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1
申请日:2023.06.20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0(2023.01)N;C02F1/42(2023.01)N;C02F3/28(2023.01)N;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尾水经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内填装离子交换树脂,对进水中的NO3--N进行选择性吸附去除;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盐水池中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树脂的再生;再通过冲洗水池中的净水对交换树脂进行冲洗,所产生的树脂再生液和冲洗液排入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再生液池中;将再生液池中的树脂再生液通入反硝化反应器内,高效脱氮反应器接种颗粒污泥,并添加乙酸钠作为碳源,对树脂再生液进行反硝化处理,处理后的树脂再生液经沉淀池沉淀后达标排放;本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脱氮效率高、投加碳氮比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污水处理厂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尾水经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内填装有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对进水中的NO3--N进行选择性吸附去除,经吸附后的尾水达标排放;S2,离子交换柱内填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盐水池中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树脂的再生;S3,再通过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冲洗水池中的净水对交换树脂进行冲洗,所产生的树脂再生液和冲洗液排入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再生液池中;S4,将再生液池中的树脂再生液通入反硝化反应器内,高效脱氮反应器接种颗粒污泥,并添加乙酸钠作为碳源,对树脂再生液进行反硝化处理,处理后的树脂再生液经沉淀池沉淀后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盐水池中用于树脂再生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4%~7%,通入离子交换柱内的再生用量为填装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3倍,配置盐水池中的NaCl溶液所用水来自离子交换柱出水,再生流速为1~2BV/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冲洗水池中冲洗用水来自树脂离子交换柱出水,冲洗水用量为填装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2~4倍,冲洗流速为5~10BV/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反硝化反应器施加内循环提供上升流速,维持颗粒污泥的颗粒状形态,利用颗粒污泥对高盐度再生液进行处理,使得反硝化反应器内的C/N为3~3.5,pH为6.5~9,HRT为8~24h,上升流速1~3m/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处理后的树脂再生液经沉淀池沉淀后与步骤S1中经离子交换柱吸附后的尾水混合后达标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填装前还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M1,取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浸润;M2,用净水将浸泡过的交换树脂反复冲洗,直至交换树脂中无杂质且冲洗水呈无色透明;M3,将交换树脂装入离子交换柱内,并打开进水泵从离子交换柱顶部缓慢进水,同时打开离子交换柱顶部的排气阀,将离子交换柱内气泡排出后再关闭排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经吸附后的尾水还用作步骤S2中盐水池的再生用水。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树脂再生液颗粒污泥反硝化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处理厂经过生化处理后的尾水经过滤后进入离子交换柱,离子交换柱内填装有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对进水中的NO3--N进行选择性吸附去除,经吸附后的尾水达标排放;
S2,离子交换柱内填装的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后,通过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盐水池中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树脂的再生;
S3,再通过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冲洗水池中的净水对交换树脂进行冲洗,所产生的树脂再生液和冲洗液排入与离子交换柱连通的再生液池中;
S4,将再生液池中的树脂再生液通入反硝化反应器内,高效脱氮反应器接种颗粒污泥,并添加乙酸钠作为碳源,对树脂再生液进行反硝化处理,处理后的树脂再生液经沉淀池沉淀后达标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2中,盐水池中用于树脂再生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4%~7%,通入离子交换柱内的再生用量为填装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2~3倍,配置盐水池中的NaCl溶液所用水来自离子交换柱出水,再生流速为1~2BV/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3中,所述冲洗水池中冲洗用水来自树脂离子交换柱出水,冲洗水用量为填装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体积2~4倍,冲洗流速为5~10BV/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4中,对反硝化反应器施加内循环提供上升流速,维持颗粒污泥的颗粒状形态,利用颗粒污泥对高盐度再生液进行处理,使得反硝化反应器内的C/N为3~3.5,pH为6.5~9,HRT为8~24h,上升流速1~3m/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步骤:S5,处理后的树脂再生液经沉淀池沉淀后与步骤S1中经离子交换柱吸附后的尾水混合后达标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1中,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填装前还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M1,取靶向脱氮离子交换树脂置于氯化钠溶液中浸润;
M2,用净水将浸泡过的交换树脂反复冲洗,直至交换树脂中无杂质且冲洗水呈无色透明;
M3,将交换树脂装入离子交换柱内,并打开进水泵从离子交换柱顶部缓慢进水,同时打开离子交换柱顶部的排气阀,将离子交换柱内气泡排出后再关闭排气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步骤S1中,经吸附后的尾水还用作步骤S2中盐水池的再生用水。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有:本方法采用对污水中硝态氮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硝态氮等污染物富集到再生液中,再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对树脂再生液进行高效反硝化,再此过程中只需加入少量碳源,就能将水中硝态氮快速去除,且出水中的硝态浓度能稳定低于10mg/L,去除率高,其反硝化出水和树脂极限脱氮出水混排,做到稳定达标排放。除此之外,本方法运行出水总氮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脱氮效率高、投加碳氮比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发明人:骆倩;胡正峰;李忠强;蔡俊云;黄慧敏;董敏峰;李倩倩;梅荣武;杨夕依;王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