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17
申请日:2023.09.11
分类号:C02F1/52(2023.01)I;C02F1/54(2023.01)I;C02F1/56(2023.01)I;C02F1/28(2023.01)I;C02F103/28(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污水系统储泥池或二沉池的污泥作为脱色体系的一部分与造纸废水混合后进入加药池,加入复合有机絮凝剂,对含有污泥的废水进行絮凝沉淀,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由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系统储泥池或二沉池的污泥与造纸废水混合后加入到加药池中;(2)在加药池中加入复合有机絮凝剂,对含有污泥的造纸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由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污泥与造纸废水的体积比为1:2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的加入量与造纸废水的体积比例为1:5000~1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由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1:1~4:1的体积比例组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通过回流部分储泥池或二沉池污泥至前端进水口,作为木质素等有色基团的吸附剂、共沉淀剂,在加药区仅添加一种有机絮凝剂,即可达到GBT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要求(64倍),同时替代传统药剂PAC、PAM的投加,不增加钙离子和含盐量,具有沉降速度快,色度去除优异的性能。
本发明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系统储泥池或二沉池的污泥与造纸废水混合后加入到加药池中;(2)在加药池中加入复合有机絮凝剂,对含有污泥的造纸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由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组成。
优选的,步骤(1)所述污泥与造纸废水的体积比为1:20~1:50。
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的加入量与造纸废水的体积比例为1:5000~10000。
优选的,所述复合有机絮凝剂由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按照1:1~4:1的体积比例组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双氰胺甲醛为市场常规购买的有效物质含量40%的双氰胺甲醛;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为市场常规购买的含量40%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纸废水脱色、絮凝沉淀的方法。造纸废水颜色发黄,主要是木质素色度。回流污泥可增加造纸废水中悬浮颗粒的负电性,在投加具有阳离子脱色作用的复合有机絮凝剂时,更有利于木质素色度与污泥共沉淀,在脱除色度的同时,沉降速度也明显提升,无需加入无机絮凝剂。脱色过程无需其他无机类絮凝剂的添加,色度去除率随着复合有机絮凝剂的量的增加而提升,脱色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发明人:曹洪涛;刘晨;田家凯;汤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