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5-2-26 14:12:07

公布日:2024.04.09

申请日:2024.01.30

分类号:C02F1/00(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包括:污水处理罐以及罐盖;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罐的进水口处;摆动撒药机构,位于所述罐盖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罐盖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摆动撒药机构,使得药剂可以进行圆周散入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中,当转动环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由于锥齿条固定不动,从而第一锥齿轮与锥齿条接触时,通过锥齿条驱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蜗轮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座进行自转,使得导流壳能够进行局部倾斜,以此使得导流壳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摆动,从而扩大了导流壳加药的范围,以此提高了污水与药剂混合的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罐(1)以及罐盖(2);进水阀(3),所述进水阀(3)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罐(1)的进水口处;摆动撒药机构,位于所述罐盖(2)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罐盖(2)的内部,用于对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部污水不同深度进行散药,所述摆动撒药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罐盖(2)内侧的转动环(5),所述转动环(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14),所述第一固定座(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座(11),所述转动座(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座(15),所述活动座(1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活动座(15)位置进行调节的微调辅助器;托底座(38),所述托底座(38)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15)一端的托底座(38),所述托底座(38)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壳(10),所述导流壳(10)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流壳(10)位置进行调节循环牵引器;所述摆动撒药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罐盖(2)顶部的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罐盖(2)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8)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7),所述进料斗(4)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转动环(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软管(9),所述软管(9)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转动座(11)的外部与所述导流壳(10)的进料口处连接,所述转动轴(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蜗轮(31),所述转动环(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27),所述第二固定座(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31)相啮合的蜗杆(28),所述蜗杆(2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0),所述罐盖(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0)相啮合的锥齿条(29),所述软管(9)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软管(9)进行摇晃的摇晃辅助组件与用于对所述软管(9)进行限位的限制组件;所述微调辅助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4)两侧外壁的立架(20),所述立架(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直齿轮(23),所述转动座(1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收卷轴(43),所述收卷轴(4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23)相啮合的小直齿轮(24),所述收卷轴(43)的外壁收卷有牵引绳(46),所述牵引绳(46)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1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4),所述固定架(4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轮(45),且两个所述辅助轮(45)分别位于所述牵引绳(46)的外壁,所述活动座(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弹簧(49),所述辅助弹簧(49)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11)固定连接;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15)一侧的辅助架(19),所述辅助架(1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杆(13),且所述限制杆(13)位于所述软管(9)的外壁;所述调节循环牵引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壳(10)两侧外壁的转轴(40),所述转轴(40)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托底座(38)的外壁并与所述托底座(3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大直齿轮(41),所述转轴(40)的内侧与所述托底座(38)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42),所述活动座(1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条(39),且所述直齿条(39)与所述第二大直齿轮(41)相啮合,所述直齿条(39)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座(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半球块(50),所述半球块(5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51),且所述第三连接弹簧(51)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15)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循环牵引器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27)内侧的两个滑动杆(17),所述滑动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杆(16),所述动力杆(16)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转动轴(22)的内部并与所述转动轴(2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牵引杆(18),且所述牵引杆(18)贴合在所述动力杆(16)的外壁,所述转动轴(22)与所述牵引杆(18)之间安装有第四连接弹簧(53),所述活动座(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T形座(48),所述T形座(4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T形连杆(47),所述T形连杆(47)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牵引杆(18)的外部并与所述牵引杆(18)滑动连接,所述T形连杆(4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推板(21),且所述斜推板(21)贴合在所述半球块(50)上,所述滑动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柱(34),两个所述滑动杆(17)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弹簧(35),所述第二固定座(2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36),所述导向杆(36)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固定座(2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斜推杆(26),所述导向杆(36)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7)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弹簧(37),所述斜推杆(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杆(32),所述罐盖(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环(25),所述动力环(25)的内侧开设有多个V形槽(33),且所述球形杆(32)初始位于其中一个所述V形槽(33)之间;所述摇晃辅助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17)外壁的遥杆(12),且所述遥杆(12)的内侧与所述软管(9)固定连接;包括以下步骤:S1、当需要对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部污水进行添加药剂混合时,将药剂倒入所述进料斗(4)中,随后通过所述软管(9)导入到所述导流壳(10),通过所述导流壳(10)导入到污水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6)进行正反转动,当所述驱动电机(6)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7)旋转时,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8)通过所述进料斗(4)、所述转动座(11)带动所述导流壳(10)进行圆周转动,使得药剂进行圆周散入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部污水中,当所述转动环(5)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由于所述锥齿条(29)固定不动,从而所述第一锥齿轮(30)与所述锥齿条(29)接触时,通过所述锥齿条(29)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30)带动所述蜗杆(28)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蜗轮(31)通过所述转动轴(22)带动所述转动座(11)进行自转,使得所述导流壳(10)能够进行局部倾斜,以此使得所述导流壳(10)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摆动,从而扩大了所述导流壳(10)加药的范围,以此提高了污水与药剂混合的效果;当所述导流壳(10)旋转九十度后,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7)进行反转,从而驱动所述导流壳(10)进行复位;当药剂进入到污水中的同时多个动力电机(52)同时启动,从而驱动搅拌杆(54)对所述污水处理罐(1)内部的污水与药剂进行搅拌处理;S2、当所述蜗轮(31)通过所述转动轴(22)带动所述转动座(11)进行转动时,由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23)固定不动,从而驱动所述小直齿轮(24)带动所述收卷轴(43)进行自转,对所述牵引绳(46)进行释放,使得所述活动座(15)在所述辅助弹簧(49)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导流壳(10)进行移动,使得所述导流壳(10)在进行摆动的同时能够调节所述导流壳(10)移动的深度,进而提高了药剂散入到污水中的范围,以此进一步提高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S3、当所述转动环(5)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球形杆(32)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球形杆(32)一端球面与所述V形槽(33)内侧斜面接触时,当所述球形杆(32)从所述V形槽(33)底部移动到高处时,在所述V形槽(33)内侧斜面接触下推动所述球形杆(32)带动所述斜推杆(26)向所述第二固定座(27)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两个所述辅助柱(34)在所述斜推杆(26)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牵引杆(18)带动所述T形连杆(47)向所述转动轴(22)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所述斜推板(21)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半球块(50)带动所述直齿条(39)向所述转轴(40)方向移动,当所述球形杆(32)与所述V形槽(33)分离时,所述直齿条(39)驱动所述第二大直齿轮(41)带动所述导流壳(10)旋转九十度,使得所述扭力弹簧(42)进行扭曲,使得所述导流壳(10)能够进行摆动,当进入到所述软管(9)内部的是粉末状的药剂时,将粉末状态的药剂从所述导流壳(10)内部甩出,进而避免粉末过多的堆积在所述导流壳(10)内部,以此提高了药剂散出的效果,同时通过所述导流壳(10)的往复摆动提高药剂局部散出的范围,进而提高了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S4、当所述球形杆(32)沿着所述V形槽(33)移动时,从而能够推动所述球形杆(32)进行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滑动杆(17)带动所述遥杆(12)进行往返移动,使得所述遥杆(12)能够拉动所述软管(9)进行摇晃,当粉末状态的药剂进入到所述软管(9)内部,通过所述遥杆(12)带动所述软管(9)进行摇晃辅助粉末状态的药剂进行下料;S5、当所述活动座(15)逐步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14)方向进行移动时,通过所述辅助架(19)带动所述限制杆(13)进行,从而减小对所述软管(9)进行拉扯,使得所述软管(9)能够随着所述导流壳(10)移动拉长,通过所述限制杆(13)对所述软管(9)进行限制,避免所述软管(9)在设备内部无序摆动造成缠绕,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座(27)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所述滑动杆(17)通过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推杆(26)的内侧设置有斜面,所述辅助柱(34)初始抵在所述斜推杆(26)内侧斜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罐以及罐盖;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安装在所述污水处理罐的进水口处;摆动撒药机构,位于所述罐盖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罐盖的内部,用于对所述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不同深度进行散药,所述摆动撒药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罐盖内侧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活动座位置进行调节的微调辅助器;托底座,所述托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一端的托底座,所述托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流壳位置进行调节循环牵引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撒药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罐盖顶部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罐盖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转动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转动座的外部与所述导流壳的进料口处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动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罐盖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锥齿条,所述软管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软管进行摇晃的摇晃辅助组件与用于对所述软管进行限位的限制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调辅助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两侧外壁的立架,所述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大直齿轮,所述转动座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相啮合的小直齿轮,所述收卷轴的外壁收卷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辅助轮,且两个所述辅助轮分别位于所述牵引绳的外壁,所述活动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座一侧的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杆,且所述限制杆位于所述软管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循环牵引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壳两侧外壁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托底座的外壁并与所述托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大直齿轮,所述转轴的内侧与所述托底座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活动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直齿条,且所述直齿条与所述第二大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直齿条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活动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弹簧,且所述第三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循环牵引器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内侧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转动轴的内部并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牵引杆,且所述牵引杆贴合在所述动力杆的外壁,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牵引杆之间安装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活动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T形座,所述T形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T形连杆,所述T形连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牵引杆的外部并与所述牵引杆滑动连接,所述T形连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推板,且所述斜推板贴合在所述半球块上,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柱,两个所述滑动杆之间安装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斜推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斜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杆,所述罐盖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环,所述动力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V形槽,且所述球形杆初始位于其中一个所述V形槽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摇晃辅助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外壁的遥杆,且所述遥杆的内侧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所述滑动杆通过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推杆的内侧设置有斜面,所述辅助柱初始抵在所述斜推杆内侧斜面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上述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所述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进行添加药剂混合时,可以将药剂倒入所述进料斗中,随后通过所述软管导入到所述导流壳,通过所述导流壳导入到污水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动,当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旋转时,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进料斗、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导流壳进行圆周转动,使得药剂可以进行圆周散入所述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中,当所述转动环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由于所述锥齿条固定不动,从而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锥齿条接触时,通过所述锥齿条驱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所述蜗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蜗轮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转动座进行自转,使得所述导流壳能够进行局部倾斜,以此使得所述导流壳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摆动,从而扩大了所述导流壳加药的范围,以此提高了污水与药剂混合的效果;

当所述导流壳旋转九十度后,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进行反转,从而驱动所述导流壳进行复位;

当药剂进入到污水中的同时多个所述动力电机同时启动,从而驱动所述搅拌杆对所述污水处理罐内部的污水与药剂进行搅拌处理;

S2、当所述蜗轮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转动座进行转动时,由于所述第一大直齿轮固定不动,从而驱动所述小直齿轮带动所述收卷轴进行自转,对所述牵引绳进行释放,使得所述活动座在所述辅助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导流壳进行移动,使得所述导流壳在进行摆动的同时能够调节所述导流壳移动的深度,进而提高了药剂散入到污水中的范围,以此进一步提高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

S3、当所述转动环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球形杆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球形杆一端球面与所述V形槽内侧斜面接触时,当所述球形杆从所述V形槽底部移动到高处时,在所述V形槽内侧斜面接触下推动所述球形杆带动所述斜推杆向所述第二固定座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两个所述辅助柱在所述斜推杆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牵引杆带动所述T形连杆向所述转动轴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所述斜推板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所述半球块带动所述直齿条向所述转轴方向移动,当所述球形杆与所述V形槽分离时,所述直齿条驱动所述第二大直齿轮带动所述导流壳旋转九十度,使得所述扭力弹簧进行扭曲,使得所述导流壳能够进行摆动,当进入到所述软管内部的是粉末状的药剂时,可以将粉末状态的药剂从所述导流壳内部甩出,进而避免粉末过多的堆积在所述导流壳内部,以此提高了药剂散出的效果,同时通过所述导流壳的往复摆动可以提高药剂局部散出的范围,进而提高了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

S4、当所述球形杆沿着所述V形槽移动时,从而能够推动所述球形杆进行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滑动杆带动所述遥杆进行往返移动,使得所述遥杆能够拉动所述软管进行摇晃,当粉末状态的药剂进入到所述软管内部,可以通过所述遥杆带动所述软管进行摇晃可以辅助粉末状态的药剂进行下料;

S5、当所述活动座逐步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方向进行移动时,通过所述辅助架带动所述限制杆进行,从而减小对所述软管进行拉扯,使得所述软管能够随着所述导流壳移动拉长,通过所述限制杆可以对所述软管进行限制,避免所述软管在设备内部无序摆动造成缠绕,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摆动撒药机构,当需要对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进行添加药剂混合时,可以将药剂倒入进料斗中,随后通过软管导入到导流壳,通过导流壳导入到污水中,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动,当驱动电机带动第三锥齿轮旋转时,驱动第二锥齿轮通过进料斗、转动座带动导流壳进行圆周转动,使得药剂可以进行圆周散入污水处理罐内部污水中,当转动环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由于锥齿条固定不动,从而第一锥齿轮与锥齿条接触时,通过锥齿条驱动第一锥齿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蜗轮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座进行自转,使得导流壳能够进行局部倾斜,以此使得导流壳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能够进行摆动,从而扩大了导流壳加药的范围,以此提高了污水与药剂混合的效果;

2、通过设置牵引绳等零件的配合,当蜗轮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座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一大直齿轮固定不动,从而驱动小直齿轮带动收卷轴进行自转,对牵引绳进行释放,使得活动座在辅助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导流壳进行移动,使得导流壳在进行摆动的同时能够调节导流壳移动的深度,进而提高了药剂散入到污水中的范围,以此进一步提高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

3、通过设置辅助架等零件的配合,当活动座逐步向远离第一固定座方向进行移动时,通过辅助架带动限制杆进行,从而减小对软管进行拉扯,使得软管能够随着导流壳移动拉长,通过限制杆可以对软管进行限制,避免软管在设备内部无序摆动造成缠绕,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4、通过设置V形槽等零件的配合,当转动环进行圆周转动的同时带动球形杆进行同步转动,当球形杆一端球面与V形槽内侧斜面接触时,当球形杆从V形槽底部移动到高处时,在V形槽内侧斜面接触下推动球形杆带动斜推杆向第二固定座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两个辅助柱在斜推杆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牵引杆带动T形连杆向转动轴方向移动,进而通过斜推板内侧斜面的作用下推动半球块带动直齿条向转轴方向移动,当球形杆与V形槽分离时,直齿条驱动第二大直齿轮带动导流壳旋转九十度,使得扭力弹簧进行扭曲,使得导流壳能够进行摆动,当进入到软管内部的是粉末状的药剂时,可以将粉末转态的药剂从导流壳内部甩出,进而避免粉末过多的堆积在导流壳内部,以此提高了药剂散出的效果,同时通过导流壳的往复摆动可以提高药剂局部散出的范围,进而提高了药剂与污水混合效率;

5、通过设置遥杆等零件的配合,当球形杆沿着V形槽移动时,从而能够推动球形杆进行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滑动杆带动遥杆进行往返移动,使得遥杆能够拉动软管进行摇晃,当粉末状态的药剂进入到软管内部,可以通过遥杆带动软管进行摇晃可以辅助粉末状态的药剂进行下料。

(发明人:潘俊栋;冯震;孙传明;许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