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站

发布时间:2024-10-30 15:03:32

公布日:2023.06.06

申请日:2023.04.07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3/30(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包括以下处理方法:S1、污水进入到处理站内,经过曝气筛网进行初步筛分;S2、然后进入到流量调节水池内后进入到污泥池内,经过精细筛网,将淤泥筛分在污泥池内,筛分后的污水进入到反硝化池内;S3、将上述步骤S2中污泥池内的上清液送到曝气筛网处;S4、污水在反硝化池内进行反硝化反应,经过生物膜。该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通过对传统农村污水的厌氧、兼氧与好氧的大三格净化池进行扩容改造后,增添“前置生物活化发酵池”,并在中端提高生物活性的利用率,进行整体的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改造工艺与净化。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方法:S1、污水进入到处理站内,经过曝气筛网进行初步筛分;S2、然后进入到流量调节水池内后进入到污泥池内,经过精细筛网,将淤泥筛分在污泥池内,筛分后的污水进入到反硝化池内;S3、将上述步骤S2中污泥池内的上清液送到曝气筛网处;S4、污水在反硝化池内进行反硝化反应,经过生物膜,进入到硝化池内进行硝化反应,将所产生的淤泥转移到污泥池内,得到净化后的水;S5、利用排水泵将净化后的水抽取到消毒蓄水池内,对水进行消毒处理;S6、利用排放泵将消毒后的水从处理站内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的生物帘表面积为8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反硝化池和硝化池内的生物膜主要固着在填料上,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无关,硝化菌、亚硝化菌都可以在填料上生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的悬浮填料根据性质划分为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泡沫体、轻质生物陶粒;根据形状划分有多孔型泡沫填料、KMT型悬浮填料、大型球状、柱状悬浮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因搅拌在水中自由运动,污水连续经过装有移动填料的反应器时,在填料上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上微生物大量繁殖,异养和自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CNP进行新陈代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的密度控制在1.0g/cm3左右,表面积为200-500/m3,悬浮填料的形状为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的填料的填充率为20-7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的分层结构包括膜内腔、膜壁、好氧硝化层、过渡层、厌氧反硝化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包括以下处理方法:

S1、污水进入到处理站内,经过曝气筛网进行初步筛分;

S2、然后进入到流量调节水池内后进入到污泥池内,经过精细筛网,将淤泥筛分在污泥池内,筛分后的污水进入到反硝化池内;

S3、将上述步骤S2中污泥池内的上清液送到曝气筛网处;

S4、污水在反硝化池内进行反硝化反应,经过生物膜,进入到硝化池内进行硝化反应,将所产生的淤泥转移到污泥池内,得到净化后的水;

S5、利用排水泵将净化后的水抽取到消毒蓄水池内,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S6、利用排放泵将消毒后的水从处理站内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膜的生物帘表面积为8m2/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池、反硝化池和硝化池内的生物膜主要固着在填料上,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无关,硝化菌、亚硝化菌都可以在填料上生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的悬浮填料根据性质划分为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泡沫体、轻质生物陶粒;根据形状划分有多孔型泡沫填料、KMT型悬浮填料、大型球状、柱状悬浮填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因搅拌在水中自由运动,污水连续经过装有移动填料的反应器时,在填料上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上微生物大量繁殖,异养和自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CNP进行新陈代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浮填料的密度控制在1.0g/cm3左右,表面积为200-500/m3,悬浮填料的形状为圆柱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的填料的填充率为20-7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膜的分层结构包括膜内腔、膜壁、好氧硝化层、过渡层、厌氧反硝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通过对传统农村污水的厌氧、兼氧与好氧的大三格净化池进行扩容改造后,增添“前置生物活化发酵池”,并在中端提高生物活性的利用率,进行整体的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改造工艺与净化。

2、该加长生物载体箱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站,硝化菌处在生物膜内层,该区域DO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最低,硝化速率达到最大,硝化菌受到生物膜的保护,不会随水流流失,较长的SRT保证充分繁殖和富集,NO3--NNO2--N通过好氧层进入反硝化层,此层临近水流主体,有机物浓度较高,同时最外层厌氧菌的代谢也会产生低分子有机物,形成较高的C/N比,有利于获得高反硝化速率,节省外加碳源的投加;厌氧硝化层处在生物膜最外层,有利于控制生物膜厚度,可明显减少污泥产量,对高浓度污水处理尤为明显。

(发明人:张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