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

发布时间:2024-11-15 13:45:02

公布日:2023.11.17

申请日:2023.08.15

分类号:C02F1/72(2023.01)I;C02F1/28(2023.01)I;B01J20/26(2006.01)I;B01J31/22(2006.01)I;B01J31/34(2006.01)I;B01J27/19(2006.01)I;C02F101/34(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以卟啉铁衍生物为基体,与酚类吸附剂通过氢键相连接,卟啉铁衍生物中Fe离子具有多价位离子对,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对酚类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作用,且卟啉铁属于低温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酚类吸附剂由改性ZSM-5分子筛与酚类吸附树脂组成,其中改性改性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路易斯酸位点,促进晶格氧的活化,提高氧化还原性能,提升催化降解效率;酚类吸附树脂捕捉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将酚类物质富集在催化降解剂的近层,实现精确高效降解,有着较高的耐受性,同时在芬顿体系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进行循环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卟啉铁衍生物和酚类吸附剂;所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卟啉铁衍生物和均苯三甲酰氯混合,滴加水,搅拌2h,再加入酚类吸附剂,超声分散成悬浊液,搅拌并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至中性,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卟啉铁衍生物、酚类吸附剂、均苯三甲酰氯和水的用量比为100g(19-26)g7-15g(140-2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卟啉铁衍生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A1:将对硝基苯甲醛和质量分数为15-25%的盐酸溶液混合均匀,氮气氛围下,加入吡咯,室温反应2h,继续加入对醛基苯甲酸和甲酸,升温至140-150℃,反应2-4h,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aA2:按重量份计,在氩气保护下,将中间体a充分研磨后加入到二氯亚砜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80℃,回流反应6h,常压蒸馏除去二氯亚砜,移至冰浴,用恒压漏斗逐滴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三乙胺/胱氨酸混合液,在0℃搅拌反应4h,再室温搅拌12h,升温至80℃回流反应8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bA3:按重量份计,取100份上述所得中间体b,加入8-16份氯化亚锡,100份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通入氮气,升温至70-80℃反应3h,降至室温,滴加质量分数20%的氨水调节pH7-9,加入40-50份氯化亚铁和30-40份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140-160℃反应4h,过滤,蒸馏浓缩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cA4:将上述中间体c与氯化偏苯三酸肝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冰浴降至-5-5℃,加入三乙胺,反应24h,加入盐酸羟胺和吡啶,升温至80℃反应24h,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37%的盐酸调pH至弱酸性,过滤干燥的得到中间体dA5:将中间体d和磷钼酸混合,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调整pH值为2,形成沉淀,过滤干燥,得到卟啉铁类衍生物,其中中间体d与磷钼酸的摩尔比为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对硝基苯甲醛、吡咯和对醛基苯甲酸的摩尔量比为15-61,质量分数为15-25%盐酸溶液的量为80-100mL,甲酸的量为70-90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中间体a、二氯亚砜、无水四氢呋喃、三乙胺和胱氨酸的用量比为250mg5-10mL40-50mL200-220mg100m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中间体c、氯化偏苯三酸肝与三乙胺的摩尔量比为12.2-2.43,二氯甲烷的体积量为100-20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吸附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B1:按重量份计,将240-260份氯乙醇、200-300份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和400-500份质量分数20%的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升温至80-100℃反应6h,然后加入100-160份质量分数45%的三甲胺水溶液混合,搅拌1h,后加入6-12份氯化锌,升温至100-120℃搅拌反应8h,加入320-360份含质量分数1%盐酸的丙酮中搅拌1h,得到酚类吸附树脂;B2:按重量份计,将3-5ZSM-5分子筛加入到质量分数8-12的%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2h,过滤洗涤烘干备用,将20-30份四乙烯五胺加入到200-300份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超声30min,加入上述备用分子筛,继续超声4h,过滤干燥得到改性ZSM-5分子筛;B3:按重量份计,将步骤B1得到的酚类吸附树脂加入到1000mg/LUO2(NO3)2溶液中,搅拌6h混合均匀,加入步骤B2所得到的改性ZSM-5分子筛和8-12份环氧氯丙烷,先升温至70℃反应1h,降至0℃,保温24h,放入0.2moL/L的硝酸溶液中,过滤干燥得到酚类吸附剂。

8.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卟啉铁衍生物和均苯三甲酰氯混合,滴加水,搅拌2h,再加入酚类吸附剂,其中卟啉铁衍生物、酚类吸附剂、均苯三甲酰氯和水的用量比为100g(19-26)g7-15g(140-220)mL,超声分散成悬浊液,搅拌并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至中性,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包含卟啉铁类衍生物和酚类吸附剂;

所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酚类吸附剂和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水解1-1.5h,再加入卟啉铁衍生物,其中卟啉铁衍生物、酚类吸附剂和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00g(19-26)g(540-620)mL,超声分散成悬浊液,搅拌并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至中性,之后静置偶联12h,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沉淀用水洗涤、干燥,得到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

所述卟啉铁类衍生物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A1:将对硝基苯甲醛和质量分数为15-25%的盐酸溶液混合均匀,氮气氛围下,加入吡咯,室温反应2h,继续加入对醛基苯甲酸和甲酸,升温至140-150℃,反应2-4h,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a,其中对硝基苯甲醛、吡咯和对醛基苯甲酸的摩尔量比为15-61,质量分数为15-25%盐酸溶液的量为80-100mL,甲酸的量为70-90mL

对硝基苯甲醛、吡咯和对醛基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按一定比列合成卟啉类物质,该卟啉中含有硝基和羧基,方便卟啉的进一步改性;

A2:按重量份计,在氩气保护下,将中间体a充分研磨后加入到二氯亚砜中,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80℃,回流反应6h,常压蒸馏除去二氯亚砜,移至冰浴,用恒压漏斗逐滴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三乙胺/胱氨酸混合液,在0℃搅拌反应4h,再室温搅拌12h,升温至80℃回流反应8h(整个反应要严格控制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体b,其中中间体a、二氯亚砜、无水四氢呋喃、三乙胺和胱氨酸的用量比为250mg5-10mL40-50mL200-220mg100mg

中间体a中的羧基在二氯亚砜作用下生成酰氯,与胱氨酸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酰胺,又因中间体a中含有多个羧基形成酰氯,而胱氨酸为存在多个氨基,通过共聚最终生成聚酰胺类物质,该聚酰胺类物质呈球形多孔结构,接触位点多,同时引入了联二硫基团,增强了催化剂的活性,提升了催化降解剂对酚类物质的催化降解速率;

A3:按重量份计,取100份上述所得中间体b,加入8-16份氯化亚锡,100份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通入氮气,升温至70-80℃反应3h,降至室温,滴加质量分数20%的氨水调节pH7-9,加入40-50份氯化亚铁和30-40份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140-160℃反应4h,过滤,蒸馏浓缩过滤干燥得到中间体c

在聚卟啉中还原硝基形成氨基,同时引入Fe离子,有多价位离子对,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对酚类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作用,聚卟啉与Fe离子的复配,作为酚类物质的催化降解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因此该催化降解剂在低温条件下依旧有着较高的活性;

A4:将上述中间体c与氯化偏苯三酸肝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氮气氛围下,冰浴降至-5-5℃,加入三乙胺,反应24h,加入盐酸羟胺和吡啶,升温至80℃反应24h,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37%的盐酸调pH至弱酸性,加入盐酸羟胺和吡啶,升温至80℃反应24h,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37%的盐酸调pH至弱酸性,过滤干燥的得到中间体d,其中中间体c、氯化偏苯三酸肝与三乙胺的摩尔量比为12.2-2.43,二氯甲烷的体积量为100-200mL

聚卟啉衍生物中的氨基与氯化偏苯三酸肝发生反应,引入酸酐基团,再与盐酸羟胺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羟基亚酰胺基团,能够有效促进自由基反应的进行,加速酚类物质的降解,提升了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活性;

A5:将中间体d和磷钼酸混合,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调整pH值为2,形成沉淀,过滤干燥,得到卟啉铁类衍生物,其中中间体d与磷钼酸的摩尔比为1-61

磷钼酸根有着优良的电荷传输性能,将磷钼酸根引入到卟啉铁阳离子中,与卟啉铁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卟啉铁光生载流子的传输与分离,降低电荷迁移阻抗,提高了催化降解剂的光催化效率。

所述酚类吸附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B1:按重量份计,将240-260份氯乙醇、200-300份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和400-500份质量分数20%的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升温至80-100℃反应6h,然后加入100-160份质量分数45%的三甲胺水溶液混合,搅拌1h,后加入6-12份氯化锌,升温至100-120℃搅拌反应8h,加入320-360份含质量分数1%盐酸的丙酮中搅拌1h,得到酚类吸附树脂;

氯乙醇与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醚键,之后氯乙醇在此基础上不断聚合,在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主链上形成一条聚醚支链,最后用三甲胺进行封端,生成一种树枝状酚类吸附树脂,能有效增加接触面积,增强树脂的吸附能力,同时使用三甲胺对支链进行封端,形成氨基团带有电正性,对电负性的酚类基团有着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对酚类物质多次循环吸附后,不会影响氨基团的电正性,依旧有着良好的吸附性,增强催化降解剂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B2:按重量份计,将3-5ZSM-5分子筛加入到质量分数8-12的%的醋酸溶液中浸泡12h,过滤洗涤烘干备用,将20-30份四乙烯五胺加入到200-300份无水乙醇中混合均匀,超声30min,加入上述备用分子筛,继续超声4h,过滤干燥得到改性ZSM-5分子筛;

ZSM-5分子筛经过醋酸浸泡后,表面的路易斯酸位点增加,促进晶格氧的活化,提高氧化还原性能,提升催化降解效率,提高了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性能,经过四乙烯五胺改性后,ZSM-5分子筛表面氨基的引入能与酚羟基发生反应,使得酚类物质吸附更加牢固,运用到酚类吸附剂中加强吸附能力,提升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性能;

B3:按重量份计,将步骤B1得到的酚类吸附树脂加入到1000mg/LUO2(NO3)2溶液中,搅拌6h混合均匀,加入步骤B2所得到的改性ZSM-5分子筛和8-12份环氧氯丙烷,先升温至70℃反应1h,降至0℃,保温24h,放入0.2moL/L的硝酸溶液中,过滤干燥得到酚类吸附剂;

利用酚类吸附树脂与改性ZSM-5分子筛复合,制成泡沫状复合吸附材料,可显著改善材料的孔结构,大幅提高其孔隙率,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易于成型和分离回收。此外,利用酚类吸附树脂与改性ZSM-5分子筛复合还可避免吸附剂在水体中过度溶胀,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运用到催化降解剂中循环性和催化能力得到提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酚类废水用催化降解剂,包含卟啉铁类衍生物和酚类吸附剂;其中卟啉铁类衍生物由对硝基苯甲醛、吡咯和对醛基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按一定比列合成卟啉类物质,该卟啉中含有硝基和羧基,方便卟啉的进一步改性;卟啉中羧基在二氯亚砜作用下生成酰氯,与胱氨酸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酰胺,又因该卟啉中含有多个羧基形成酰氯,而胱氨酸为存在多个氨基,通过共聚最终生成聚酰胺类物质,该聚酰胺类物质呈球形多孔结构,接触位点多,同时引入了联二硫基团,增强了催化剂的活性,提升了催化降解剂对酚类物质的催化降解速率;在聚卟啉中还原硝基形成氨基,同时引入Fe离子,有多价位离子对,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对酚类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降解作用,聚卟啉与Fe离子的复配,作为酚类物质的催化降解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因此该催化降解剂在低温条件下依旧有着较高的活性;聚卟啉衍生物中的氨基与氯化偏苯三酸肝发生反应,引入酸酐基团,再与盐酸羟胺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羟基亚酰胺基团,能够有效促进自由基反应的进行,加速酚类物质的降解,提升了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活性;磷钼酸根有着优良的电荷传输性能,将磷钼酸根引入到卟啉铁阳离子中,与卟啉铁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卟啉铁光生载流子的传输与分离,降低电荷迁移阻抗,提高了催化降解剂的光催化效率。酚类吸附剂是由酚类吸附树脂与改性ZSM-5分子筛复合,制成泡的沫状复合吸附材料,可显著改善材料的孔结构,大幅提高其孔隙率,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易于成型和分离回收。此外,利用酚类吸附树脂与改性ZSM-5分子筛复合还可避免吸附剂在水体中过度溶胀,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运用到催化降解剂中循环性和催化能力得到提升。其中酚类吸附树脂由氯乙醇与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在氯化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主链上形成一条聚醚支链,最后用三甲胺进行封端,生成的一种树枝状酚类吸附树脂,能有效增加接触面积,增强树脂的吸附能力,同时使用三甲胺对支链进行封端,形成氨基团带有电正性,对电负性的酚类基团有着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对酚类物质多次循环吸附后,不会影响氨基团的电正性,依旧有着良好的吸附性,增强催化降解剂催化性能和稳定性;ZSM-5分子筛经过醋酸浸泡后,表面的路易斯酸位点增加,促进晶格氧的活化,提高氧化还原性能,提升催化降解效率,提高了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性能,经过四乙烯五胺改性后,ZSM-5分子筛表面氨基的引入能与酚羟基发生反应,运用到酚类吸附剂中加强吸附能力,提升催化降解剂的催化性能。

(发明人:张宏辉;崔玲媛;朱金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