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1.24
申请日:2023.08.25
分类号:B30B11/24(2006.01)I;B30B11/22(2006.01)I;C02F11/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污泥成形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与成形轴模块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用以分别驱动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与成形轴模块在机体内转动的若干驱动单元;机体在其内形成有机腔,且机腔内的一侧为挤泥区;机腔的上部分隔为储料腔、中部分隔为送料腔及下部分隔为成形腔;送泥轴模块与挤泥区相对地横向设置在储料腔内;若干挤泥轴模块间距地立向设置在挤泥区内,挤泥轴模块的上部设于储料腔内,挤泥轴模块的下部设于送料腔内;成形轴模块设于挤泥区内且横向地设置在成形腔内;第二隔层板的底面在挤泥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成形转轴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泥板与第二挡泥板。本发明能提高污泥成形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0)、设置在机体(10)内的送泥轴模块(20)、若干挤泥轴模块(30)与成形轴模块(40)以及设置在机体(10)上的用以分别驱动送泥轴模块(20)、若干挤泥轴模块(30)与成形轴模块(40)在机体(10)内转动的若干驱动单元;所述机体(10)在其内形成有机腔(11),且机腔(11)内的一侧为挤泥区(12);所述机腔(11)在其上部与中部之间设有第一隔层板(13)及在其中部与下部之间设有第二隔层板(14),将机腔(11)的上部分隔为储料腔(111)、中部分隔为送料腔(112)及下部分隔为成形腔(113),且第一隔层板(13)与第二隔层板(14)均在其位于挤泥区(12)内的一段上间距地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通口(101);所述送泥轴模块(20)与挤泥区(12)相对地横向设置在储料腔(111)内;若干挤泥轴模块(30)间距地立向设置在挤泥区(12)内,每一挤泥轴模块(30)对应地穿过第一隔层板(13)的一通口(101),且位于第二隔层板(14)的一通口(101)上方,使挤泥轴模块(30)的上部设于储料腔(111)内,挤泥轴模块(30)的下部设于送料腔(112)内;所述成形轴模块(40)设于挤泥区(12)内且横向地设置在成形腔(113)内,成形轴模块(4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成形腔(113)内的成形转轴(41),所述成形转轴(41)沿其轴体细密地排布设有若干环形条槽(411);所述第二隔层板(14)的底面在挤泥区(12)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成形转轴(41)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泥板(42)与第二挡泥板(43),供污泥倒入储料腔(111)内后,若干驱动单元分别驱动送泥轴模块(20)、若干挤泥轴模块(30)与成形轴模块(40)转动,以送泥轴模块(20)的转动将污泥朝向挤泥区(12)输送,以挤泥轴模块(30)的转动在挤泥区(12)将污泥从储料腔(111)输送向送料腔(112),且从送料腔(112)输送向成形腔(113),在第一挡泥板(42)与第二挡泥板(43)的配合下,使污泥在若干环形条槽(411)内成形,并随成形轴模块(40)的成形转轴(41)转动,成形的泥条从环形条槽(411)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泥轴模块(2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储料腔(111)内的送泥转轴(21),所述送泥转轴(21)采用螺旋轴,且送泥转轴(21)的一端穿出至机体(10)外,用以配合对应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泥轴模块(3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挤泥区(12)内的挤泥转轴(31),所述挤泥转轴(31)采用螺旋轴;若干挤泥轴模块(30)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31)的顶部均穿出到机体(10)的顶部或其中一根挤泥转轴(31)的顶部穿出到机体(10)的顶部,用以配合对应的驱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111)在其顶壁间距地设有对应地将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31)罩设在其内的若干件罩壳(32),所述挤泥转轴(31)穿设在罩壳(32)内的一段上套设有传动齿轮(311),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31)的传动齿轮(31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若干挤泥轴模块(30)与对应的驱动单元之间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齿轮链条传动结构或齿轮丝杆传动结构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泥板(42)延伸向成形转轴(41)的一端形成有穿入到若干环形条槽(411)内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挡泥板(43)延伸向成形转轴(41)的一端与成形转轴(41)相切,供污泥能够挤压在第一挡泥板(42)、第二挡泥板(43)与成形转轴(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腔(113)在其底壁设有朝向成形转轴(41)延伸的挤切刮刀(44),所述挤切刮刀(44)延伸向成形转轴(41)的一端形成有穿入到若干环形条槽(411)内的第二齿条,用于辅助成形的泥条从环形条槽(411)输出,及避免杂物堵塞环形条槽(4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的顶部在其与挤泥区(12)相对的一侧上间距地开设有供污泥输入的若干输入口(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在成形腔(113)的底壁开设有供成形的泥条输出的输出口(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泥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层板(14)的顶面在挤泥区(12)的两侧相对设有两根挡条(14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污泥成形机,该混合污泥成形机无需成型盘辅助污泥成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污泥成形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的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与成形轴模块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用以分别驱动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与成形轴模块在机体内转动的若干驱动单元;
所述机体在其内形成有机腔,且机腔内的一侧为挤泥区;所述机腔在其上部与中部之间设有第一隔层板及在其中部与下部之间设有第二隔层板,将机腔的上部分隔为储料腔、中部分隔为送料腔及下部分隔为成形腔,且第一隔层板与第二隔层板均在其位于挤泥区内的一段上间距地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其顶面与底面的通口;
所述送泥轴模块与挤泥区相对地横向设置在储料腔内;若干挤泥轴模块间距地立向设置在挤泥区内,每一挤泥轴模块对应地穿过第一隔层板的一通口,且位于第二隔层板的一通口上方,使挤泥轴模块的上部设于储料腔内,挤泥轴模块的下部设于送料腔内;所述成形轴模块设于挤泥区内且横向地设置在成形腔内,成形轴模块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成形腔内的成形转轴,所述成形转轴沿其轴体细密地排布设有若干环形条槽;
所述第二隔层板的底面在挤泥区的两侧分别设有朝向成形转轴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泥板与第二挡泥板,供污泥倒入储料腔内后,若干驱动单元分别驱动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与成形轴模块转动,以送泥轴模块的转动将污泥朝向挤泥区输送,以挤泥轴模块的转动在挤泥区将污泥从储料腔输送向送料腔,且从送料腔输送向成形腔,在第一挡泥板与第二挡泥板的配合下,使污泥在若干环形条槽内成形,并随成形轴模块的成形转轴转动,成形的泥条从环形条槽输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送泥轴模块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储料腔内的送泥转轴,所述送泥转轴采用螺旋轴,且送泥转轴的一端穿出至机体外,用以配合对应的驱动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挤泥轴模块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挤泥区内的挤泥转轴,所述挤泥转轴采用螺旋轴;若干挤泥轴模块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的顶部均穿出到机体的顶部或其中一根挤泥转轴的顶部穿出到机体的顶部,用以配合对应的驱动单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储料腔在其顶壁间距地设有对应地将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罩设在其内的若干件罩壳,所述挤泥转轴穿设在罩壳内的一段上套设有传动齿轮,每组的两根挤泥转轴的传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若干挤泥轴模块与对应的驱动单元之间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齿轮链条传动结构或齿轮丝杆传动结构传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泥板延伸向成形转轴的一端形成有穿入到若干环形条槽内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挡泥板延伸向成形转轴的一端与成形转轴相切,供污泥能够挤压在第一挡泥板、第二挡泥板与成形转轴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成形腔在其底壁设有朝向成形转轴延伸的挤切刮刀,所述挤切刮刀延伸向成形转轴的一端形成有穿入到若干环形条槽内的第二齿条,用于辅助成形的泥条从环形条槽输出,及避免杂物堵塞环形条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顶部在其与挤泥区相对的一侧上间距地开设有供污泥输入的若干输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在成形腔的底壁开设有供成形的泥条输出的输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层板的顶面在挤泥区的两侧相对设有两根挡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污泥成形机通过机体、送泥轴模块、若干挤泥轴模块、成形轴模块以及若干驱动单元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将污泥成形为泥条,且在成形过程中无需成型盘辅助污泥成形,避免杂物影响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污泥成形效率。
(发明人:邱亚平;贺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