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4-10-21 15:52:29

公布日:2024.06.04

申请日:2024.03.29

分类号:C02F3/28(2023.01)I;C02F1/00(2023.01)I;B01D29/03(2006.01)I;B01D29/50(2006.01)I;C02F101/16(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处理设备,处理设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处理设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放设备,处理设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处理设备包括引流长筒,引流长筒内壁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该装置可以安装在排放污水的管体与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之间,在排污水的过程中,利用浮沫上浮和杂质沉底的特性,将流入引流长筒的污水等分成三部分,取中部的污水直接输送到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内,然后再针对浮沫和固体物的特性分别进行过滤工作,提取污水中较为纯净的部位进行氮化物处理加工,从而在不增加工序和流水线的情况下,解决污水中的絮状物和浮沫等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设备(1),所述处理设备(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2),所述处理设备(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放设备(3),所述处理设备(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1)包括引流长筒(11),所述引流长筒(11)内壁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有分流隔板(12),且分流隔板(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流隔板(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简易滤板(13),所述引流长筒(11)内壁底部的中部均匀设置有固体过滤板(14),上侧分流隔板内壁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回流设备(5);所述回流设备(5)包括复合内筒(51),所述复合内筒(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束牵引板(52),所述集束牵引板(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段拉力臂(53),所述分段拉力臂(53)远离引流长筒(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力筒(54);所述复合内筒(51)包括轴心引导杆(511),所述轴心引导杆(511)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牵引杆(512),所述滑动牵引杆(512)远离集束牵引板(52)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插接拉杆(513),所述插接拉杆(5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内筒(514),所述压缩内筒(514)外表面的上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滤板(515),所述压缩内筒(514)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切槽弧形板(516),所述切槽弧形板(516)的下表面设置有外滑框(517),所述外滑框(51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位弹簧带(518),所述轴心引导杆(511)外表面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缓冲设备(6),所述轴心引导杆(51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吸磁块(519);所述复合内筒(51)的数量为五个,所述轴心引导杆(511)的两端均通过贯穿口延伸至引流长筒(11)的外部,且轴心引导杆(511)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贯穿口与引流长筒(1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滤板(515)的两端均通过插口与上侧分流隔板的外表面插接;所述压缩内筒(514)的外表面与上侧分流隔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牵引杆(512)远离缓冲设备(6)的一端与集束牵引板(52)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拉杆(513)的顶端与压缩内筒(514)远离集束牵引板(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槽弧形板(516)的两侧均与上侧分流隔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滑框(517)的顶部与切槽弧形板(516)下表面的中部相互挤压,所述侧位弹簧带(518)的底端与外滑框(517)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侧位弹簧带(518)的顶端通过滑槽与上侧分流隔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排放设备(3)包括排液主管(31),所述排液主管(31)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有牵引滑套(32),所述牵引滑套(32)内腔右端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单向过滤板(34),所述牵引滑套(3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填充板(33),所述填充板(3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牵引弹簧杆(36),所述牵引弹簧杆(36)的左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引导筒(35);所述固定引导筒(35)的数量为两根,且固定引导筒(35)远离牵引弹簧杆(36)的一端与引流长筒(1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填充板(33)的外表面与分流隔板(12)外表面的右侧相互挤压,且填充板(33)的外表面与排液主管(3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排液主管(31)的左端与引流长筒(11)右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拉力臂(53)远离集束牵引板(52)的一侧与引流长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筒(54)远离集束牵引板(52)的一侧与引流长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长筒(11)外表面左侧的轴心处与输液管(2)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体过滤板(14)的外表面与引流长筒(1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且固体过滤板(14)的底部与支撑架(4)的顶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设备(6)包括连接外壳(61),所述连接外壳(61)内壁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弹簧杆(62),所述外凸弹簧杆(62)远离压缩内筒(5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63),所述传感器(63)的内腔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警报筒(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61)的一端与轴心引导杆(511)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壳(61)的另一端与上侧分流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弹簧杆(62)远离传感器(63)的一端通过贯穿口延伸至连接外壳(61)的外部,且外凸弹簧杆(62)远离传感器(63)的一端与压缩内筒(514)的外表面相互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从输液管(2)的左端缓慢通入污水,保证污水始终能够将输液管(2)充满;S2:污水进入引流长筒(11)内部后自动被分流隔板(12)分为上中下三层;S3:三层的污水都沿着引流长筒(11)自左向右流动;S4:同步处理上层和下层的污水,将杂质富集起来;S5:引流长筒(11)内部的污水被引流进入排放设备(3)输送给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氮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处理设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放设备,所述处理设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

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引流长筒,所述引流长筒内壁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简易滤板,简易滤板可以将输液管输送的污水中的较大固体物阻拦在引流长筒的外部,所述引流长筒内壁底部的中部均匀设置有固体过滤板,所述分流隔板内壁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回流设备,输液管的口径比引流长筒的口径小,所以通过输液管输送的污水在进入引流长筒内部时会因为分流隔板的分流作用,分为上中下三层污水自左向右运输;

所述回流设备包括复合内筒,所述复合内筒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集束牵引板,所述集束牵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段拉力臂,所述分段拉力臂远离引流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力筒,复合内筒并非一个筒体,只是类似筒型的结构,设置在上方分流隔板的切槽口中,并将上方分流隔板的每块板体连接在一起;

所述复合内筒包括轴心引导杆,所述轴心引导杆内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牵引杆,所述滑动牵引杆远离集束牵引板的一端对称设置有插接拉杆,所述插接拉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内筒,所述压缩内筒外表面的上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滤板,所述压缩内筒外表面的下部滑动连接有切槽弧形板,所述切槽弧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外滑框,所述外滑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位弹簧带,所述轴心引导杆外表面的中部对称设置有缓冲设备,所述轴心引导杆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吸磁块,滑动牵引杆由金属材料制成,所以会被内吸磁块向中部吸引,进而辅助推进滑动牵引杆的工作,将压缩内筒推长。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内筒的数量为五个,所述轴心引导杆的两端均通过贯穿口延伸至引流长筒的外部,且轴心引导杆外表面的两侧均通过贯穿口与引流长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滤板的两端均通过插口与分流隔板的外表面插接。所述压缩内筒的外表面与分流隔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牵引杆远离缓冲设备的一端与集束牵引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拉杆的顶端与压缩内筒远离集束牵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槽弧形板的两侧均与分流隔板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滑框的顶部与切槽弧形板下表面的中部相互挤压,所述侧位弹簧带的底端与外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侧位弹簧带的顶端通过滑槽与分流隔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分段拉力臂远离集束牵引板的一侧与引流长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筒远离集束牵引板的一侧与引流长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长筒外表面左侧的轴心处与输液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体过滤板的外表面与引流长筒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且固体过滤板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设备包括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内壁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外凸弹簧杆,所述外凸弹簧杆远离压缩内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内腔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警报筒,警报筒被启动后,可以在装置的内部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外壳的一端与轴心引导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与分流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凸弹簧杆远离传感器的一端通过贯穿口延伸至连接外壳的外部,且外凸弹簧杆远离传感器的一端与压缩内筒的外表面相互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设备包括排液主管,所述排液主管内壁的左侧滑动连接有牵引滑套,所述牵引滑套内腔右端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单向过滤板,单向过滤板只允许左侧的废水自左向右流过牵引滑套,但是排液主管外部的污水流入管体内部时,会被单向过滤挡住,难以向左流动,所述牵引滑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牵引弹簧杆,所述牵引弹簧杆的左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引导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引导筒的数量为两根,且固定引导筒远离牵引弹簧杆的一端与引流长筒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填充板的外表面与分流隔板外表面的右侧相互挤压,且填充板的外表面与排液主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排液主管的左端与引流长筒右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

从输液管的左端缓慢通入污水,保证污水始终能够将输液管充满,随后污水进入引流长筒内部后自动被分流隔板分为上中下三层,并且三层的污水都沿着引流长筒自左向右流动,该装置在污水流动时同步处理上层和下层的污水,将杂质富集起来,最后将引流长筒内部的污水被引流进入排放设备输送给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完成预处理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装置可以安装在排放污水的管体与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之间,在排污水的过程中,利用浮沫上浮和杂质沉底的特性,将流入引流长筒的污水等分成三部分,取中部的污水直接输送到污水氮化物处理设备内,然后再针对浮沫和固体物的特性分别进行过滤工作,提取污水中较为纯净的部位进行氮化物处理加工,从而在不增加工序和流水线的情况下,解决污水中的絮状物和浮沫等问题。

2.该装置通过底部的固体过滤板对下层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使固体颗粒聚集在固体过滤板的左侧,由于固体过滤板可以沿着支撑架滑移,从引流长筒的底部抽出,固体过滤板不会对引流长筒起到支撑作用,所以能够从外部随时更换堵塞的固体过滤板,避免固体过滤板在连续工作时出现堵塞问题。

3.该装置通过复合内筒将上层的污水引流的中层,由于上层的污水是自下而上流动,所以浮在上层的浮沫和絮状物最终会阻挡在弧形滤板的上表面,并随着污水的补充,始终漂浮在上方,进而达到富集的作用,由于复合内筒采用控制压强的物理方式进行抽水和排水工作,所以复合内筒得内部不需要设置电力设备,从而避免出现电力设备长时间浸泡受潮的问题。

4.当两侧的压缩内筒被推长的过程中,压缩内筒的顶部会对外凸弹簧杆凸出的端头造成挤压,然后将外凸弹簧杆向连接外壳的内部按压,此时外凸弹簧杆按压对应一侧的传感器,通过触发警报筒,由于外凸弹簧杆具备一定的弹性势能,所以可以阻碍两侧的压缩内筒向轴心引导杆中部的一侧滑移,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通过警报筒进行反馈,从而防止出现压缩内筒挤压过度的问题。

(发明人:韩青;郁岳君;周军;郁珍;樊凡;韩国中;魏倩云)

相关推荐