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29
申请日:2021.11.24
分类号:B01F33/502(2022.01)I;B01F33/82(2022.01)I;B01F27/93(2022.01)I;B01F25/51(2022.01)I;C02F3/28(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包括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和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可振动箱体、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依次通过溢流通道连通,并且均设有加温装置;维流及保温系统设有可振动箱体、实现可振动箱体振动的振动机构;出料系统设有出料系统出料管、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进料过滤系设有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通过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联控进水管电动阀门,使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维持在设定范围。本发明解决了IC厌氧塔厌氧颗粒污泥的运输、投加时存在的厌氧颗粒污泥沉积、破碎、失温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和设置于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的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依次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料过滤系统设有第一进料管、安装于第一进料管的进料管电动阀门、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安装于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的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电动阀门、第一排渣管、滤网,厌氧颗粒污泥通过第一进料管卸入进料过滤系统,通过滤网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过滤;所述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进水管、安装于进水管的进水管电动阀门、第二排渣管、第一双曲面搅拌机,进水管电动阀门开启后通过进水管向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通入自来水调节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控制进水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在95%~98%之间,通过第一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所述维流及保温系统设有可振动箱体、实现可振动箱体振动的振动机构以及设于可振动箱体的第二进料管、第三排渣管;所述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第三进料管、第四排渣管、第二双曲面搅拌机,通过第二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所述出料系统设有第五排渣管、出料系统出料管、与出料系统出料管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与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连接的出料管电动阀门,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和出料系统均设有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设定温度的加温装置,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温度在35℃~37℃之间;所述进料过滤系设有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通过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联控进水管电动阀门,使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维持在设定范围,当厌氧颗粒污泥温度低于35℃或者含水率低于95%时,关闭出料管电动阀门、打开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电动阀门、打开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出料系统出料管排出的厌氧颗粒污泥通过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通入进料过滤系统,形成厌氧颗粒污泥的内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装置包括设于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中的加温盘管,以及向加温盘管中通入蒸汽的电磁蒸汽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过滤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以及出料系统设有温度计在线监测仪表,通过温度计在线监测仪表联控电磁蒸汽发生器向加温盘管中通入蒸汽,使厌氧颗粒污泥的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加温盘管围绕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维流及保温系统可振动箱体内壁设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出料系统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弹簧组以及振动弹簧组自带的振动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壁为厚度14mm钢板,外壁为厚度0.5~0.7mm钢板,内、外壁中间设有厚度100mm聚苯乙烯夹心泡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的长宽高之比范围3:1:1.2,箱体的长度范围为9~12m,有效容积≥80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料过滤系统与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之间设有滤网相连接,且滤网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可拆卸安装于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箱体的顶部均设有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的内壁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采用聚氨酯3层耐磨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解决常规IC厌氧塔厌氧颗粒污泥的运输、投加时存在的厌氧颗粒污泥沉积、破碎、失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移动投加设备,包括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和设置于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的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依次通过溢流通道连通;
所述进料过滤系统设有第一进料管、安装于第一进料管的进料管电动阀门、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安装于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的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电动阀门、第一排渣管、滤网,厌氧颗粒污泥通过第一进料管卸入进料过滤系统,通过滤网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过滤;
所述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进水管、安装于进水管的进水管电动阀门、第二排渣管、第一双曲面搅拌机,进水管电动阀门开启后通过进水管向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通入自来水调节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控制进水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在95%~98%之间,通过第一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
所述维流及保温系统设有可振动箱体、实现可振动箱体振动的振动机构以及设于可振动箱体的第二进料管、第三排渣管;
所述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设有第三进料管、第四排渣管、第二双曲面搅拌机,通过第二双曲面搅拌机对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搅拌;
所述出料系统设有第五排渣管、出料系统出料管、与出料系统出料管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的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与厌氧颗粒污泥出料管连接的出料管电动阀门,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与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连接;
所述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和出料系统均设有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设定温度的加温装置,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温度在35℃~37℃之间;
所述进料过滤系设有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通过含水率在线监测仪表联控进水管电动阀门,使厌氧颗粒污泥含水率维持在设定范围,当厌氧颗粒污泥温度低于35℃或者含水率低于95%时,关闭出料管电动阀门、打开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电动阀门、打开厌氧颗粒污泥螺杆泵,出料系统出料管排出的厌氧颗粒污泥通过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通入进料过滤系统,形成厌氧颗粒污泥的内循环。
优选的,所述加温装置包括设于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中的加温盘管,以及向加温盘管中通入蒸汽的电磁蒸汽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进料过滤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以及出料系统设有温度计在线监测仪表,通过温度计在线监测仪表联控电磁蒸汽发生器向加温盘管中通入蒸汽,使厌氧颗粒污泥的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
优选的,加温盘管围绕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维流及保温系统可振动箱体内壁设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4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加温盘管围绕出料系统箱体内壁一定间距设置一圈。
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弹簧组以及振动弹簧组自带的振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内壁为厚度14mm钢板,外壁为厚度0.5~0.7mm钢板,内、外壁中间设有厚度100mm聚苯乙烯夹心泡沫板。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的长宽高之比范围3:1:1.2,箱体的长度范围为9~12m,有效容积≥80m3。
优选的,进料过滤系统与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之间设有滤网相连接,且滤网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可拆卸安装于卡槽。
优选的,所述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箱体的顶部均设有人孔。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投加装置箱体的内壁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采用聚氨酯3层耐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污泥特性,设置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出料系统,其中维流及保温系统中可振动箱体、振动机构以及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和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中的高效双曲面搅拌机组合下能维持厌氧颗粒污泥的流动性,同时不破坏厌氧颗粒污泥稳定的团粒结构。
进料过滤系统、一级混料及保温系统、维流及保温系统、二级混料及保温系统和出料系统均设有加温装置,使厌氧颗粒污泥保持一定温度。
厌氧颗粒污泥循环管使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形成内部循环防止厌氧颗粒污泥沉积,最终提高厌氧颗粒污泥活性,使“远道而来”的厌氧颗粒污泥在IC厌氧塔中能快速培养,达到省时省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解决了常规装置和方法导致的IC厌氧塔厌氧颗粒污泥的运输、投加时存在的厌氧颗粒污泥沉积、破碎、失温等问题,为实现维持厌氧颗粒污泥流动性、一定温度、一定含水率,提高厌氧颗粒污泥活性,以实现厌氧颗粒污泥在IC厌氧塔的快速培养,达到省时省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另外,运输工程节省人工,节省厌氧颗粒污泥在IC厌氧塔中培养时间,降低调试期间人力资源的消耗,菌种耗损在由原来的15~20%降低至5~10%。
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先进可靠、操作维护少、可长期连续自动运行等优点,方便运输,从长远看节约成本。
(发明人:高丹丹;梁兴飞;赵欢;刘露;王磊;周烁灵;俞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