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5-3-25 14:36:56

公布日:2023.09.05

申请日:2023.06.06

分类号:C04B20/10(2006.01)I

摘要

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泥气化渣进行破碎,筛取粒径大的颗粒作为内核;(2)粒径5mm以下的颗粒和粉体,粉磨得到磨细的污泥气化渣粉料,作为裹壳粉体的一种组成材料使用;(3)制备裹壳粉体;(4)将内核与裹壳粉体均匀混合,形成粒粉混合物;(5)在粒粉混合物中加水拌合至包裹均匀,得到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6)养护后测试其筒压强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本发明将污泥气化渣资源化利用,作为免烧陶粒内核时易于包裹,制备工艺简单,磨细污泥气化渣替代部分胶凝材料作为裹壳粉体时可降低成本;制备的免烧陶粒强度满足普通轻骨料的要求,可实现污泥气化渣的建材化利用。

6.jpg

权利要求书

1.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泥气化渣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筛取其中粒径5-25mm的颗粒作为免烧陶粒的内核;(2)筛分后剩余粒径5mm以下的颗粒和粉体,置于球磨机中粉磨至比表面积100m2/kg以上,得到磨细的污泥气化渣粉料,作为裹壳粉体的一种组成材料使用;(3)制备裹壳粉体;(4)将步骤(1)制备的内核与步骤(3)制备的裹壳粉体均匀混合,形成粒粉混合物;(5)在粒粉混合物中加水拌合至包裹均匀,得到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6)将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经过自然养护或碳化养护后,测试其筒压强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裹壳粉体的成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0100wt%、磨细污泥气化渣020wt%、磨细电石渣0100wt%、粉煤灰050wt%、硅灰05wt%、聚羧酸减水剂02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内核与裹壳粉体的混合的重量比为10:11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拌合用水以喷雾状加入,造粒时间为10-2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自然养护的条件为:裹壳后免烧陶粒置于自然环境中养护28d以上,自然环境条件为温度1030℃,相对湿度4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碳化养护的条件为:裹壳后免烧陶粒置于碳化环境中养护1h以上,碳化环境条件为二氧化碳浓度为10-100vt%,温度1030℃,相对湿度40%~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以污水厂产出的污泥气化渣作为内核,使用污泥气化渣磨细后混合胶凝材料制备裹壳粉体,通过裹壳工艺制备免烧陶粒,在制备出可在轻质混凝土中使用的高强轻质陶粒的同时,可解决污泥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污泥气化渣作为原材料的免烧陶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气化渣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筛取其中粒径5-25mm的颗粒作为免烧陶粒的内核;

(2)筛分后剩余粒径5mm以下的颗粒和粉体,置于球磨机中粉磨至比表面积100m2/kg以上,得到磨细的污泥气化渣粉料,作为裹壳粉体的一种组成材料使用;

(3)制备裹壳粉体;

(4)将步骤(1)制备的内核与步骤(3)制备的裹壳粉体均匀混合,形成粒粉混合物;

(5)在粒粉混合物中加水拌合至包裹均匀,得到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

(6)将污泥气化渣免烧陶粒经过自然养护或碳化养护后,测试其筒压强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吸水率。

进一步的,步骤(3)中裹壳粉体的成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0100wt%、磨细污泥气化渣020wt%、磨细电石渣0100wt%、粉煤灰050wt%、硅灰05wt%、聚羧酸减水剂02wt%。

进一步的,步骤(4)中内核与裹壳粉体的混合的重量比为10:115:1

进一步的,步骤(5)中拌合用水以喷雾状加入,造粒时间为10-25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6)中自然养护的条件为:裹壳后免烧陶粒置于自然环境中养护28d以上,自然环境条件为温度1030℃,相对湿度40%~80%;

进一步的,步骤(6)中碳化养护的条件为:裹壳后免烧陶粒置于碳化环境中养护1h以上,碳化环境条件为二氧化碳浓度为10-100vt%,温度1030℃,相对湿度40%~8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泥气化渣亟需资源化利用,其作为免烧陶粒内核时易于包裹,制备工艺简单,磨细污泥气化渣替代部分胶凝材料作为裹壳粉体时可降低成本。使用污泥气化渣制备的免烧陶粒强度满足普通轻骨料的要求,可实现污泥气化渣的建材化利用。

(发明人:谭云飞;马军涛;赵顺波;宋泽瑢;张许;王慧贤;王秀珍;党钧陶;杨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