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布水箱内设置有布水机构,二层处理箱内设置有储能机构,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填料架和转板机构,储能机构连接并驱动转板机构。
布水机构主要包括至少两根布水管,布水管与进水管连接并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布水箱的内壁。
填料架至少有两个,填料架安装在污水处理箱的内壁上。
储能机构主要包括第一转轴杆、储能架和移动架;二层处理箱上端部连通布水箱、下端部连通污水处理箱、前侧由滑动安装的密封隔板封闭;第一转轴杆一端转动安装在二层处理箱后侧内壁上,另一端伸出前侧的密封隔板转动安装;储能架为六角棱柱形转筒,转筒内部设置有转轴套,转轴套外壁与转筒内壁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六块内隔板,相邻两个内隔板之间形成前后贯通的隔槽;转轴套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杆外;转筒内套设移动架,移动架主要包括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分别由与隔槽匹配的六块小移板组成,相邻小移板之间形成匹配内隔板的滑槽;第一移板和第二移板对应的小移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移板的六块小移板通过带套孔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通过套孔套设在第一转轴杆外;六角棱柱形转筒各柱面均安装有一块外储能板,每块外储能板贯穿开设有两个漏水孔,漏水孔横截面的形状均呈弧形。
转板机构由至少一个转板单元构成。
转板单元主要包括第一转板、第二转板、第三转板、第四转板、第二转轴杆、第三转轴杆和波形铲板;第一转轴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连接第一转板的上端,第一转板的下端转动安装连接第二转轴杆的一端,第二转轴杆的圆周表面转动套设连接第二转板的下端,第二转轴杆的另一端圆周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二转板的上端固定安装连接第三转轴杆的一端,第三转轴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三转轴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齿轮外侧且圆周表面套设有吸能板;第一齿轮下方啮合第二齿轮上方;第二齿轮的外侧面近边缘处转动安装有稳固轮,稳固轮由转杆及其转轮组成,转杆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吸能板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转轴槽套设第三转轴杆;吸能板的内侧面开设有环形滑轨,稳固轮的转轮置于环形滑轨内,吸能板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两根斜撑杆,两根斜撑杆呈倒V形架设在污水处理箱的两侧上边缘;位于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之间的第二转轴杆的圆周表面还套设连接第三转板上端,第三转板下端转动安装连接第四转板上端,第四转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波形铲板,波形铲板置于污水处理箱中,第四转板中部的侧端部转动连接侧撑杆一端,侧撑杆另一端与污水处理箱内壁固定连接。
转板机构由两个转板单元串联构成,第一转板单元的第三转轴杆作为第二转板单元中第一转板连接的第一转轴杆。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设计制作了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主要由布水箱、二层处理箱、污水处理箱和排水箱组成;污水处理箱一侧端部固定安装连通排水箱,污水处理箱另一侧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二层处理箱,二层处理箱上端部固定安装连通布水箱;排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布水箱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布水箱内设置有布水机构,二层处理箱内设置有储能机构,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填料架和转板机构,储能机构连接并驱动转板机构。本发明可用作结合生物膜的污水生物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突出技术效果:
1)波形铲板循环摆动会将污水处理箱内部的水来回挑起,此时污水处理箱内部的污水反复冲击到填料架上,污水上的有机物会吸附在填料架的生物膜上,以此对污水进行反复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污水单次流动时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生物膜的吸附能力,同时污水在被挑起时,会出现与空气氧气结合的现象,氧气接触到填料架的生物膜上后,无需采用额外的供氧设备,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能源损耗,生物膜的活性会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生物膜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2)可以将大量的生物填料放进隔槽中,在填料放置完成后,再将移动架推动复位,此时填料被关闭在储能架内部,再将密封隔板安装复位即可;通过将储能架设计成内部镂空,且可以打开关闭,从而可以在储能架内部放置填料,在接触污水时,可以先进行一次污水处理;储能架设计成可打开形式,方便后续对填料进行更换或补充。
3)储能架不断旋转会带动内部的填料不断翻滚,可以加大与污水接触的次数和面积,同时填料位于单独隔槽中,不会出现相互污染的现象;将储能架设计成可放置填料,在为后续机构提供动力的同时,自身可以起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4)第二转板和第三转轴杆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由于吸能板为固定不动,因此第一齿轮在旋转时较为稳定,同时利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辅助旋转,而第二齿轮又与第二转轴杆转动连接,因此第二齿轮可以辅助提高第二转轴杆在旋转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了整套机构运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波形铲板被污水冲击时的稳定性。
5)第二齿轮在旋转时会带动稳固轮做圆周旋转,稳固轮在吸能板开设的环形滑轨内部转动,吸能板有效提高了稳固轮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二齿轮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
6)为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转板机构可以设计成由多个转板单元串联构成,第一单元中第三转轴杆贯穿于吸能板,与第二单元的第一转板固定连接作为其第一转轴杆,以此类推;因此,该装置在运行时,利用储能架提供的动力可以带动多套转板单元同时工作,因此污水处理箱内部有多个波形铲板同时操作,大大提高污水的翻动能力,大大提高了污水与填料架内填料接触的次数,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能力,同时整体无需采用额外动力,只需依赖污水下流的冲击力即可,极大降低了设备的能源损耗。
7)在外储能板开设有漏水孔,污水在接触到外储能板时,不仅可以对外储能板进行推动,漏水孔还可以提高污水下流的顺畅度,有效防止污水在下流时被多个外储能板堵塞,导致二层处理箱内部水路发生堵塞,且其自身旋转也可防止二层处理箱发生堵塞。
(发明人:王涛;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